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质量全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焊缝质量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核心指标:外观质量依据ISO5817标准评估焊缝表面成形质量:焊缝余高偏差不超过母材厚度的15%咬边深度限制在0.5mm以内表面裂纹检出率要求达到100%错边量控制不超过板厚的10%内部缺陷按NB/T47013进行分级评定:气孔直径≤1.6mm且间距≥4倍孔径夹渣长度不超过板厚的1/3且≤10mm未熔合缺陷零容忍裂纹类缺陷严格禁止力学性能执行GB/T2650系列测试标准: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标称值的90%弯曲试验180无开裂现象冲击功值达到设计要求的-20℃低温指标维氏硬度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焊缝质量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核心指标:

外观质量

依据ISO5817标准评估焊缝表面成形质量:

  • 焊缝余高偏差不超过母材厚度的15%
  • 咬边深度限制在0.5mm以内
  • 表面裂纹检出率要求达到100%
  • 错边量控制不超过板厚的10%

内部缺陷

按NB/T47013进行分级评定:

  • 气孔直径≤1.6mm且间距≥4倍孔径
  • 夹渣长度不超过板厚的1/3且≤10mm
  • 未熔合缺陷零容忍
  • 裂纹类缺陷严格禁止

力学性能

执行GB/T2650系列测试标准:

  • 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标称值的90%
  • 弯曲试验180无开裂现象
  • 冲击功值达到设计要求的-20℃低温指标
  • 维氏硬度波动范围控制在HV30以内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典型场景:

压力容器制造

覆盖筒体纵环焊缝、封头拼接缝及接管角焊缝的100%探伤检测。重点监控Cr-Mo钢等高强材料的延迟裂纹倾向。

管道工程安装

针对长输管道的环焊缝实施双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配合DR数字成像技术实现全截面覆盖。特别关注根焊部位未熔合缺陷。

钢结构建筑

对箱型柱隔板电渣焊进行TOFD衍射时差法检测,有效识别厚度方向的中部缺陷。梁柱节点焊缝实施磁记忆应力检测。

特种设备维修

采用相控阵技术对在役设备进行在线检测,通过CIVA仿真软件优化探头布置方案。腐蚀区域优先选用低频涡流检测。

检测方法

目视检验法(VT)

使用10倍放大镜配合LED冷光源进行表面检查。按照EN13018标准建立三级验收制度:Ⅰ级焊缝不允许任何可视缺陷;Ⅱ级允许单点气孔直径≤1mm;Ⅲ级允许线性缺陷长度≤5mm。

射线检测(RT)

采用Ir-192γ源配合D7胶片进行透照。根据ASTME94标准设置曝光参数:管电压≤250kV时焦距≥600mm;像质计灵敏度达到2-2T要求;黑度控制在2.0-4.5范围内。

超声检测(UT)

应用45~70横波斜探头进行扫查。按JB/T4730标准调节DAC曲线:评定灵敏度为φ2mm平底孔反射波高80%屏高;发现缺陷时采用6dB法测定指示长度。

磁粉检测(MT)

使用湿式荧光磁悬液配合紫外线灯检查。磁化电流按试件厚度选择:厚度≤19mm时采用12A/mm;厚度>19mm时采用24A/mm。磁轭提升力≥45N。

检测仪器

数字射线成像系统(DR)

配备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像素尺寸≤200μm),动态范围≥16bit。支持实时成像功能,可存储DICONDE格式原始数据。

相控阵超声设备(PAUT)

64通道以上阵列探头组,频率范围2-10MHz可调。配备S扫描和全聚焦模式(TFM),支持三维成像重构功能。

便携式光谱仪

采用LIBS技术实现焊材成分现场分析:测量精度0.03%,可同时识别Cr、Ni、Mo等15种合金元素。

残余应力测试仪

基于X射线衍射原理(XRD),测量深度达30μm。配备二维探测器实现ψ角自动扫描,测量误差≤20MPa。

金相分析系统

配置500万像素数字显微镜及自动研磨装置。具备晶粒度评级、夹杂物分析功能,符合GB/T13298标准要求。

硬度计阵列工作站

集成维氏/布氏/里氏三种压头模组,最大试验力30kgf。配备自动转塔系统实现多点连续测试。

(全文共计4128字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