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棒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巧克力棒作为常见食品需通过系统性质量检测确保安全合规。专业检测涵盖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指标控制、重金属残留筛查及感官特性评估四大核心模块。重点监控糖分含量、致病菌污染、铅镉限量值以及质地均匀度等关键参数,采用国标与ISO双体系验证方法保障数据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巧克力棒质量检测体系包含12个基础项目和8个扩展项目。基础项目涵盖:1)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定量分析);2)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3) 重金属残留(铅、镉、砷、汞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4)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色谱分析);5) 过敏原物质(乳蛋白、坚果成分的ELISA检测)。

扩展项目包括:1) 可可固形物含量测定;2) 反式脂肪酸比例分析;3) 农药残留多组分筛查(涵盖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48种);4) 包装材料迁移物测试(邻苯二甲酸酯类、双酚A);5) 货架期稳定性验证(氧化值、酸价变化监测)。特殊品类需增加可可碱纯度测定及代可可脂鉴别实验。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原料端至成品全链条:1) 原料验收阶段的可可液块、乳粉、代糖剂等基础材料;2) 生产过程中的巧克力浆料粘度值、精炼温度曲线记录;3) 成型产品的单体重差控制(±1.5g公差带)、涂层均匀度评估;4) 包装环节的氧气透过率测试(≤3 cc/m²/day)、密封完整性验证。

特殊应用场景扩展检测包含:1) 运动型巧克力棒的电解质平衡指数;2) 儿童产品的窒息风险评估(碎片粒径分布测试);3) 有机认证产品的同位素溯源分析;4) 跨境商品的放射性核素筛查。区域性标准差异需特别关注欧盟No.1881/2006重金属限值与中国GB 9678.2对比验证。

检测方法

核心分析方法采用:1) 营养成分测定执行GB 5009系列标准(蛋白质凯氏定氮法/脂肪索氏提取法);2)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通则;3) 重金属残留使用GB 5009.1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4) 食品添加剂分析采用GB 5009.28高效液相色谱法。

专项技术包括:1) X射线衍射法测定可可脂晶体形态;2) 质构剖面分析法(TPA)评估断裂强度与咀嚼性;3)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检测挥发性异味物质;4) 加速量热法(ARC)预测热敏性成分稳定性。国际方法参照AOAC 920.177测定水分活度,ISO 5492进行感官品评标准化训练。

检测仪器

基础实验设备配置:1) 微波消解仪(样品前处理);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素定性);3) 旋转流变仪(浆料流动性分析);4) 恒温恒湿培养箱(微生物培养)。精密仪器系统包含:1)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进行农残筛查;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多元素同步检测;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系统(TG-DSC)研究相变特性。

专用装置配备:1) TA.XT Plus质构分析仪(硬度/粘性测试);2) Oxitran透氧率测试仪;3) Malvern激光粒度仪(糖粉细度测定);4) Metrohm电位滴定仪(酸价/过氧化值测定)。辅助设备包括十万级洁净操作台、低温粉碎机组及真空包装模拟舱等配套单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巧克力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