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大豆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大豆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三大类12项核心指标:
1.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4%)、粗蛋白(≥36%)、粗脂肪(18%-22%)、灰分(≤5.5%)、杂质(≤1.0%)、热损伤粒率(≤0.5%)
2. 安全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5μg/kg)、呕吐毒素(≤1000μg/kg)、重金属(铅≤0.2mg/kg、镉≤0.1mg/kg)
3. 加工特性指标:尿素酶活性(0.05-0.3ΔpH)、蛋白质溶解度(≥75%)、百粒重(18-22g)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
1. 原料大豆: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及其转基因品种
2. 加工制品:豆粕(蛋白质含量44%-48%)、豆油(酸价≤3mg/g)、发酵豆制品
3. 特殊用途大豆:高蛋白品种(蛋白质≥42%)、低脂品种(脂肪≤16%)
4. 仓储大豆:存储周期超过6个月的陈化粮鉴定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与ISO国际规范执行:
1. 水分测定:GB 5009.3-2016 直接干燥法(105℃±2℃恒重)
2. 蛋白质分析:GB 5009.5-2016 凯氏定氮法(硫酸铜催化消化)
3. 脂肪提取:GB/T 14488.1-2008 索氏抽提法(石油醚溶剂)
4. 真菌毒素检测:GB 5009.22-2016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法
5. 重金属测定:GB 5009.12-201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 尿素酶活性:ISO 5506-1988 pH增值法(30℃水浴精确控温)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级精度保障系统:
1. 基础测量设备:万分之一电子天平(0.0001g)、恒温干燥箱(±0.5℃)
2. 成分分析系统: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消化温度42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波长1200-2400nm)
3. 安全检测平台: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温控3000℃)
4. 辅助装置:旋风磨(60目筛网)、真空抽滤系统(0.45μm滤膜)、氮吹仪(温控精度±1℃)
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认证,定期进行JJG计量检定与期间核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芹菜质量安全检测
下一篇:木耳菜质量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