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1-29 17:52:0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相关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以下信息提供了一般性的依据。

检测项目

  • 外观检测
  • 尺寸和形状检测
  • 材料质量检测
  • 性能测试,包括传动效率和噪声水平
  • 负载能力测试
  • 运行稳定性检测

检测方法

  •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用于尺寸和形状检测
  • 外观检查通常通过目测进行
  • 材料质量检测可能需要使用光谱分析或硬度测试
  • 性能和负载测试通常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
  • 噪声测试可以通过声级计测量
  • 运行稳定性检测可通过观察及性能曲线分析

涉及产品

  •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
  • 涵盖各种规格和型号适用于不同工业应用的变速器产品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能因产品设计、应用环境和制造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该标准的具体文档以获取详细信息。

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

标准号:JB/T 6951-1993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3-07-13

实施日期:1994-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型式、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JB/T6951-1993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JB/T6951-1993

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951-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

1993-07-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 6951—93

本标准规定了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型式、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存。

本标准适用于0.75~5.5kW,由三组并列布置,其原动件相位差为120°的连杆往复摆动机构与单向超趋离合器组成的机械无级变速器(以下简称变速器)。本标准不适用于箱体上附加了其他传动装置的变速器。变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十40℃。环境温度低于0℃时,启动前润滑油要预热。2引用标准

GB640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方法GB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GB/T13306标牌

GB/T 13384

ZBY110

ZBY111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扭矩转速测盘仪

扭矩转速传感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3.1型号编写方法

变速器的型号包括:产品代号、电动机功率、输出轴旋转方向代号、装配型式代号。3.1.1.产品代号

变速器代号用组合字母\U34表示。3.1.2装配型式代号

变速器的装配型式分为八种(见图1)。其代号分别用罗马数字机械工业部1993-07-13批准

亚表示,

1994-07-01实施

JB/T695193

3.1.3输出轴旋转方向代号

变速器输出轴旋转方间以面对输出端端面确定,其代号分别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S\为顺时针方向旋转,“N”为逆时针方向旋转。3.2标记示例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配用电动机功率为1.5kW,输出轴顺时针方向旋转,装配型式为I型,其标记为:

3.3基本参数

3.3.1主要性能参数

JB/T6951

装配型式代号

掐出轴旋转方向代号

电动机功率

-产品代号

变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输入功率

3.3.2外形及安装尺寸参数

输入转速

主要性能参数

最大输出转矩

最大输出功率

变速器1~N型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参数,应符合图2和表2的规定。变速器V~型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参数,应符合图3和表3的规定。2

输出转速范图

JB/T6951-93

s't-en

IB/T6951

S't-En

sio-en

4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JB/T6951-93

变速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1.1

4.1.2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材质、望度、工作面粗度、尺寸精度应达到有关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要求。4.2整机性能要求

变速器的调速机构动作应灵敏,在输出转速范围内运行时应稳定。变速器空载运转时,输出转速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变速器空载运转时,调节至量高转速,2min内启动5次,不得出现任何故障。变速器运转时不得有异常声响,其空款运转操声不得超过表4中规定的数值,表4噪声

噪声声功率级

变速器运转时,油池温升不得大于表5中规定的数值,其油池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5℃。表5油池温升

空载运转温升

负较运转升

变速器负载运转时,其滑差率不得超过表6中规定的数值。表6清差率

名义输出转魂t/min

滑些率

变速器传动效率不得低于表7中规定的数值。表7效率

名义输出转速r/min

变速器消洁度不得大于表8中规定的数值。表8清洁度

杂质含量

变速器轴伸中部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表9中规定的数值。表9轴伸径向圆跳动

轴伸直径

径向医跳动

>18~30

>30~50

JB/T 695193

4.2.10变速器轴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不低于9级。4. 2. 11

变速器的各配合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4.3外观质量要求

4.3.1变速器的非加工外表面不应有凸瘤、凹陷和气孔等缺陷。4. 3.2

变速器外表面涂漆应光亮、平整、牢固,且色彩一致,不得有漏漆、气泡、脱皮等缺陷。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变速器试验应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5.1.2变速器试验时,室内的环境温度应在5~40C范围内,变速器周围空气应自由流通,不允许采取强迫流通的方式。

5.2试验装置和测试仅器

5.2.1试验装置由原动机(交流电动机)、被测变速器、传感器、加载器、联轴器和试验平台组成,见图4。

图4试验装置示意图

1-试验平台12-原动机:3、5-转矩转速传感器,4—放剂变速器,6一加象器,7、8、9、10—联缺器5. 2. 2

所有测试仪器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其精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测试仪器及精度

测试仪器

转矩转速测量仪

转矩转速传感器

温度计

分析天平

噪声测量仅

感量(1/10000)g

± 1 dB(A)

