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豆制品重金属安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豆制品重金属检测以铅(Pb)、镉(Cd)、砷(As)、汞(Hg)为核心指标体系。铅污染主要源于土壤沉积与工业排放迁移;镉的生物富集特性使其在豆类作物中易超标;砷的有机/无机形态需分别测定;汞污染则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
依据GB2762-2022规定:大豆及其制品中铅限值≤0.2mg/kg;镉在豆类中≤0.2mg/kg;总砷限值≤0.5mg/kg;甲基汞在藻类制品中≤0.5mg/kg。特殊品类需参照NY/T1055-2021《绿色食品豆类》等专项标准执行。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涵盖三大类别:
1.初级原料:大豆(含转基因品种)、绿豆等豆科作物
2.加工制品:豆腐(北/南豆腐)、豆浆、腐竹、素鸡等蛋白制品
3.发酵产品:纳豆、豆豉、腐乳等微生物转化制品
采样需覆盖完整生产链:原料仓储区按GB/T8302进行分层抽样;加工环节重点监控接触金属设备区域;终产品按生产批次5%比例抽检。液态样品需添加硝酸酸化至pH<2保存。
检测方法
1.前处理技术:
干法灰化(GB5009.12):马弗炉500℃灰化6小时
微波消解(GB5009.15):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梯度升温
2.定量分析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适用于铅、镉痕量分析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专用于砷形态分析
冷蒸气原子吸收法(CV-AAS):汞元素特异性检测
3.质控要求:
每批次插入标准物质GBW10045(黄豆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区间
检测仪器
1.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SSA-M7型自动进样器,检出限达0.01μg/L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具备碰撞反应池技术,可同步测定20种元素
3.微波消解系统:12位高压转子设计,最高耐受温度300℃
4.超纯水系统:电阻率≥18.2MΩcm@25℃,TOC<5ppb
仪器校准严格遵循JJG694-20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每日进行波长校准与背景校正验证。质谱仪需每12小时进行质量轴校准,使用调谐液含Li、Co、Y、Ce、Tl多元素混合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豆制品营养成分检测
下一篇:豆腐品质健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