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绿豆汤作为传统消暑饮品,其质量安全涉及原料品质与加工卫生控制。专业检测涵盖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重金属污染物(铅、砷)、农药残留(有机磷类)、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及感官特性等核心项目。本文依据国家标准方法体系,系统阐述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案与仪器配置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绿豆汤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1.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定量分析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筛查

2. 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测铅(Pb)、砷(As)、镉(Cd)三类元素在汤汁中的迁移量

3. 农药残留:针对绿豆原料种植环节常用的有机磷类(毒死蜱、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进行多组分扫描

4. 食品添加剂:检测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的非法添加情况

5. 感官指标:包括汤汁色泽(分光色差计测定)、浊度(浊度仪量化)、沉淀物占比(离心法计算)等物理特性

6. 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总糖(斐林试剂法)、钠离子(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基础营养构成分析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四类对象的全链条质量控制:

1. 生产企业:涵盖原料绿豆的入厂验收、加工过程半成品监控及终端产品出厂检验

2. 流通领域:针对商超、电商平台销售的预包装绿豆汤产品进行市场监督抽检

3. 餐饮行业:对现制现售餐饮单位的产品实施微生物风险专项监测

4. 进口产品:开展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符合性验证(包括标签合规性审查)

特殊情形下可扩展至包装材料溶出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及加工设备金属迁移量(铬、镍)的专项测试。

检测方法

实验室严格遵循现行有效国家标准方法体系:

1. 微生物检验执行GB 4789系列:菌落总数测定采用4789.2-2022平板计数法;大肠菌群定量参照4789.3-2016 MPN法;致病菌筛查依据4789.4-2016等标准实施增菌培养与PCR确证

2. 重金属检测依据GB 5009系列:铅元素采用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砷元素按5009.11-2014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镉元素适用5009.15-201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 农药残留分析采用GB 23200系列:有机磷类按23200.113-201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拟除虫菊酯类执行23200.116-201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 食品添加剂参照GB 5009系列:甜味剂按5009.28-2023液相色谱法;防腐剂采用5009.29-2023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

5. 理化指标测定依据GB/T 12143系列:总糖含量按12143-2008斐林滴定法;蛋白质测定执行5009.5-2016凯氏定氮标准流程

检测仪器

实验室标准配置包含以下七类分析设备:

1. 微生物培养系统:二级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恒温培养箱(精度±0.5℃)、全自动菌落计数仪(200万像素CCD成像)

2. 光谱分析设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出限≤0.01μg/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质量数范围2-260amu)

3. 色谱系统: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源)、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二元高压梯度泵)

4. 前处理装置:微波消解仪(40位高通量)、高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20000rpm)、固相萃取工作站(12通道并行)

5. 理化分析仪器:全自动凯氏定氮系统(消化温度420℃)、数字式浊度计(0-1000NTU量程)

6. 辅助设备:超纯水系统(18.2MΩ·cm电阻率)、精密电子天平(0.1mg可读性)

7. 环境监控设备:洁净工作台(ISO 5级)、恒温恒湿箱(温度波动±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水果罐头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