5.2.3试验装置安装后的同轴度要求,应符合ZBY111规定的精度要求。5.3试验方法和程序

5.3.1试验准备工作

被避变速器及试验设备与传感器等按规定安装后,将测量仪器安置在便于观测的位置上,并予接线,自校,测试前调零。

变速器在输出转速为20.J00.150r/min时,分别空载运转20min.其计连续运转1h后,进行以下6

试验。

5.3.2空载运转试验

JB/T 695193

5.3.2.1变速器空载运转时,转动调速手轮.测试输出转速范围。在名义输出转连分别为20,100.150r/min时,各测取10组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数据,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5.3.2.2变速器输出转速在100r/min时,按照GB6404进行噪声测试。5.3.3负截运转试验

名义输出转速在20~100r/min时,按表1选取最大输出转矩作为额定负载值:名义输出转速大于100r/min时,其输出转矩T:由式(1)计算。7, = 9549

式中:T,

输出转矩,N·m:

最大掩出功率,kW,其值按表1查取;输出转速,r/min。

5.3.3.1负载运转试验按其输出轴额定负载的25%,50%,75%和100%四个阶段逐级加载.其中前三个阶段在输出转速100r/min以下运转,每个阶段的运转时间不少于15min,在100%额定负载阶段,运转时间以演滑油温度稳定为准,5.3.3.2在100%额定负载阶段.在名义输出转速分别为20,100,150r/min时,各测取10组输入转速、转矩和输出转速、转矩数据。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见附录A。5.3.3.3变速器滑差率按式(2)计算。=

式中:一变速器滑差率,%

\z一同一调速位置负载时的平均输出转速,t/min:2———变速器无滑差时的输出转速,r/min;neai nin

元-同一调速位置负载时的平均输入转速.1/min;——向一调速位置空载时的平均输出转速,r/min:\..—同一调速位置空载时的平均输入转速,r/min,5.3.3.4变速器效率测试按式(3)计算。式中:-变速器效率,%:

同一调速位瓦输入转矩的各次测量值,N·m同一调速位置输出转矩的各次测量值,N·m同一调速位置输入转速的各次测量值,r/min:同一调速位置输出转速的各次测量值,/min;N-—同调速位置转矩、转速的有效测量次数。5.3.4温升试验

变速器温升试验分为空载运转温升试验和负载运转温升试验。5.3.4.1空载运转油池温度测定

变速器输出轴在最高转速下,空载运转30min后,用温度计每隔15min测量一次油池温度,至温度稳定为止,

JB/T6951—93

温度稳定是指变速器运转时,其润滑油的温度在30min内变化不大于1℃。5.3.4.2负载运转油池温度测定

变速器名义输出转速在100r/min时,额定负载下运转30min后.用温度计每隔15min测基~次油池温度,至溢度稳定为止。

5.3.4.3环境温度的测定

a。在距被测变速器表面1.5m远处放置膨账球式温度计,温度计膨胀球距地面的高度与变速器轴心线等高:

b。温度计的放置应不受外来辐射热与气流的影响;e。环境温度数值的读取应与变速器油池温度数值的读取同时进行。5.3.4.4变速器的温升按式(4)计算,-tt

式中:t-空载或额定负较时的温升,C:t-

一空载或额定负载时的油温,C:t。———空载或额定负载时的环境温度,C。5.3.5过载试验

5.3.5.1负载试验后,变速器在名义输出转速为100r/min时,按额定负载的110%和120%依次进行过载试验。每个加载阶段的试验时间均不少于2min。5.3.5.2过载试验在润滑油温度稳定状态下进行。5.3.5.3过载试验后,变速器不得有任何异常现象,5.3.6漏油检查

变速器在负载运行时,用目测法观察,在固定联接部位每120min多于一滴,活动联接部位每60min多于一滴,即为漏油。

5.3.7变速器清洁度测定按GB11368执行。6检验规则

6.1产品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使用说明书。6.2变速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6.3出厂检验

6.3.1变速器调速机构的性能应符合第4.2.1条的规定,6.3.2变速器输出转速范围应符合第4.2.2条的规定。空载运转启动性能应符合第4.2.3条的规定。6.3.3

空载运转油池温升试验应符合第4.2.5条的规定。6.3.4

变速器轴伸最外端的径向圆跳动应符合第4.2.9条的规定。6.3.6变速器轴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应符合第42.10条的规定。6.3.7

变速器密封性检查应符合第4.2.11条的规定。变速器外观质量应符合第4.3条的规定。6.4型式检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经鉴定定型后首次生产的产品或转厂生产的老产品:当正常生产的产品在设计、工艺或材料等方面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正常生产的产品.定期进行次检验;不经常生产的产品再次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951-1993 三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