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糕品质严格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萝卜糕作为传统米制食品,其品质安全需通过系统性检测保障。专业检测涵盖理化指标(水分、灰分)、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致病菌)、感官特性及添加剂合规性四大维度,依据GB5009系列标准与GB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规范实施。实验室通过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准确性,为生产企业与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萝卜糕品质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基础理化指标验证产品稳定性与工艺合规性;微生物安全指标控制食源性疾病风险;感官特性评估维持传统风味特征;食品添加剂筛查保障法规符合性。

理化指标组:水分含量(≤65%)、灰分(≤3.5%)、酸价(≤3mg/g)、过氧化值(≤0.25g/100g)构成基础质量框架。其中水分测定可追溯原料配比合理性及灭菌工艺有效性,酸价与过氧化值联合监控油脂氧化程度。

微生物组:菌落总数(n=5,c=2,m=10⁴,M=10⁵CFU/g)、大肠菌群(n=5,c=2,m=10,M=10CFU/g)、霉菌酵母(≤500CFU/g)建立生物安全屏障。致病菌专项覆盖沙门氏菌(0/25g)、金黄色葡萄球菌(0/25g)等五类高风险病原体。

感官评价组:由5名持证评鉴师执行标准化感官分析。外观要求表面平整无开裂(缺陷面积≤5%),剖面呈现均匀蜂窝结构;气味需具备萝卜清香与米香融合特征;口感弹性值需≥0.35Ns(质构仪测定)。

添加剂筛查组:重点监控苯甲酸(不得检出)、山梨酸(≤1.0g/kg)、脱氢乙酸(≤0.5g/kg)三类防腐剂;同步检测糖精钠、安赛蜜等合成甜味剂残留量。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生产全链条质量节点:原料验收阶段对米粉进行蛋白质含量(≥6%)与脂肪酸值(≤60mgKOH/100g)验证;鲜萝卜原料实施农残快检(有机磷类≤0.05mg/kg)。

生产过程监控涵盖浆料pH值(6.5-7.2)、蒸煮中心温度(≥95℃/30min)、冷却环境菌落基数(≤100CFU/m)。成品检验除常规项目外增加铝残留量专项测试(≤100mg/kg)。

流通环节抽检重点包括冷链产品中心温度(≤4℃)、预包装产品密封性(泄漏率≤3%)、货架期验证(菌落总数增长斜率≤0.15logCFU/g/day)。特殊品类需进行转基因成分筛查(35S/NOS/Bar基因阴性)。

检测方法

理化分析方法:水分测定采用105℃恒重法(GB5009.3),灰分执行550℃马弗炉灼烧法(GB5009.4),酸价按冷溶剂自动滴定法操作(GB5009.229),过氧化值测定采用电位滴定终点判定(GB5009.227)。

微生物检验流程:依据GB4789系列标准建立无菌操作体系。菌落总数采用平板计数琼脂36℃培养48h;大肠菌群使用VRBA培养基双板确认;致病菌检测运用PCR初筛与生化鉴定联用方案。

仪器分析方案:防腐剂残留采用HPLC-DAD法(GB5009.28),色谱条件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铝残留量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5009.182)定量。

检测仪器

基础理化组:配备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0.00001g)、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0.5℃)、全自动电位滴定仪(分辨率0.001mL)、马弗炉(最高温1200℃)。

微生物组:配置二级生物安全柜(洁净度ISO5级)、恒温培养箱(温度波动0.3℃)、全自动菌落计数仪(识别精度5%)、实时荧光PCR仪(检出限10copies/μL)。

精密分析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范围190-800nm),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石墨炉自动进样系统,质构分析仪配置圆柱形探头(直径36mm)。

辅助设备组:均质器转速范围8000-30000rpm可控,高速离心机最大相对离心力25000g,超纯水系统电阻率≥18.2MΩc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