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4  

益母草作为传统中药材及现代制剂原料,其质量安全需通过科学检测手段严格把控。本文围绕益母草核心检测指标展开论述,涵盖活性成分定量分析、重金属残留筛查、农药残留检测及微生物污染控制四大维度,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关键技术应用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 活性成分定量分析

• 生物碱类:盐酸水苏碱、益母草碱

• 黄酮类:芦丁、槲皮素

• 挥发油组分:1-辛烯-3-醇、β-石竹烯

• 多糖含量测定

2. 污染物筛查

• 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砷(As)、汞(Hg)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

•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B2/G1/G2

3. 微生物指标

• 需氧菌总数

•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 致病菌检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范围

1. 中药材原料

涵盖干品益母草全草及其炮制品(酒炙品、炭制品),重点控制采收期差异导致的成分波动。

2. 制剂产品

包括颗粒剂、片剂、注射剂等剂型中益母草提取物的含量均匀度及稳定性验证。

3. 进出口检验

依据《中国药典》与欧盟EMA标准进行双重验证的跨境贸易产品。

4. 科研分析

针对种质资源评价的新品种筛选及栽培条件优化研究中的成分对比分析。

检测方法

1. HPLC法

采用C18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系,流速1.0mL/min,柱温30℃,DAD检测器波长设定280nm(生物碱)、360nm(黄酮)。

2. GC-MS法

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起始80℃保持2min后以5℃/min升至250℃,载气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离子源温度230℃,全扫描模式m/z 40-500。

3. ICP-MS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内标法(铑/铼)校正基体效应,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

4. 微生物培养法

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需氧菌平板计数(TSA培养基35℃培养48h),沙门氏菌检验采用两步增菌法(BPW+RV培养基)。

检测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备四元梯度泵、柱温箱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系统,支持多波长同步监测功能。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具备电子轰击电离源(EI)及NIST谱库检索功能的高分辨质谱系统。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配置耐高盐接口及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的痕量元素分析设备。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石墨炉原子化器配合横向加热技术实现重金属元素ppb级检出。

5. 微生物安全柜

符合ISO 14644-1标准的A2型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6. 实时荧光PCR仪

用于致病菌特异性基因片段扩增的快速筛查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延胡索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