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巧克力制品核酸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巧克力制品核酸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重点针对原料及成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源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涵盖致病菌核酸筛查、病毒残留鉴别及转基因成分溯源等项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测序等标准化方法,确保结果符合GB29921-2021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巧克力制品核酸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致病微生物核酸筛查重点检测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及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TEC)的特异性基因片段;食源性病毒检测主要针对诺如病毒(Norovirus)GI/GII型及甲型肝炎病毒(HAV)的RNA残留;转基因成分分析通过筛查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等标记基因验证原料合规性;过敏原检测则聚焦花生、榛子等坚果类成分的DNA特异性序列识别。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各类巧克力制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原料端覆盖可可豆、可可脂及代可可脂等基础材料;生产过程监控包含液态巧克力浆料、半成品夹心料;终端产品涉及黑巧克力(总可可固形物≥30%)、牛奶巧克力(乳固体≥12%)、白巧克力(可可脂≥20%)及复合制品(如坚果巧克力、酒心巧克力)。特殊品类延伸至低糖/无糖巧克力(麦芽糖醇基)、有机认证产品及冷链储运的生巧克力制品。包装材料同步纳入检测体系以排除二次污染风险。检测方法
依据ISO/TS 15216-1:2017建立病毒核酸富集流程:采用PEG沉淀法结合磁珠富集技术处理25g样品基质,病毒RNA经TRIzol法提取后通过逆转录-数字PCR(RT-dPCR)定量分析。细菌检测执行GB 4789.4-2016标准:增菌培养后应用TaqMan探针法进行gyrB基因(沙门氏菌)、hlyA基因(李斯特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确认。转基因成分采用三重PCR扩增体系:同时检测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内源LE1基因(可可豆参照基因),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分离后通过片段分析判定。过敏原检测应用SYBR Green I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建立花生Ara h 1基因(198bp)、榛子Cor a 9基因(162bp)的特异性扩增体系,熔解温度分别控制在85.5±0.3℃和82.7±0.5℃区间。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地铁显示屏火灾荷载检测
下一篇:集装箱内外壁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