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复合材料平面剪应力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7
复合材料平面剪应力试验是评估层合板面内剪切性能的核心手段,重点针对剪切强度、模量及失效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本文依据ASTMD3518、ISO14129等标准体系,系统阐述试验对象选择、加载方式设计、数据采集规范等关键技术环节,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提供精确的力学性能评价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复合材料平面剪应力试验主要包含三大核心检测项目:面内剪切强度测定、剪切模量计算及失效模式分析。其中面内剪切强度反映材料在纯剪切载荷下的极限承载能力,通过最大破坏载荷与试样有效截面积的比值获得;剪切模量表征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刚度特性,需结合应变片测量的剪应变数据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失效模式分析则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记录试样破坏过程,结合断口形貌显微观察判断分层、纤维断裂等损伤机制。检测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层合板需按铺层角度(如45)制备标准试样;玻璃纤维/聚酯复合材料重点考察湿热老化后的性能衰减;芳纶纤维/酚醛体系需特别控制高温固化工艺参数。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主承力结构件、风电叶片抗剪腹板、轨道交通吸能装置等关键部件。特殊工况下需扩展至低温(-60℃)或高温(150℃)环境下的剪切性能测试。检测方法
双缺口压缩法(ASTMD3846)采用带对称缺口的矩形试样,通过万能试验机施加轴向压缩载荷产生纯剪应力场;轨道剪切法(ASTMD4255)使用专用夹具约束试样边缘位移形成均匀剪切应变;V型缺口梁法(ISO14129)通过三点弯曲加载诱导缺口根部产生平面剪应力。试验过程需严格遵循速率控制规范:弹性阶段加载速率不超过1mm/min,塑性阶段可提升至5mm/min但需同步采集应变数据。温湿度条件应维持232℃、505%RH并记录环境波动值。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欧盟CR包装标准检测
下一篇:聚合物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