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乌洛托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8  

本文专业阐述豆制品中乌洛托品残留检测的核心流程,涵盖检测项目、适用范围、国际国内标准及关键仪器设备。重点解析各项检测参数、材料覆盖和功能要求,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乌洛托品残留量测定:定量分析样品中乌洛托品含量,检测限0.01mg/kg,线性范围0.05-10mg/kg。

提取效率测试:评估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乌洛托品的回收效果,回收率标准85%-115%,相对标准偏差5%。

方法回收率验证:确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范围80%-120%,重复次数3次。

密度分析:测定检测结果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10%,平行样本数6。

特异性检测:识别乌洛托品与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干扰物浓度阈值0.1mg/kg,选择性因子1.5。

稳定性评估:考察样品存储条件下的乌洛托品变化,稳定性偏差8%,温度范围4-25C。

检测限确定:确定方法可检出的最低浓度,信噪比3:1,计算值0.005mg/kg。

定量限确定:界定可靠定量浓度,信噪比10:1,计算值0.01mg/kg。

线性范围测试:验证检测响应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浓度梯度5点。

干扰物筛查:排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影响,干扰物类型防腐剂和色素,允许偏差15%。

检测范围

豆腐:凝固豆制品,包含水分和蛋白质基质。

豆浆:液态豆制品,涉及悬浮物和乳化特性。

豆干:发酵或干燥豆制品,具有高固体含量。

豆皮:薄片状豆制品,需考虑表面吸附特性。

腐竹:油炸或干燥豆制品,涉及油脂残留分析。

豆豉:发酵调味品,包含微生物代谢物。

纳豆:黏性发酵豆制品,需处理高粘度样品。

豆酱:酱状调味品,涉及盐分和添加剂。

豆制品罐头:灭菌包装产品,需分析密封储存影响。

植物蛋白制品:替代蛋白来源,包含多种豆类成分。

检测标准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5009.XXX食品中乌洛托品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ASTMDXXXX食品添加剂残留检测通用方法。

ISO12345:2020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规范。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乌洛托品,功能包括色谱柱分离和紫外检测,检测波长254nm。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确认乌洛托品分子结构,功能包括质谱扫描和定性分析,质量范围50-500m/z。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乌洛托品浓度,功能包括吸光度测量,波长范围190-800nm。

离心机:样品前处理分离固体和液体,功能包括高速旋转,转速范围0-15000rpm。

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液中的乌洛托品,功能包括减压蒸馏,温度控制30-80C。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