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0 20:21:56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是针对萝卜生产和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标准。以下是这项标准中涉及的相关内容:

相关检测项目:

  • 重金属含量检测,包括铅、镉、汞等。
  • 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不超标。
  • 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检测。
  • 理化指标,如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检测方法:

  • 重金属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合适的仪器分析法。
  • 农药残留常使用气相色谱法(GC)或液相色谱法(HPLC)。
  • 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标准的微生物培养和检测方法。
  • 理化检测可采用化学方法或快速检测仪器进行分析。

涉及产品:

  • 白萝卜
  • 红萝卜
  • 其他品种的萝卜

上述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是为了确保萝卜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无公害、健康的食品。

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号:NY/T 5083-2002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2-07-25

实施日期:2002-09-01

标准状态:现行

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胡萝卜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萝卜的生产。NY/T5083-2002无公害食品萝卜生产技术规程NY/T5083-2002

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

ICS 65. 02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2002-07-25发布

萝下生产技术规程

200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508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相革、谢丙炎、刘志琦、孙志永、王慧敏。162

1范围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萝卜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萝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 5083—200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4生产管理措施

4.1前茬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4.2士壤条件

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质土壤为宜。4.3品种选择

4.3.1种子选择原则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4.3.2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0%,净度≥97%,发芽率≥96%,水分≤8%。4.4整地

早耕多翻,打碎粑平,施足基肥。耕地的深度根据品种而定。4.5作哇

大个型品种多起垒裁培,垒高20cm~30cm,垒间距50cm~60cm,垒上种两行或两穴,中个型品种,垒高15cm~20cm,垄间距35cm~40cm;小个型品种多采用平哇裁培。4.6播种

4.6.1播种量

大个型品种每667m2用种量为0.5kg;中个型品种每667m2用种量为0.75kg~~1.0kg;小个型品种每667m2用种量为1.5kg~2.0kg。4.6.2播种方式

大个型品种多采用穴播;中个型品种多采用条播方式;小个型品种可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时有163

NY/T5083—-2002

先浇水播种后盖土和先播种盖土后再浇水两种方式。平撒播多采用前者,适合寒冷季节;高垄条播或穴播多采用后者,适合高温季节。4.6.3种植密度

大个型品种行距株距20cm~30cm;中个型品种行距株距15cm~20cm;小个型品种可保持8cm~10 cm。

4.7田间管理

4.7.1间苗定苗

早间苗、晚定苗,萝卜不宜移栽裁,也无法补苗。第一次间苗在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当萝卜具2片~3片真叶时,开始第二次间苗;当具5片~6片真叶时,肉质根破肚时,按规定的株距进行定苗。4.7.2中耕除草与培土

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先浅后深,避免伤根。第一、二次间苗要浅耕,锄松表土,最后一次深耕,并把睦沟的土壤培于睦面,以防止倒苗。4.7.3浇水

浇水应根据作物的生育期、降雨、温度、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4.7.3.1发芽期:播后要充分灌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80%以上,北方干阜年份,夏秋萝卜采取三水齐苗”,即播后一水,拱土一水,齐苗一水。以防止高温发生病毒病。4.7.3.2幼苗期:苗期根浅,需水量小。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60%以上。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4.7.3.3叶生长盛期:此期叶数不断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肉质根也开始膨大,需水量大,但要适量灌溉。4.7.3.4肉质根膨大盛期:此期需水量最大,应充分均勾浇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70%~80%以上。4.7.4施肥

4.7.4.1施肥原则

按NY/T496执行。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4.7.4.2施肥方法

结合整地,施人基肥,基肥量应占总肥量的70%以上。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一般在苗期、叶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盛期分二次进行。苗期、叶生长盛期以追施氮肥为主,施人氮磷钾复混肥15kg;肉质根生长盛期应多施磷钾肥,施人氮磷钾复混肥30kg。收获前20天内不应使用速效氮肥。4.8病虫害防治

4.8.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提倡与高杆作物套种,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4.8.2药剂防治

4.8.2.1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8.2.1.1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品种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螺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农药。4.8.2.1.2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4286和GB/T8321(所有部分)。4.8.2.1.3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4.9采收

根据市场需要和生育期及时收获。164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NY/T 5083-2002 无公害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