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调料抗氧化剂残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BHA残留检测:测定调料中丁基羟基茴香醚的残留量,用于评估其抗氧化效果和安全性,防止过量使用导致健康风险。
BHT残留检测:检测二丁基羟基甲苯在调料中的含量,确保符合食品添加剂限量标准,避免潜在毒性积累。
TBHQ残留检测:分析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残留水平,用于监控调料抗氧化性能,防止氧化变质和食品安全问题。
没食子酸丙酯残留检测:测定没食子酸丙酯在调料中的残留量,评估其抗氧化效率,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合规性。
维生素E残留检测:检测天然维生素E在调料中的含量,用于评估天然抗氧化剂的使用效果,防止氧化导致的品质下降。
抗坏血酸残留检测:分析抗坏血酸在调料中的残留水平,监控其抗氧化作用,确保食品保鲜和安全性。
柠檬酸残留检测:测定柠檬酸在调料中的残留量,用于评估其作为辅助抗氧化剂的效果,防止酸败和变质。
苯甲酸残留检测:检测苯甲酸在调料中的含量,确保其作为防腐抗氧化剂的合理使用,避免超标风险。
山梨酸残留检测:分析山梨酸在调料中的残留水平,用于监控抗氧化和防腐性能,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合成抗氧化剂总量检测:测定调料中多种合成抗氧化剂的总残留量,综合评估抗氧化效果,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检测范围
酱油:一种常见液体调料,由大豆发酵制成,易氧化变质,需检测抗氧化剂残留以保持风味和安全性。
醋:酸性液体调料,常用于调味和防腐,抗氧化剂残留检测可防止氧化导致的酸度变化和品质问题。
酱料:包括番茄酱、辣椒酱等半固体调料,抗氧化剂残留影响保质期和口感,需严格监控。
调味油:如芝麻油、橄榄油等液体油脂调料,易氧化酸败,检测抗氧化剂残留确保稳定性和食用安全。
味精:粉末状鲜味调料,抗氧化剂残留检测可防止结块和风味损失,维持产品质量。
鸡精:复合调味品,含多种成分,抗氧化剂残留影响鲜味和保存期限,需定期检测。
辣椒粉:粉末状辛辣调料,易受氧化影响色泽和辣度,检测抗氧化剂残留以保障品质。
五香粉:混合香料粉末,抗氧化剂残留检测可防止风味降解和微生物滋生,确保食用安全。
咖喱粉:复合调味粉末,含多种香料,抗氧化剂残留监控有助于维持香气和防腐效果。
调味酱:如蚝油、豆瓣酱等稠状调料,抗氧化剂残留检测防止分离和变质,延长货架期。
检测标准
GB 500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多种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适用于调料残留检测。
ISO 11053:2009《动植物油脂 抗氧化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提供油脂中抗氧化剂的检测流程,适用于调料油品的残留分析。
ASTM D1018-2015《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涵盖抗氧化剂的提取和测定技术,用于调料质量控制。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国标准,规定抗氧化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限量,为调料检测提供法规依据。
ISO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际标准,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调料抗氧化剂残留检测实验室。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测定挥发性抗氧化剂成分,通过色谱柱和检测器实现高灵敏度分析,适用于调料中BHA和BHT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液相流动相分离非挥发性抗氧化剂,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用于调料中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残留分析。
质谱仪:与色谱仪联用进行抗氧化剂定性定量分析,提供高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复杂调料基质中残留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吸光度原理测定抗氧化剂浓度,操作简单快速,用于调料中维生素E和抗坏血酸残留筛查。
荧光分光光度计:利用荧光特性检测特定抗氧化剂,灵敏度高且干扰小,适用于调料中山梨酸等残留的精确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预处理时效性检测检测
下一篇:放射性核素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