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口服液的成分及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4-02-08  

北检院检验测试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科学公正的第三方小儿感冒口服液的成分及含量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指定元素定量分析、杂质分析等多个方面,能够对小儿感冒口服液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方法按照小儿感冒口服液的成分及含量检测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提供准确可靠地试验数据,为您的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样品的基本信息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气微香,味苦、辛、微甜。

检测范围

小儿感冒口服液等。

参考检测方法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2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分流进样。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百秋李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加正己烷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并保持微沸4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10ml量瓶中,用少量正己烷分次洗涤挥发油测定器内壁,正己烷洗液并人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C15H26O)计,不得少于8.5μg。

部分参考标准

《中国药典》2022年版

GB/T 41277-2022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

GB 6265-1986 中药材压缩打包运输包装件

GB/T 31773-2015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

样品鉴别方法

(1)取本品2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g,加石油醚(60~90℃)5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渡。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1:4)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