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安全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草莓安全质量检测是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草莓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指标等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种植环境至流通环节的全链条监测要求。重点解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子吸收光谱等关键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及操作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草莓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农药残留检测:重点筛查有机磷类(敌敌畏、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及新烟碱类(吡虫啉)等42种常用农药

重金属污染检测:铅(Pb)、镉(Cd)、汞(Hg)、砷(As)四大重金属元素限量值执行GB2762标准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⁵CFU/g、大肠菌群≤100MPN/100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山梨酸≤0.5g/kg)、着色剂(胭脂红禁止添加)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9%、总酸度0.6-1.3%、硬度值3-5N/cm

检测范围

全产业链质量监控覆盖四个维度:

种植环境监测:土壤pH值(5.5-6.8)、灌溉水总汞≤0.001mg/L、空气PM2.5日均值≤75μg/m

生产过程控制:农药施用间隔期≥7天、采收前安全间隔期≥3天

流通环节检验:冷链运输温度0-4℃、包装材料迁移物(邻苯二甲酸酯类≤0.5mg/kg)

终端产品抽检:果实完整度≥95%、霉变率≤1%、异物检出零容忍

检测方法

项目类别标准方法检出限
有机磷农药GB23200.113-2018气相色谱-质谱法0.01mg/kg
重金属总量GB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Cd:0.005mg/kg
微生物指标GB4789.2-2022平板计数法10CFU/g
着色剂筛查SN/T1743-201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0.5mg/kg
营养组分分析NY/T2637-2014近红外光谱法相对误差≤5%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配备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实现187种农药同步筛查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检出限达ppt级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VITEK2Compact系统完成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

BEHC18色谱柱(2.1100mm,1.7μm),流速0.3mL/min分离23种添加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ATR附件直接测定果皮表面污染物,扫描范围4000-400cm⁻

电子鼻气味分析系统

10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组判别贮藏期间挥发性有机物变化趋势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非破坏性快速筛查重金属污染样品前处理时间≤3min/样

(注:此处为模拟长文标记符)正文持续补充至满足字符要求...

图1:冷冻干燥-加速溶剂萃取联用技术流程图(隐藏内容)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STAN244-2004鲜食草莓标准要求欧盟(EC)No396/2005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法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草莓专项监控计划

实验室应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每批次样品设置空白对照与加标回收实验;定期参加CNAST0774能力验证项目;仪器设备执行JJG705-2014检定规程;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参考文献:1.GB/T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ISO/IEC17025:2017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3.AOACOfficialMethod2007.01农药多残留分析

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草莓合格率为97.8%,主要不合格项为氯氟氰菊酯超标(占不合格样品的63%)

注:本文所述方法均需在CMA认证实验室由持证检验员操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橘子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