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营养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豆制品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其营养成分检测需依据GB5009系列标准及行业规范执行。本文重点解析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核心指标的定量分析流程,涵盖原料筛选至成品检验全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并系统阐述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等实验室常用检测技术的应用规范与数据解读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豆制品营养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基础营养组分与功能性成分两大类别。基础营养指标涵盖粗蛋白(含氨基酸组成分析)、粗脂肪(含脂肪酸比例)、总碳水化合物(含膳食纤维细分)、灰分及水分等常规项目。功能性成分检测涉及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大豆苷元等)、卵磷脂含量及维生素B族复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测定。食品安全相关指标包括黄曲霉毒素B1、脲酶活性及重金属(铅、镉、砷)残留量等必检项目。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各类豆制加工品:传统非发酵制品(嫩豆腐、老豆腐、豆腐干、千张),发酵制品(腐乳、豆豉),再加工产品(素肉、豆奶饮料)及原料类(大豆粉、分离蛋白)。特殊品类需增加专项检测:油炸豆腐制品需测定酸价过氧化值;调味豆干需进行钠含量与食品添加剂合规性分析;即食类产品须增加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

检测方法

蛋白质测定采用GB5009.5-2016凯氏定氮法,通过硫酸-催化剂消解体系将有机氮转化为铵盐后滴定定量。脂肪含量依据GB5009.6-2016索氏抽提法测定,使用石油醚作溶剂进行连续萃取。膳食纤维检测执行GB5009.88-2023酶重量法,采用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进行阶梯式酶解处理。异黄酮类物质采用GB5009.268-2023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C18色谱柱分离后于260nm波长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