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ad模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小鼠AD模型检测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涵盖病理学、行为学等多维度评价。检测项目包括Aβ斑块定量、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神经元丢失率等核心指标,严格执行国际ISO10993和国标GB/T16886生物相容性标准,确保模型有效性验证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Aβ斑块密度检测:采用硫黄素S染色法量化脑组织淀粉样斑块沉积,测量精度达0.1μm²/mm³

Tau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Thr231/Ser235位点磷酸化水平,定量误差≤5%

神经元计数检测:尼氏染色结合立体学方法统计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辨率0.5μm切片

突触可塑性评估:电生理LTP记录刺激强度0.1-10V,频率1-100Hz

炎症因子谱检测:多重液相芯片技术同步测定IL-1β、TNF-α等12种因子,灵敏度1pg/mL

认知行为学测试:Morris水迷宫平台直径1.2m,水温22±1℃,潜伏期记录精度0.1s

血脑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渗出量检测波长620nm,定量范围0.1-50μg/g

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检测采用TBA法,检测限0.1nmol/mg prot

胶质细胞活化分析:GFAP/Iba1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共聚焦扫描层厚1μm

胆碱能系统功能: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Ellman法,温育时间30min±5s

检测范围

转基因动物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品系,年龄范围2-18月龄

药效评价模型:胆碱酯酶抑制剂干预治疗组,给药周期4-12周

基因编辑模型:CRISPR-Cas9介导的Tau基因点突变系

炎症诱导模型:LPS侧脑室注射造模,剂量0.5-5μg/μL

衰老相关模型:自然衰老C57BL/6品系,≥18月龄群体

医疗器械植入物:脑部给药导管生物相容性测试

纳米载体系统:靶向递送材料的脑分布动力学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当归芍药散等方剂的神经保护效应验证

生物材料安全性: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神经毒性筛查

环境毒素暴露:铝离子慢性累积的神经退行性作用评估

检测标准

ISO 10993-6:201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GB/T 16886.1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AAALAC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2020版)

OECD TG 420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规范

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技术要求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

ICH S5(R3)人用药物生殖毒性检测指南

GB/T 35823-2018实验动物动物实验通用要求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GB/T 27416-2014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要求

检测仪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配备405/488/561nm三激光器,实现三重荧光同步扫描,用于神经元三维重构

全自动行为分析系统:红外阵列覆盖1×1m区域,采样频率30Hz,精确追踪自发活动轨迹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反相柱(2.1×50mm),检测限0.1ng/mL,定量脑脊液Aβ40/42含量

多功能酶标仪:具备荧光偏振和TR-FRET检测模式,适用Tau蛋白聚集动力学测定

冷冻切片机:-20℃恒温切片,厚度精度±1μm,保障脑组织完整性

电生理记录系统:64通道微电极阵列,带宽0.1-10kHz,同步监测神经网络放电活动

质谱流式细胞仪:金属标签同位素检测,单次分析50种细胞表面标志物

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激发波长745nm,穿透深度4cm,实时监测血脑屏障通透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