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蓝莓营养标签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维生素C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蓝莓中维生素C的浓度,评估其抗氧化性能及营养保留状况,确保产品标示值与实际含量一致。
总糖及还原糖检测:采用斐林滴定法或酶法测定蓝莓中糖类成分的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甜度及能量值,避免虚假标示。
膳食纤维含量分析:通过酶重量法测定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总量,验证蓝莓产品对消化健康的贡献程度及标签宣称符合性。
花青素总量检测:使用pH示差法或色谱技术量化蓝莓中花青素类活性物质,确认其抗氧化功效成分的实际含量。
重金属残留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等重金属含量,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筛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多种农药残留量,保障蓝莓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微生物限度检验:依据微生物学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指标,评估产品的卫生质量及保质期合理性。
有机酸组成分析:使用色谱分离技术定量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含量,反映蓝莓的风味特性与酸度指标。
水分及灰分测定:通过烘干法和灼烧法分别测定水分和灰分含量,为营养成分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校正依据。
食品添加剂检测:针对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进行色谱分析,验证其使用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检测范围
鲜食蓝莓: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新鲜果实,需检测营养成分和农残指标以确保食用安全及标签真实性。
冷冻蓝莓产品:经低温处理的蓝莓原料,需验证冷冻过程中营养成分保留情况及冰晶残留影响。
蓝莓果酱及蜜饯:加工制品需检测糖分、添加剂及维生素保留率,确保产品类型与营养宣称匹配。
蓝莓汁及饮料:液体产品需关注可溶性成分浓度及防腐剂用量,防止稀释导致的营养标示失真。
蓝莓干制食品:脱水处理产品需检测水分活度及营养浓缩效应,避免水分超标影响保质期标示。
蓝莓烘焙食品:添加蓝莓成分的糕点需检测热加工后维生素保留率及添加剂扩散均匀性。
婴幼儿蓝莓辅食:针对特殊人群的产品需严格检测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符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蓝莓提取物保健品:高浓度活性成分产品需验证功效物质含量及污染物控制情况。
蓝莓发酵制品:如蓝莓酒或酵素需检测发酵产生的酒精、有机酸及生物胺类物质含量。
蓝莓罐头食品:密闭包装产品需检测灭菌效果及金属溶出物,确保包装不影响产品成分。
检测标准
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规定凯氏定氮法等蛋白质检测方法,适用于蓝莓产品蛋白质含量标示验证。
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提供索氏提取法等脂肪含量检测依据,用于蓝莓加工品脂肪含量核定。
GB 5009.8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明确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的流程,支撑蓝莓产品纤维含量标示。
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物质元素的方法,用于蓝莓钙、铁等矿物质检测。
ISO 2173:2003《水果和蔬菜制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提供折射法测定糖度的方法,适用于蓝莓制品可溶性固形物检测。
AOAC 967.21《维生素C的测定》:国际公认的维生素C检测方法,用于验证蓝莓产品抗坏血酸含量标示准确性。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蓝莓中各类农药残留限量值,作为农残检测结果判定依据。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规范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蓝莓产品卫生质量评估。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分离定量维生素、花青素等成分,精确测定蓝莓中微量营养素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元素特征光谱分析重金属含量,检测蓝莓中铅、镉等污染物是否超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高灵敏度质谱检测器筛查农药残留,实现蓝莓中多种农残的同步定性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比色法快速测定花青素、总酚等抗氧化物质总量,辅助蓝莓营养品质评估。
微波消解仪:采用高温高压消解方法处理蓝莓样品,提高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通过蒸馏滴定原理测定蛋白质含量,用于验证蓝莓制品蛋白质标示值符合性。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定温度环境培养微生物,支持蓝莓产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检测。
旋转蒸发仪:用于蓝莓提取物浓缩处理,去除溶剂后获得待测成分浓缩液以供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双面胶基材成分检测
下一篇:跌落可靠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