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4-11-29 14:08:01
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相关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密封性能检测:
此项目检测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中的密封效果。通常,通过在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监控密封泄漏量来评估其性能。
- 耐压性能检测:
测试机械密封在规定压力下的耐受能力。测试方法一般涉及对密封进行逐步加压,观察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表现。
- 耐温性能检测:
考察密封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通常在温度梯度变化中进行评估。
- 耐磨性能检测:
评估机械密封在摩擦运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通过长时间运转测试其耐磨性。
- 材料兼容性检测:
分析密封材料与介质接触时的化学兼容性,需要对密封材料的化学反应和结构变化进行测试。
对应的检测方法往往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两种:
- 实验室测试:
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标准测试设备如压力测试仪、温变测试仪等,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条件进行密封性能测试。
- 现场测试:
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测验装置,观察和记录机械密封的实际工作情况,以确保其满足应用要求。
涉及的产品主要是指需要高性能密封的各种轻型机械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应用于流体输送、加工制造、及化工设备中等。
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6619.1-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8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6619.1-1999本标准是对ZBJ22005-88《轻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技术内容没有改变。本标准规定了轻型机械密封产品质量有关技术、性能、试验、验收,标志及包装等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小型潜水电泵(功率7.5kW以下)、内燃机冷却水泵及其它类似旋转机械用的轻型机械密封。其工作参数为:密封腔压力为0~0.5MPa;密封腔温度为大于0℃至小于100℃;密封端平面平均线速度不大于10m/s;密封轴径不大于40mm;介质为清水、油类和一般弱不禁风腐蚀性液体。本标准于1988年6月首次发布。JB/T6619.1-1999轻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JB/T6619.1-1999
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21.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forlightmechanical seals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6619.1-1999
十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是对ZBJ22005—88《轻型机械密封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22005—88。本标准由机械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远大、吕康、丁世民、张雨虹。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轻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light mech anical sealsJB/T6619.1-1999
代替ZBJ22005—88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机械密封产品质量有关技术、性能、试验、验收、标志及包装等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小型潜水电泵(功率7.5kW以下)、内燃机冷却水泵及其它类似旋转机械用的轻型机械密封。其工作参数为:密封腔压力0~0.5MPa;密封腔温度大于0℃至小于100℃;密封端面平均线速度不大于10m/s;密封轴径不大于40mm;介质为水、油类及一般弱腐蚀性液体。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84—1996
JB/T 6374—1992
JB/T 6619—1993
JB/T7757.1—1995
JB/T7757.2—1995
JB/T8724—1998
JB/T 8871—1999
3技术要求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机械密封用碳化硅密封环技术条件轻型机械密封试验方法
机械密封用圆柱螺旋弹簧
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氮化硅密封环机械密封用硬质合金密封环毛坏3.1轻型机械密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主要零件的一般要求
3.2.1密封环
3.21.1密封环的密封端面平面度要求:硬质材料密封环应不大于0.0006mm,软质材料密封环不大于0.0009m。
3.21.2密封环的密封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硬质材料密封环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0.1um;软质材料密封环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0.2um3.2.1.3密封环的密封端面不得有裂纹、划痕和气孔等缺陷。3.2.1.4密封环与辅助密封接触的定位端面和密封端面的平行度按GB/T1184的7级精度。3.2.1.5静止环密封端面对与静止环辅助密封接触的外圆或内孔的垂直度、旋转环密封端面对与旋转环辅助密封接触的外圆或内孔的垂直度,均按GB/T1184的7级精度。3.2.1.6密封环与辅助密封接触的部位,其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3.2μm。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JB/T 6619.1-1999
3.2.1.7密封用氮化硅陶瓷环、氧化铝陶瓷环、碳化硅陶瓷环分别按JB/T8724、JB/T6374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密封用硬质合金密封环按B8871的规定,其它材料密封环按有关标准规定。3.22弹簧的尺寸、精度和工作负荷按JB/T7757.1的规定。工作变形量不大于极限变形量的60%。弹簧表面不允许有锈斑。有镀层的弹簧不允许镀层脱落。3.2.3橡胶件胶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外观精度应符合B/T7757.2的规定。3.2.4冲压件不允许有毛刺、皱折和锈斑等,密封部位不得有纵向条纹。有镀层的冲压件不允许有镀层脱落。
3.3性能要求
3.3.1在选型合理、安装使用正确的情况下,轻型机械密封的工作寿命不低于4000h。3.3.2轻型机械密封的泄漏量
小型潜水电泵用机械密封不大于0.1mL/h,内燃机冷却水泵及其它类似旋转机械用机械密封不大于2mL/h。
3.3.3轻型机械密封磨损量
应能满足其工作寿命要求,以清水介质进行试验,运转100h软质材料的密封环磨损量不大于0.02mm。
4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4.1轻型机械密封新产品必须按JB/T6619进行型式试验。4.2轻型机械密封产品出厂前,应将每套密封在最高工作压力下做气密性试验,持续1min不得有可见气泡。对同一规格的每批产品至少抽取一套进行运转试验,试验要求按JB/T6619的规定。5安装与使用要求
5.1安装轻型机械密封的轴(或轴套)按下列要求。5.1.1安装轻型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4mm。5.1.2安装辅助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6um。轴(或轴套)外径尺寸公差为h6。安装旋转环辅助密封的轴(或轴套)的端部按图1倒角。5.2安装密封环的座孔端部按图2倒角,与其辅助密封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按图2要求,圆滑过渡
网滑过渡
JB/T6619.1-1999
5.3小型潜水电泵、内燃机冷却水泵及其它类似旋转机械,在工作时转子轴向窜量不超过0mm。5.4轻型机械密封在安装时,必须将密封本身、轴(或轴套)、密封腔体及其它零件清洗千净,防止任何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5.5轻型机械密封在安装时,应按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样本,保证机械密封的安装尺寸。6标志与包装
6.1产品的包装应能防止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损伤和零件的遗失。6.2产品上应打上制造厂的标志。6.3产品出厂时,包装盒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产品型号、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的签章及日期。6.4若干套密封装一盒,盒外除按标明识别标志外,还应标明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制造厂名称和包装日期等。
6.5包装箱内应有产品样本或产品说明书、装箱清单等技术文件,箱外应注明“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
机械行业标准
轻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JB/T6619.1-1999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字数8,000
1/16印张1/2
开本880×1230
1999年9月第一版1999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定价5.00元
编号99-936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accn666116199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619.1-1999 轻型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