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索型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动物模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3-16  

轴索型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动物模型适用于GBS免疫发病机制研究。Cj感染后诱发GBS的分子模拟、自身抗体、交叉抗体机制研究。还应用于GBS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电生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和病原学研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模型机制

GBS与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表面抗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有密切关系。利用轴索型GBS患者粪便所培养的Cj株,经纯化分离扩大培养。以酚水法提取出LL-Cj的表面LPS成分,作为抗原接种于大耳白兔皮下,建立轴索型GBS模型。

造模方法

1.动物和菌株制备 选用健康良好的大耳白兔,体重1.76kg±0.11kg,单笼喂养颗粒饲料和水。利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轴索型GBS患者粪便中培养出的Cj株(LL-Cj),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鉴定为PENO:19型Cj株,利用酚水法提取其表面LPS成分(LL-LPS)。将LPS与弗氏完全佐剂(CFA)混合后完全乳化成每0.1mICFA含LPS10pg

2.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用在兔背部脊柱旁皮下注射含LPS的CFA每次0.1ml(含LPS10μg),每周 1次,共3~6次。对照组只注射CFA,每次0.1ml,每周1次,共6次。

3.分别作下列各指标的观察和检查 ①症状与体征:观察兔精神状态、肢瘫、腱反射、饮食、尿便失禁、体重等;2电生理学检查:发病兔于处死前进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运动诱发波幅F波潜伏期及胫前肌肌电图检查;3病理学检查:取坐骨神经,其部分标本立即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2小时,经锇酸染色1小时,经分离单纤维光镜观察。取2/3长度坐骨神经立即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4℃固定24小时以上,石蜡包埋,HE、LFB(luxol fast blue)镀银染色,光镜观察。取部分坐骨神经立即固定于2.5%戊二醛中,4℃固定24小时以上,用1%锇酸后固定,系列丙酮脱水,环氧树脂812,815,DDSA、DMP-30包埋,制备超薄切片,H-7500 型透射电镜观察。

模型特点

LPS注后 14天、18天、20天出现轴索型GBS典型症状,发病率为11.54%(3/26)。发病兔具有以下特点:

1.活动减少,四肢瘫,后肢重,精神委靡,饮食差,体重下降等。

2.坐骨神经锇酸染色、分离单纤维显示严重Wallerian样变性。

3.坐骨神经HE、LFB染色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轴索肿胀、扭曲、轴索粗细不均,有间断,部分轴索消失,呈严重的轴索变性。

4.电镜下轴索固缩,体积变小,严重者轴索膜破坏溶解,呈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泡样结构,轴索移向一边。微丝、微管致密或聚集成团,线粒体固缩。髓鞘结构基本正常。部分板层有灶性松解现象、板层分离现象,呈波纹状改变,但程度较轻。

5,电生理学改变显示,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运动诱发动作电位的波幅明显降低,F波潜伏期正常,有纤颤电位和正尖波。

应用范围

适用于GBS免疫发病机制研究。Cj感染后诱发GBS的分子模拟、自身抗体、交叉抗体机制研究。还应用于GBS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电生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和病原学研究。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