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蔓越莓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速冻蔓越莓质量检测需依据GB/T31323-2014《速冻水果和蔬菜》及SN/T0230.2-2016《出口速冻水果检验规程》等标准执行。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理化指标(水分活度、糖酸比)、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及感官品质(色泽、形态完整性)。重点关注冷冻工艺对果实细胞结构的保持效果及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速冻蔓越莓质量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感官指标:果实完整度≥95%,表皮无机械损伤;解冻后色泽呈深红色至紫红色(色差值ΔE≤3.5);果肉质地弹性模量≥0.85MPa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88%(GB5009.3-2016),可溶性固形物≥7.5Brix;总酸度(以柠檬酸计)1.8-2.5g/100g;糖酸比3.2-4.0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CFU/g(GB4789.2-2016),大肠菌群≤10MPN/g(GB4789.3-2016),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农药残留:重点监测毒死蜱(≤0.01mg/kg)、氯氰菊酯(≤0.05mg/kg)等32种常用农药(GB23200.121-2021)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残留量≤50mg/kg(GB5009.34-2022),山梨酸钾≤0.5g/kg(GB2760-2014)

检测范围

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原料验收阶段:鲜果成熟度(色卡比对≥4级)、异物检出率(金属碎片≤0.8mm)

速冻加工过程:IQF单体速冻温度曲线监测(-35℃至-40℃区间停留时间≥15min),冰晶形成直径≤50μm

成品贮存环节:冷库温度波动值1℃/24h,包装袋氧气透过率≤3cc/m24hatm(ASTMD3985)

运输过程监控:冷链车温度记录连续性≥99%,解冻次数≤2次/运输周期

包装材料检验:PE袋厚度偏差5%,热封强度≥35N/15mm(GB/T21302-2007)

检测方法

冷冻切片显微观察法:采用LeicaCM1950冷冻切片机制备10μm样本,OlympusBX53显微镜观察细胞壁破裂率≤15%

低场核磁共振法:NiumagPQ001型设备测定水分分布状态,结合T₂弛豫时间分析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1:0.80.05)

顶空气相色谱法:Agilent7890B系统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峰保留时间偏差≤0.05min(DB-WAX色谱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erkinElmerNexION350D测定重金属元素,铅≤0.1mg/kg、镉≤0.05mg/kg(GB5009.268-2016)

实时荧光PCR法:ABIQuantStudio5系统进行转基因成分筛查,Ct值≥35判定为阴性(NY/T672-2020)

检测仪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型完成糖度、酸度等12项常规指标批量检测,通量达200样/小时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ACQUITYUPLCH-Class系统实现38种农药残留同步分析,检出限达0.001mg/kg

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Mastersizer3000测定冰晶粒径分布,D50值控制范围20-45μm

质构分析仪:StableMicroSystemsTA.XTPlus测定果实质构特性,穿刺力标准值4.5-6.0N/mm

近红外光谱仪:BrukerMatrix-F型设备建立PLS回归模型,实现水分、糖度等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R≥0.95)

环境试验箱:BinderKBF720恒温恒湿箱模拟运输条件测试品质稳定性(温度循环测试:-18℃↔25℃,10周期)

此处隐藏不符合要求的冗余内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