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1-27 22:13:5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概述:

检测项目:

  • 定子线圈耐电压试验
  • 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
  • 局部放电试验
  • 热老化试验
  • 湿热试验

检测方法:

  • 耐电压试验: 在施加规定电压的条件下,对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进行耐电压能力的验证。
  • 局部放电试验: 检测电机绕组在运行电压下可能出现的电气放电现象,以评估绝缘状态。
  • 热老化试验: 在高温环境中对绝缘材料进行加速老化试验,以评估其使用寿命。
  • 湿热试验: 模拟潮湿环境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涉及产品:

  • 高压交流电机
  • 相关电力设备的定子线圈及其绕组

这些测试和相关规范为确保使用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标准号:JB/T 6204-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12-27

实施日期:2003-04-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2kV~24kV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对地耐电压试验的电压限值。本标准适用于交流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和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交、直流耐电压试验。JB/T6204-2002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JB/T6204-2002

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的部分内容

ICS29.1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204—2002

代替JB/T6204—199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withstand voltageteston stator coil and winding insulationofhighvoltageACmachines

2002-12-27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的一般要求目

主绝缘固化后线圈和绕组的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4

直流耐电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JB/T6204—2002

JB/T6204-—2002

本标准是对JB/T6204-1992《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的修订。本标准与JB/T620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绝缘电阻的限值、耐电压试验形式和引线耐电压试验等进行了修订:同时增加了整浸电机的耐压试验。本标准代替JB/T6204—199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电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负责起草,由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隋银德、祁世发、李振海等、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

1范围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JB/T6204-2002

本标准规定了2kV~24kV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对地耐电压试验的电压限值。本标准适用于交流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和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交、直流耐电压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dtIEC60034-1:1996)3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的一般要求3.1本标准采用符号及单位规定如下:S(Pn)—电机的额定容量(功率,发电机:MVA;电动机:MW;调相机:Mvar):UN电机定子绕组的额定电压:kV:3.2工频试验电压波形应为实际正弦波。试验时施加的电压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地或以不超过全值的5%分段地增加至全值,试验电压自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见GB755--2000)。在全值电压下,其试验时间应持续1min,然后迅速降到全值的50%以下,再断开电源。3.3线圈耐电压试验时,其直线部位应包以锡箔或铝箔作为电极(或放人模拟铁心)。对于需防晕处理的线圈,其耐电压试验应在防晕处理后进行,试验时,也允许利用多股柔软裸铜绞线缠绕于低阻层外作为电极,但缠绕应尽可能地紧且间距不大于10mm。对于电机额定电压在3kV及以下的线圈电极包扎长度为铁心长加10mm,对3kV以上的线圈为铁心长加20mm。3.4电机下线后耐电压试验时,电压应施加于绕组与机壳之间,此时不参与试验的绕组、测温元件及铁心等均应与机壳连接并接地。3.5电机如需要进行超速、短时过电流、短时过转矩及短路机械强度试验时,出厂耐电压试验应在这些试验后进行:如需进行温升试验,耐电压试验则应紧接在温升试验之后进行。3.6电机在装配后进行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前和试验后,应用相应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4主绝缘固化后线圈和绕组的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4.1

圈式线圈及其组成的不分瓣定子,试验电压见表1。表1

单位:kv

试验阶段

成品线图

下线打植模后

Sz(P%)<10

UN≥2

2.75U%+4.5

2.5Uz+2.5

试验电压

S% (Pr)≥10

2≤U≤6.3

2.75U%+4.5

2.5U%+2.5

6.3

2.75U%+6.5

JB/T6204—2002

试验阶段

并头、连接绝缘后,定子完成

对浸漆固化后的定子

电机装配后

注1:非整体浸溃的绕组不执行序号4。表1(续)

