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白色血栓性猴局部脑缺血模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3-13  

北检院检测中心动物实验部建立了免疫系统模型、呼吸系统模型、循环系统模型、消化系统模型等疾病动物模型,提供针对自体白色血栓性猴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药理药效的构建、测试、检验、分析服务,助力药物研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动物模型简介

造模材料 动物:食蟹猴(macaca fadcidularis),雄性,体重6~8kg,年龄6~8岁,术前经CT平扫,排除脑部占位性病变;药品:盐酸氯胺酮,地西泮,东莨菪碱,异丙酚,凝血酶等。

造模方法 术前24h抽取静脉血2ml,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及血小板,再次2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半部上清液,余下部分加入凝血酶10U,迅速注入直径0.5mm硅胶管中静置,4℃冷藏备用,以便在术中量化注入的血栓大小。

术前24h禁食,限量水摄入。采用复合麻醉:1ml盐酸氯胺酮+1ml地西泮+东莨菪碱0.5ml肌内注射,待动物安静后行相关术前准备。动物仰卧位固定于介入手术台,于下肢外侧静脉区备皮,常规消毒后套管针行静脉穿刺,接三通管以备术中静脉给药和取血用。术中采用微量注射泵注射异丙酚+氯胺酮+地西泮维持麻醉。鼻饲供氧,在DSA系统下进行心率、呼吸和血压监护,供术中参考。

取猴一侧腹股沟区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套管针穿刺股动脉,置入4F导管鞘,4F多功能管插管至左侧颈内动脉后,更换为3F微导管,送至大脑中动脉M1分支,行正侧位照影。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及分支分布情况,并为判断栓塞后血流状态作对照。经微导管注入自体白色血栓15cm左右(确切长度视大脑中动脉显影提示的血管大小而定),再次进行大脑中动脉造影,证实左侧大脑中动脉M1分支以后的血管显影不良。栓塞后1h做CT灌注成像检查,可见左侧大脑有一明显急性缺血病灶,证实手术成功后,即可拔出介入插管并局部按压穿刺处20min,加压包扎后将动物送回动物房做术后护理,视动物术后状态静推甘露醇、呋塞米降颅压。术后72h再次CT平扫,以证实陈旧性缺血病灶形成。术后每天监测动物神经功能变化。

造模原理 自体白色血栓致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动物脑缺血。

造模后的变化 造模后,血栓牢固,梗死灶形成,模型动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左侧大脑局部性脑缺血和右侧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障碍。

栓塞前后DSA血管造影对比提示栓塞后大脑中动脉M1分支后血管显影不良。栓塞后1h CT灌注成像,证实有梗死病灶存在。栓塞后72h CT平扫,可见低密度陈旧性缺血病灶。取脑做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可见明显急性缺血病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