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调料香气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醛类化合物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调料中的醛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醛类化合物是香气的重要贡献者,检测其含量有助于评估香气的清新度和强度,确保产品符合风味标准。
酮类化合物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中酮类成分的浓度,酮类物质常赋予食品甜香或果香,检测其水平可监控香气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
酯类化合物检测: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并量化调料中的酯类化合物,酯类是常见香气成分,检测其组成可评估香气的复杂度和持久性,为配方优化提供依据。
醇类化合物检测:通过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分析调料中醇类物质的含量,醇类化合物影响香气的柔和度,检测其浓度有助于控制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
酸类化合物检测: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调料中有机酸的含量,酸类物质贡献香气的酸爽感,检测其水平可评估产品的酸碱平衡和风味真实性。
含硫化合物检测:使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分析调料中含硫挥发物,含硫化合物常带来刺激性香气,检测其存在可监控异味和安全性。
萜烯类化合物检测: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调料中萜烯成分,萜烯类物质是天然香料的核心,检测其种类和含量可评估原料纯度和香气强度。
酚类化合物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调料中酚类物质的浓度,酚类化合物贡献烟熏或辛辣香气,检测其水平可确保风味一致性和合规性。
吡嗪类化合物检测:利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调料中吡嗪类成分,吡嗪类物质常呈现坚果或烘烤香气,检测其含量有助于评估加工工艺的效果。
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调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含量,该指标反映香气的整体强度,检测结果用于快速筛查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检测范围
酱油:酱油是传统发酵调味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检测其香气组成可监控发酵程度和风味一致性,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食醋:食醋是通过醋酸发酵制成的酸性调味品,其香气主要来源于有机酸和酯类,检测香气成分有助于评估发酵质量和产品酸香平衡。
辣椒酱:辣椒酱是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的调味品,含有辛辣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检测其香气成分可控制辣度强度和风味稳定性。
味精:味精是常用的鲜味增强剂,其本身香气较淡但影响整体风味,检测可能存在的挥发性杂质可确保产品纯度和安全性。
五香粉:五香粉是混合香料制品,含有多种草本植物的香气成分,检测其挥发性化合物可评估配方均匀性和香气协调性。
蚝油:蚝油是以牡蛎为原料的调味酱,富含氨基酸和香气物质,检测其香气成分有助于监控加工过程中的风味变化和保质期。
番茄酱:番茄酱是由番茄制成的调味品,其香气主要来自酸类和酯类化合物,检测这些成分可评估产品的天然度和一致性。
沙拉酱:沙拉酱是乳化型调味品,含有油脂和香料的复合香气,检测其挥发性成分可确保乳化稳定性和风味持久性。
调味汁:调味汁是液体调味品,如酱油汁或醋汁,其香气成分易挥发,检测有助于控制稀释过程和风味强度。
香料油:香料油是植物香料提取物,含有高浓度挥发性成分,检测其香气组成可评估提取效率和产品纯度,用于质量控制。
检测标准
ISO 11024:1998《精油 色谱谱图通用指南》:该标准提供了精油色谱分析的基本指导,适用于调料香气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确保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GB/T 14454.1-2008《香料 香气评定 通则》:该国家标准规定了香料香气评定的基本要求,适用于调料香气成分的感官和仪器分析,确保检测过程的标准化。
ASTM E260-96《填充柱气相色谱标准实践》:该标准描述了填充柱气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可用于调料香气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技术基础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ISO 6564:1985《香辛料和调味品 挥发油含量的测定》:该国际标准规定了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程序,适用于调料中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确保检测方法的国际兼容性。
GB/T 12729.1-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 挥发油含量的测定》:该国家标准基于ISO方法,详细规定了挥发油检测步骤,用于调料香气成分的质量控制,保障检测可靠性。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该仪器结合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功能,用于分离和识别调料中的复杂香气成分,提供高分辨率数据以支持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通过色谱柱分离挥发性化合物,用于检测调料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确保分离效率和分析精度。
质谱仪:质谱仪通过离子化检测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用于鉴定调料中香气成分的分子结构,提供准确的定性结果以辅助成分确认。
顶空进样器:顶空进样器自动处理样品顶空气体,用于提取调料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减少样品前处理误差并提高分析效率。
固相微萃取装置:该装置通过吸附纤维提取挥发性化合物,用于调料香气成分的富集和预处理,增强检测灵敏度和减少基质干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65%压陷硬度检测
下一篇:石笼网永久变形率残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