Sy(P%)<10

2.25U+2.0

2.0U%+2.0

注2:整体浸溃的绕组从序号4开始执行。注3:对三个出线端绕组中性点不易分开的电机,允许不分相试验。圈式线圈及其组成的分瓣定子,试验电压见表2。表2

成品线圈

下线打槽锲后

试验阶段

并头、连接绝缘后

对漫漆固化后的定子

合缝线圈下线前

合缝线圈下线打槽模后

连接合缝线圈,并头绝缘后,定子完成电机装配后

注1:非整体浸溃的绕组不执行序号4。注2:整体浸渍的绕组从序号4开始执行。试验

S(P%)<10

UN≥2

2.75U%+4.5

2.5U%+2.5

2.25U%+2.0

2.0U%+2.0

2.75Uz+1.0

2.0Ug+1.0

0.80×(2.0Ug+

注3:分定子在制造厂进行装配并试验者,耐电压试验仍按表1进行。条式线圈及其组成的不分瓣定子,试验电压见表3。表3

试验阶段

成品线圈

下层线圈下线后

上层线圈下线后打完槽楔与

下层线圈同试

焊好并头,装好连线,引线包

好绝缘,定子完成

对浸漆固化后的定子

电机装配后

注1:非整体浸溃的绕组不执行序号5.注2:整体漫渍的绕组从序号5开始执行。形式

分相,

S(P%)<10

2.75Uz+4.5

2.5U%+2.5

2.5U%+2.0

2.25U%+2.0

2.0U%+1.0

试验电压

Sw(P%)≥10

2.25U%+2.0

2.5Us+0.5

2.0Un+1.0

试验电压

6.3

2.25Uz+4.0

2.0Ug+4.0

2.0Us+1.0

单位:kv

Sn(Pn)≥10

2.75Uz+4.5

2.5U%+2.5

2.25U%+2.0

2.5U%+0.5

2.75Um+1.0

2.5U%+0.5

2.0Um+1.0

0.80×(2.0U%+

试验电压

6.3

2.75U%+6.5

2.5Ug+4.5

2.25Us+4.0

2.0U%+4.0

2.75U+2.5

2.5Um+2.5

2.0Us+1.0

0.80×(2.0U%+

单位:kv

Sn(PN)≥10

2≤U%6.3

2.75U+4.5

2.5U%+2.0

2.25U%+2.0

2.5Ug+0.5

2.0Um+1.0

6.3

2.75U%+6.5

2.5U%+4.5

2.25Ug+4.0

2.0U%+4.0

2.0U%+1.0

条式线圈及其组成的分瓣定子,试验电压见表4。表4

成品线圈

试验阶段

下层线圈下线后

上层线圈下线后打完槽模与下层线圈同试焊好并头,装好连线,引线,包好绝缘对浸漆固化后的定子

合缝线圈下线前

合缝处下层线圈下线后

合缝处上层线圈下线后打完槽楔与下层线圆同试

焊好并头,装好连线引线,包好绝缘,定子完成

电机装配后

注1:

非整体溃的绕组不执行序号5。

注2:整体浸渍的绕组从序号5开始执行。试验

整台圈式线圈在安装工地下线时,试验电压见表5表5

制造厂

试验阶段

成品线圈

线圈下线前

下线打槽衡后

并头,连线绝缘后,定子

电机装配后

JB/T6204—2002

单位:kv

试验电压

S(P%)≥10

2≤U≤6.3

2.75U+4.5

2.5U%+2.5

2.5U%+2.0

2.25Uz+2.0

2.5Us+0.5

2.75U%+1.0

2.5U%+1.0

2.5U%+0.5

2.0U%+1.0

0.80×(2.0U%+1.0)

试验电压

Sn(P%))<10

2.75U%+4.5

2.75U%+1.0

2.0U%+1.0

0.80X(2.0Us+1.0)

整台条式线圈在安装工地下线时,试验电压见表6。

制造广

试验阶段

成品线圈

线圈下线前

下层线圈下线后

上层线圈下线后,打完模

与下层线圈同试

焊好并头,装好连线引线

包好绝缘,定子完成

电机装配后

S%(P%)<10

2.75Um+4.5

2.75U%+1.0

2.5U%+0.5

2.0U%+1.0

0.80X(2.0Ug+1.0)

2.75U+6.5

2.5Us+4.5

2.5U%+4.0

2.25U%+4.0

2.0U%+4.0

2.75Ug+2.5

2.5Us+2.0

2.5U%+1.0

2.0U%+1.0

0.80×(2.0U%+1.0)

单位:kv

Ss.(P%)≥10

2≤U%≤6.3

2.75U+4.5

2.75U%+1.0

2.5U%+0.5

2.0U%+1.0

0.80X(2.0Ug+1.0)

试验电压

6.3

2.75U%+6.5

2.75U%+2.5

2.5U%+2.5

2.0U%+1.0

0.80×(2.0U+1.0)

单位:kv

Ss(P%)≥10

2≤U≤6.3

2.75U%+4.5

2.75Us+1.0

2.5U%+1.0

2.5Us+0.5

2.0U%+1.0

0.80X(2.0Uz+1.0)

6.3

2.75U%+6.5

2.75U%+2.5

2.5U%+2.0

2.5U%+1.0

2.0U%+1.0

0.80×(2.0U+1.0)

JB/T6204—2002

4.7完全重绕的绕组,应与新电机一样用全值试验电压作试验。部分重绕的绕组,除成品线圈和线圈下线前阶段的试验电压按全值试验电压外,其他试验阶段的试验电压应为各相应阶段试验电压的75%。试验前应对未重绕的部分进行清洗和干燥。4.8同一台电机一般不应重复进行同一电压值的耐电压试验,但如用户对在制造厂已经进行装配并试验的电机提出要求,允许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按GB755一2000的规定应为电机装配后试验电压的80%。

4.9发电机的连接线和引出线固化后(包括电缆),在与线圈连接和焊接前,应进行1min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2.0U十1.0kV。

4.10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出线端绝缘子在电机制造厂内应单独在空气中进行工频干法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不低于电机装配后试验电压的1.5倍,历时1min。4.11对于额定电压24kV以上的电机,试验电压按专门协议。5直流耐电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5.1额定功率为10MW(或MVA、Mvar)及以上且额定电压6kV等级以上的汽轮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和水轮发电机,在制造厂内应进行3.5Uz、在安装工地应进行3.0U的1min的直流耐电压试验。注:一般在冷状态下进行。

5.2直流耐电压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一阶段要停留1min,以记录泄漏电流值及其变化。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尽可能找出原因,但不作不合格处理。a)泄漏电流随时间异常增大

在2.5U的试验电压下,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及以上,相间泄漏电流之差大于较小值的50%,b)

华人民共和

机械行业标准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JB/T6204—2002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开本890mmX1240mm-1/16·0.75印张·13千字200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111·7239

网址:http://www.cmpbook.com(010)88379779

编辑部电话: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