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毛织物含油脂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毛织物含油脂率检测聚焦三大核心指标:总油脂含量测定、游离脂肪酸占比分析及结合态油脂分离鉴定。总油脂含量反映纤维表面吸附的天然脂类物质总量;游离脂肪酸占比表征未与纤维结合的游离态脂质比例;结合态油脂测定用于评估经化学处理后与纤维产生键合的改性脂质水平。
特殊场景下需扩展检测:
1. 矿物油残留量:针对工业洗毛工序引入的石油基润滑剂
2. 抗氧化剂含量:评估储存过程中脂质氧化稳定性
3. 脂肪酸碳链分布:通过气相色谱分析C14-C22脂肪酸组成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材料体系:
1. 原料类别:未脱脂原毛(含羊毛、羊绒、驼毛等)、再生动物纤维
2. 加工中间体:碳化处理毛条、精梳毛网、染色前处理半成品
3. 成品织物:精纺面料(克重80-400g/m²)、粗纺呢绒(含混纺比例≤30%的涤/腈纶复合织物)
4. 特种材料:阻燃处理羊毛制品、医用消毒毛毯等功能性产品
样品规格要求:
- 原料毛:取样量≥200g(按GB/T 6502四分法缩分)
- 成品布:剪取30cm×全幅宽试样(避开布边10cm区域)
- 含涂层/复合层产品需注明处理工艺参数
检测方法
经典化学分析法
索氏提取法(Soxhlet Extraction):采用乙醚-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1:1)在65℃水浴中循环萃取6小时,通过恒重法计算提取物质量占比。该方法符合ISO 3074:2014标准要求,适用于实验室常规检测。
仪器分析法
1. 核磁共振法(NMR):利用1H谱在δ0.8-1.5ppm区间的特征峰面积积分定量总脂质含量
2. 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PLSR模型实现无损快速检测(需配套标准样品集校正)
3. 热重分析法(TGA):通过200-400℃区间的质量损失曲线推算挥发性油脂含量
特殊前处理要求
- 含硅油整理剂样品需增加正己烷预清洗步骤
- 染色试样应进行脱色处理(5%NaHSO3溶液浸泡30min)
- 高回潮率样品需在45℃真空干燥箱预处理至恒重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
1. 索氏提取系统:含500mL球形冷凝管、250mL提取杯及可调温加热套
2. 分析天平:精度0.0001g(符合JJG 1036检定规程)
3. 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1℃(带惰性气体置换功能)
精密分析仪器
1. 脉冲核磁共振分析仪:配备16mm探头及自动进样装置(共振频率20MHz)
2. FT-IR光谱仪:配置ATR附件及OMNIC Picta油脂数据库
3. 全自动热重分析仪:最大称量35g,升温速率0.1-100℃/min可调
辅助装置
- 纤维切割器:刀口间距可调(1-10mm)
- 超声波分散仪:频率40kHz(用于纳米乳液型助剂样品预处理)
- 氮吹浓缩仪:12位平行处理能力(溶剂回收率≥9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热风法非织造布检测
下一篇:并纱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