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无菌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7-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无菌检查:确认产品无菌状态,参数包括培养温度37°C±2°C,时间14-21天,微生物种类涵盖细菌和真菌。
细菌内毒素测试:检测内毒素含量,参数基于凝胶法或光度法,灵敏度0.005EU/mL,验证极限值。
支原体检测:识别支原体污染,参数使用液体培养或PCR方法,培养周期28天,灵敏度10CFU/mL。
真菌检测:筛查真菌污染,参数包括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温度25°C±2°C,观察期5-7天。
孢子检测:评估芽孢杆菌等孢子存活,参数实施热冲击测试(80°C/10min),培养温度30-35°C。
微生物限度测试:量化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数量,参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范围10-1000CFU/g。
灭菌验证:验证灭菌过程有效性,参数基于生物指示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温度55-60°C,时间7天。
环境监测:监控空气和表面微生物,参数使用沉降板法,暴露时间4小时,计数标准≤1CFU/plate。
水系统无菌性检测:评估纯化水微生物污染,参数应用薄膜过滤法,过滤体积100mL,培养温度30-35°C。
厌氧菌检测:检测厌氧微生物,参数设置厌氧培养箱环境,氧气浓度≤0.1%,温度37°C±1°C。
病毒灭活验证:确认病毒清除效果,参数结合细胞培养法,感染滴度检测限102TCID50/mL。
生物负载测试:测定初始微生物负荷,参数采用冲洗法或直接接种,计算CFU/unit。
包装完整性测试:验证无菌屏障,参数实施染料渗透或真空衰减法,泄漏孔径检测≥5μm。
检测范围
注射剂:用于静脉或肌肉注射的无菌液体制剂,确保无微生物引入血液系统风险。
疫苗:生物制品如灭活或减毒疫苗,保证无菌状态以避免免疫不良反应。
植入物:包括关节置换假体或心脏支架,检测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
手术器械:灭菌后手术刀、镊子等,验证无菌性以确保手术安全。
生物制品:如单克隆抗体或细胞疗法产品,防止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
化妆品:无菌产品如眼霜或注射液类护肤品,避免眼部或皮肤感染。
食品:无菌罐头或婴儿配方奶,确保长期储存无腐败微生物。
制药原料:起始物料如活性药物成分,检测控制生产源头污染。
医疗敷料:无菌纱布或创可贴,防止伤口二次感染风险。
实验室试剂:培养基或缓冲液,保证实验准确性避免假阳性。
医药包装材料:如西林瓶或胶塞,验证无菌屏障性能。
组织工程产品:人工皮肤或骨移植材料,确保植入体内无感染。
透析设备:血液透析器管路,检测防止交叉污染。
一次性医疗器械:注射器或导管,验证批次一致性无菌保障。
检测标准
ISO 11737-1: 医疗器械灭菌无菌性检测规范,涵盖取样和培养方法。
ASTM F838: 美国标准测试包装材料细菌穿透阻力,评估无菌完整性。
GB/T 19973.1: 中国国家标准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方法,规定无菌检查流程。
ISO 11137: 辐照灭菌验证标准,包括剂量设定和生物指示剂应用。
GB/T 14233.2: 中国医药包装材料无菌检测要求,详细测试条件。
EP 2.6.1: 欧洲药典无菌试验准则,定义培养介质和验收标准。
USP <71>: 美国药典无菌检查章节,规范样品处理和结果判定。
JP 4.06: 日本药局方无菌测试方法,适用于生物制品标准。
ISO 13408-1: 无菌处理过程规范,确保生产环境控制。
GB/T 16292: 中国医药工业洁净室环境监测标准,设定微生物限值。
ISO 11138: 生物指示剂性能要求,用于灭菌验证挑战测试。
ASTM E2315: 环境监测标准,规定空气和表面采样方法。
检测仪器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功能为隔离样品防止交叉污染,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恒温培养箱:维持微生物生长所需温度,功能包括精确控制37°C±1°C,支持长期培养过程。
薄膜过滤装置:用于样品过滤浓缩微生物,功能结合真空系统,过滤孔径0.45μm分离杂质。
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高通量分析微生物存在,功能集成光学传感器,快速识别生长信号。
PCR仪:分子生物学检测仪器,功能扩增微生物DNA,灵敏度达10拷贝/μL识别污染源。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和数量,功能配备高倍镜和荧光模块,辅助鉴别细菌真菌。
厌氧培养箱:创建低氧环境培养厌氧菌,功能控制氧气浓度≤0.1%,温度稳定性±0.5°C。
辐照灭菌设备:用于样品预处理灭菌,功能校准辐射剂量,范围1-50kGy灭活微生物。
液体处理工作站:自动化样品稀释和接种,功能精确移液体积0.1-1000μL,减少人为误差。
生物指示剂培养器:专用培养生物指示剂,功能监测灭菌效果,温度均匀性±0.2°C。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溶剂残留检测
下一篇:蛋白质含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