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27  

蛋黄粉作为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原料,其质量安全需通过专业检测体系进行把控。本文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阐述蛋黄粉的理化指标、微生物限值、重金属残留等核心检测项目,系统介绍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为生产企业与监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蛋黄粉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六大类核心指标:

1. 营养成分分析:蛋白质含量(≥45%)、脂肪总量(30-35%)、水分(≤4.0%)、灰分(≤4.5%)

2.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 CFU/g)、大肠菌群(≤10 MPN/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3. 重金属残留:铅(≤0.2mg/kg)、镉(≤0.1mg/kg)、汞(≤0.02mg/kg)

4. 农药残留: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5mg/kg)

5. 理化性质:过氧化值(≤0.15g/100g)、酸价(≤3.0mg KOH/g)

6. 感官指标:色泽(淡黄色至橙黄色)、气味(正常蛋腥味无酸败)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涵盖四大应用场景:

1. 食品工业用蛋黄粉:重点监控微生物指标与氧化稳定性参数

2. 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用蛋黄粉:强化维生素A/D/E及胆固醇含量测定

3. 保健食品原料级蛋黄粉:增加卵磷脂纯度(≥60%)与胆固醇氧化产物检测

4. 进出口贸易产品:需符合欧盟(EC) No 1881/2006、美国FDA 21 CFR Part 101等国际标准

检测方法

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体系:

1. 蛋白质测定: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消解温度420℃±5℃,蒸馏时间6min

2. 脂肪含量分析:索氏提取法(GB 5009.6-2016),乙醚提取时间≥8h

3. 重金属检测: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2017),灰化温度550℃±25℃

4. 农药残留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3-2018),检出限0.001mg/kg

5. 微生物检验: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与生化鉴定

6. 卵磷脂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3855-2014),C18色谱柱梯度洗脱

检测仪器

关键分析设备配置要求:

1.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消化炉控温精度±1℃,蒸馏单元回收率≥99.5%

2. 脂肪测定系统:抽提杯容量250ml,冷凝水温度≤15℃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检出限铅0.01μg/mL,石墨炉法镉检出限0.05μg/L

4. GC-MS联用仪:配备电子轰击源(EI),质量数范围10-650amu

5.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ATP生物发光法灵敏度10⁻¹⁵mol/L

6. 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范围190-900nm

7. 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温度范围50-200℃,称量精度0.001g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定期进行期间核查与性能验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蛋白片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