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高温存储可靠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1
检测项目高温存储可靠性检测包含六大核心项目:材料热稳定性测试:评估基材/涂层在高温下的氧化速率、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相变特性机械性能保持率:测定拉伸强度、硬度等参数在热老化前后的变化率电气特性验证:包括绝缘电阻(IR)、介质耐压(DWV)及导通阻抗的温漂分析密封完整性检测:验证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匹配性及气密性维持能力化学兼容性试验:分析助焊剂、润滑剂等辅料在高温下的挥发/分解产物影响微观结构观测:采用SEM/EDS进行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及晶粒粗化程度表征检测范围本检测适用于以下三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高温存储可靠性检测包含六大核心项目:
- 材料热稳定性测试:评估基材/涂层在高温下的氧化速率、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相变特性
- 机械性能保持率:测定拉伸强度、硬度等参数在热老化前后的变化率
- 电气特性验证:包括绝缘电阻(IR)、介质耐压(DWV)及导通阻抗的温漂分析
- 密封完整性检测:验证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匹配性及气密性维持能力
- 化学兼容性试验:分析助焊剂、润滑剂等辅料在高温下的挥发/分解产物影响
- 微观结构观测:采用SEM/EDS进行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及晶粒粗化程度表征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三类对象:
- 电子元器件类:集成电路(IC)、MLCC电容器、功率半导体模块等需满足JEDECJESD22-A103标准
- 工业设备组件:发动机密封件、涡轮叶片涂层、工业传感器等符合ISO188标准要求
- 特殊材料制品:锂离子电池隔膜、光伏背板材料、航天器隔热层等参照ASTME831热膨胀测试规范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耐久验证(85℃/1000h)、5G基站芯片老化试验(125℃/2000h)及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评估(150℃/500h)。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三个阶段:
- 预处理阶段:按IEC60068-1进行48小时常温常湿稳定处理(253℃,6010%RH)
- 高温暴露阶段:
- 梯度升温程序:5℃/min升至目标温度(Tmax),维持1℃波动度
- 持续时间设定:根据Arrhenius模型计算加速因子(AF),常规选择85℃/1000h或125℃/500h方案
- 在线监测项目:每30分钟记录腔体温度分布(9点测温法)、样品表面温度及关键参数实时值
- 恢复与评价阶段:
- 标准恢复条件:255℃环境下静置16小时以上
- 失效判据设定:外观检查(裂纹≥0.5mm)、电气参数偏移量>10%、机械强度损失率>15%等阈值判定
检测仪器
温度均匀性1.0℃
升温速率≥5℃/min
支持温度循环编程控制
载荷范围0.01-10N
测量精度3%
空间分辨率1.1mrad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发黑盐雾试验性能检测
下一篇:耐腐蚀性能评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