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原位杂交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核酸原位杂交检测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在细胞或组织切片中定位特定核酸序列。本检测涵盖探针设计、杂交条件优化和信号可视化等关键环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专业要点包括严格控制杂交温度、探针浓度和非特异性背景消除,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分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探针特异性检测:评估探针对目标序列的结合选择性,参数包括错配容忍度≤5%及信号背景比≤0.3。

杂交效率测定:计算目的核酸的杂交率,参数覆盖率≥95%及反应时间范围30-120分钟。

信号灵敏度分析:检测最低可检核酸拷贝数,参数检出限≤10 copies/cell及线性范围1-1000 copies。

背景噪声控制:量化非特异性结合水平,参数信噪比≥10:1及洗涤强度梯度控制。

定位准确性验证:测定核酸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精度,参数分辨率≤0.5μm及偏移误差<5%。

探针稳定性测试:评估探针储存和使用寿命,参数降解率≤2%/月及温度耐受-20°C至4°C。

杂交温度优化:确定最佳杂交条件,参数温控精度±0.5°C及梯度范围30-65°C。

洗涤条件校准:优化去除未结合探针,参数缓冲液pH值7.0-7.8及盐浓度梯度0.1-2M。

信号强度定量:测量荧光或放射性标记输出,参数相对强度单位(RIU)线性误差<3%。

多靶点检测兼容性:验证同时检测多个序列的能力,参数交叉干扰≤8%及探针组合效率≥90%。

组织渗透性评估:分析探针在切片中的穿透深度,参数渗透率≥80%及厚度范围5-20μm。

自动化程度测试:评估高通量操作可行性,参数批处理一致性CV≤5%及处理时间≤4小时。

检测范围

癌症分子诊断:应用于肿瘤组织切片,检测基因扩增或突变,如HER2状态分析。

传染病病理学:用于病毒或细菌核酸定位,如HPV感染检测。

发育生物学研究:分析胚胎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

神经科学应用:研究脑切片中的神经元特异性RNA分布。

植物遗传学检测:适用于作物组织,定位抗病基因序列。

法医物证分析:识别生物样本中的特定DNA标志物。

药物研发筛选:评估药物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环境微生物监测:检测土壤或水体样本中的微生物核酸。

干细胞研究:追踪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活性。

动物模型验证:用于转基因动物组织的基因整合检测。

临床前毒理学:评估化合物对器官基因的毒性效应。

生物标志物开发:筛选疾病相关核酸靶点。

检测标准

依据ISO 15189标准执行实验室质量管理。

参照GB/T 16886系列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规范。

采用ISO 17025确保检测结果可追溯性。

遵守GB/T 19633医疗器械包装标准。

应用ISO 10993评估生物材料安全性。

遵循GB/T 27407实验室检测方法验证指南。

依据ISO 13485管理检测过程质量。

参照GB/T 29791体外诊断试剂标准。

采用ISO 14971风险分析框架。

遵守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检测仪器

荧光显微镜:提供高分辨率成像功能,用于可视化和采集杂交信号。

杂交温控系统:精确调控杂交反应温度,确保条件一致性。

自动洗涤工作站:执行缓冲液更换和洗涤步骤,减少人为误差。

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量信号强度和分布,支持数据统计。

探针标记设备:完成核酸探针的荧光或酶联标记,优化标记效率。

切片处理仪:制备组织切片并固定核酸,保持样品完整性。

信号放大器:增强微弱杂交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