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质量全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食醋质量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GB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执行系统性分析。核心检测项目涵盖总酸度、游离矿酸、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关键参数。专业实验室通过理化分析、色谱技术及微生物培养等方法实施定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与工艺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食醋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感官指标:色泽澄清度、气味特征、滋味纯正度及异物辨识

理化指标:总酸含量(≥3.5g/100mL)、不挥发酸占比、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无盐固形物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10CFU/mL)、大肠菌群(<0.3MPN/mL)、霉菌酵母菌(≤20CFU/mL)

重金属及污染物:铅(≤1.0mg/kg)、砷(≤0.5mg/kg)、黄曲霉毒素B₁(≤5.0μg/kg)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1.0g/kg)、山梨酸(≤1.0g/kg)、糖精钠(不得检出)

特征性成分:酿造食醋氨基酸态氮(≥0.3g/100mL)、β-苯乙醇(米醋特征物)

检测范围

现行标准覆盖三大类食醋产品:

酿造食醋: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工艺生产的粮食醋、水果醋

配制食醋:酿造食醋与冰乙酸复配产品(酿造比例≥50%)

特殊品类:保健功能型食醋需额外检测功能性成分含量及稳定性

原料溯源检测包含大米、高粱等谷物原料的农残筛查(有机磷类<0.01mg/kg),以及发酵菌种纯度验证(醋酸杆菌占比≥95%)。包装材料需进行双酚A迁移量测试(≤0.6mg/kg)。

检测方法

总酸度测定:GB5009.41-2016酸碱滴定法(指示剂法/电位滴定法)

游离矿酸筛查:GB/T5009.41-2003气相色谱法(检出限0.001g/100mL)

重金属分析:GB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铅)、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砷)

防腐剂检测:GB5009.28-2016高效液相色谱法(苯甲酸回收率97%-103%)

微生物检验:GB4789.22-2016平板计数法(培养温度361℃)

特征成分鉴定:SN/T3855-201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β-苯乙醇定量限0.05mg/L)

检测仪器

理化分析系统: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0.01mL)、折光仪(Brix值分辨率0.1%)

光谱设备组: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石墨炉双模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1nm)

色谱工作站:配备PDA检测器的HPLC系统(C18色谱柱)、GC-MS联用仪(DB-5MS毛细管柱)

微生物平台:二级生物安全柜(HEPA过滤效率99.99%)、恒温培养箱(温度波动0.5℃)

辅助设备组:pH计(精度0.01)、电子天平(感量0.0001g)、微波消解仪(控温精度2℃)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关键设备执行期间核查制度。色谱类仪器每日进行系统适用性测试(理论塔板数≥5000),光谱设备每周开展基线噪声验证(RSD≤3%)。微生物实验室按GB19489要求维持万级洁净环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酿造酱油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