检测项目
EN13501-1ClassA1认证要求对带涂层石膏板进行以下关键性能测试:
不燃性测试:依据ISO1182标准测定材料在750℃高温下的质量损失率及温升曲线
总热值测定:通过氧弹量热法确定材料的潜在燃烧热量值
烟密度指数:量化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遮光率
毒性气体释放:分析CO、HCN等致命气体的生成浓度与释放速率
火焰传播特性:评估表面火焰蔓延速度及燃烧持续时间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验证:
各类基材厚度(9.5-25mm)的带涂层石膏板
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喷涂、辊涂、浸渍)的防火涂层系统
含复合阻燃剂(氢氧化铝、膨胀石墨等)的改性石膏板材
建筑隔墙系统用双层/多层复合结构板材
高温高湿环境(RH≥85%)下的特殊处理板材
检测方法
依据EN13501-1标准体系采用分级测试方法:
初步筛选测试
执行ISO1716氧弹量热试验测定总燃烧热值(PCS)
采用管式炉法进行非可燃性验证(质量损失≤50%,温升≤30℃)
全尺寸燃烧测试
SBI(单体燃烧试验)测定FIGRA火灾增长速率指数
烟密度箱法测量SPR烟气生成速率及TSP600总产烟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线分析毒性气体组分
辅助验证试验
热重分析(TGA)测定材料分解温度曲线
锥形量热仪测试不同辐射强度下的热释放参数
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功能说明 |
---|
锥形量热仪 | 辐射强度10-100kW/m 精度3% | 测定热释放速率峰值(HRR) 总放热量(THR) |
SBI试验装置 | 丙烷流量647L/min 数据采集频率5Hz | 评估火焰横向传播特性 计算FIGRA/SMOGRA指数 |
烟密度测试系统 | 激光散射法测量 动态范围0-100%遮光率 | 记录SPR烟气生成速率 TSP600累计产烟量 |
气体分析单元 | FTIR光谱分辨率0.5cm⁻ 多组分同步监测 | 定量分析CO/CO₂/HCl/HCN等 毒性当量计算 |
氧弹量热计 | 工作压力3MPa 测温精度0.01K | 测定材料总燃烧热值(PCS) A1级要求PCS≤2.0MJ/kg |
TGA热重分析仪 | 升温速率0.1-100℃/min 称重精度0.1μg | 材料热分解特性分析 阻燃剂效能评估 |
所有检测设备均需通过ISO/IEC17025体系认证,温度传感器采用K型铠装热电偶(精度等级Ⅰ级),气体流量计校准误差≤1.5%FS。试验环境控制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实验室换气次数≥12次/小时。数据采集系统应满足EN13238规定的采样要求:温度信号采集间隔≤1秒;烟气参数记录频率≥0.5Hz;气体浓度数据需进行实时温度压力补偿。原始数据存储周期不少于认证有效期(通常为10年),并采用防篡改电子存档系统。试样制备严格按EN13238执行:标准试样尺寸为(10005)mm(15005)mm产品标称厚度,边缘需用硅酸铝纤维密封处理。每组试验至少准备3个平行样本,且取自同一生产批次的不同板材。最终判定依据EN13501-1:2018附录B要求:A1级材料需同时满足PCS≤2.0MJ/kg且通过ISO1182不燃性验证。当应用于特殊环境时(如隧道工程),需额外参照EN14389进行烟气毒性附加评估。报告编制应符合ISO/IEC17025第7.8条款要求,明确标注测试条件偏差、测量不确定度及结果解释说明。对于复合结构板材,需单独注明各组成材料的防火性能数据及界面效应影响系数。质量控制方面实施三级审核制度:原始数据经检测员初核后提交技术负责人复核,最终由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每季度进行设备期间核查并参与ILAC国际比对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溯源性。现场见证试验需提前72小时提交申请文件包(含产品技术说明书、原材料清单、生产工艺流程图),实验室应在收到完整样品后15个工作日内出具符合CE认证要求的型式试验报告。对于争议性结果的处理流程:当首次测试结果处于临界值时(如PCS=2.00.2MJ/kg),应启动复测程序并扩大样本量至6组。最终判定以两次试验的加权平均值为准,并在报告中注明复测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验证需增加预处理环节:将试样置于40℃/90%RH环境中老化240小时后进行防火性能测试。湿热循环试验按EN1363-2标准执行10次完整循环周期。针对新型纳米阻燃涂层的特殊要求:除常规测试外还需进行粒径分布分析(激光粒度仪)、涂层结合强度测试(划格法附着力试验)以及长期稳定性评估(氙灯老化500小时)。所有扩展试验均应在报告附录中单独列示。实验室能力验证应覆盖关键参数:每年参加由IFC或BRE组织的国际循环比对试验项目不少于2次。设备校准溯源链应完整覆盖至国家基准物质(如NISTSRM1450系列标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按JJF1059.1执行并纳入报告体系。样品管理实施全程追溯制度:从接收登记到废弃物处理均建立电子档案链。剩余样品保存期限不少于报告有效期(通常为产品停产后的5年),销毁过程需录像存档并出具无害化处理证明。人员资质方面要求:主检工程师应具备建筑材料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持有NFPA防火工程师认证证书。操作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专项培训并通过实操考核。应急处理预案包含火灾报警联动机制:实验室配备VESDA极早期烟雾探测系统与FM200气体灭火装置。所有高温设备设置独立排风系统(换气量≥2000m/h),废气处理单元符合EPAMethod5排放标准。文件控制体系执行受控版本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每两年复审更新一次,变更记录永久存档。电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认证并实施双因子身份验证。客户服务流程标准化:从委托受理到报告交付全程在线可追溯,异议申诉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技术咨询窗口提供EN13501-1与GB8624标准的交叉比对服务。持续改进机制包含年度管理评审和客户满意度调查:针对重复性投诉问题启动根本原因分析程序(RCA),改进措施实施效果需通过内部审核验证。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