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1-30 09:27:0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是一份关于单轴纵切自动车床的行业标准。以下是该标准提到的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 加工精度:评估车床加工工件的精度,包括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
  • 车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车床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 振动和噪声水平:测量车床在运行中的振动和噪声情况。
  • 安全性能:评估车床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
  • 电气系统的完整性和性能:测试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检测方法:

  •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度检测,如千分尺、表面粗糙度仪等。
  • 通过长时间运行考察车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使用振动分析仪和声级计进行振动和噪声的测量。
  • 通过目视检查和功能测试来评估安全性能。
  • 电气系统的检测通过使用万用表、绝缘电阻计等进行。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单轴纵切自动车床,这些车床广泛用于制造业,尤其是金属加工行业,用于进行小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是为了确保设备符合一定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能标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和维护的需求。

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1464.2-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10-08

实施日期:2000-03-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1464.2-1999JB/T1464.2-1999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1464.2-1999

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25.0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技术条件

1999-10-0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3-01实施

JB/T1464.2-1999

本标准是根据单轴纵切自动车床的结构特点,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GB9061—1988《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BT9872一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和JB/T9874一1999《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具体化和补充本标准是JB/T1464《单轴纵切自动车床》的一部分,本系列标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JB/T1464—1994单轴纵切自动车床精度JB/T1464.1—1999

9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参数:

JB/T1464.2—1999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技术条件。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成都仪表机床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江机床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文明、王贵康、郭悦长、王辉。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单轴纵切自动车床制造和验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最大棒料直径至32mm的单轴纵切自动车床。引用标准

JB/T 1464.2-1999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226.1—1996

GB/T 9061—1988

GB/T9239—1988

GB 15760—1995

GB/T 16769—1997

JB/T1464—1994

JB/T 9872—1999

JB/T 9874—1999

JB/T 9877—1999

3一般要求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金属切削机床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精度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清洁度的测定

按本标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GB/T9061、JB/T9872和JB/T9874等标准中未经本标准具体化的其余有关的验收项目进行检验。4附件和工具

4.1应随机供应下列附件和工具:a)弹簧夹头,最大规格一件;

b)中心架夹套,最大规格一件;c)凸轮曲线样板,一套:

d)调整用工具,一套;

e)垫铁,一套。

4.2可按协议供应下列特殊附件:a)单轴钻孔附属装置;

b)单轴铰螺纹附属装置;

c)三轴钻孔铰螺纹附属装置;

d)其它附属装置。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10-08批准2000-03-01实施

5安全、卫生

5.1一般要求

JB/T1464.2—1999

a)应通过设计尽可能排除或减小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b)对不能排除的危险,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设置安全防护装置:c)对于某些不便于防护的危险,应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必要时还应在危险部位附近设置警告标志。

5.2机床安全防护装置性能应可靠,固定应牢固,且不应过多地限制机床的操作、调整和维护。5.3机床上有可能松脱的零件、部件应设有防松装置。旋转中心架附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5.4刀具进给系统或分配轴传动的停止不应迟于主运动的停止,应具备“先停”保护装置。5.5横轴手柄的旋转方向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在适当位置标出旋转方向的箭头。5.6机床上应设置超负荷的保险装置,该装置应安全、可靠,在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保险装置的调整极限数值。

5.7应设置当主传动平带突然发生断裂时,使机床停车的保险装置。5.8送料装置应稳定、牢固、安全、可靠。料管的长槽宽度应小于加工棒料直径,不应出现卡料等现象。

最大棒料直径大于和等于16mm的机床,其送料装置应采取防振消声措施。5.9按GB/T16769规定检验机床噪声,机床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3dB(A)。机床噪声测量应在低中、高三级速度的空运转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应装上空运转试验用全套凸轮(可用精切削用凸轮代)、带轮及交换齿轮。由凸轮控制的各机构作切削时的动作,但不进行切削。在高速运转时应在带棒料的条件下测量噪声。棒料应为经校直、无弯曲的高精度磨光易切钢棒料,其长度不小于2m,棒料直径按式(1)计算:d_1000

n nmax

式中:d一—棒料直径,mm;

u机床计算用最高切削速度,m/min(推荐取100m/min);nmax——机床的最高主轴转速,r/min。(1)

5.10转动分配轴的手柄推进、拉出应灵活,定位可靠。旋转时的操纵力不应超过60N,其中弹簧夹头的夹紧和松开时的操纵力按设计规定。5.11机床绝缘电阻检验、耐压试验等以及机床电气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6加工和装配质量

6.1床身、主轴箱、立刀架和天平刀架为重要铸件,应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6.2床身导轨副为重要导轨副,应采取耐磨铸铁、镶钢导轨、贴塑导轨、滚动导轨以及感应萍火等耐磨措施。

6.3主轴、分配轴、装弹簧夹头的推套、装中心架夹套的锥套及重要齿轮等易磨损的主要零件应采取与其寿命相适应的耐磨措施。

6.4下列结合面应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a)立刀架体与床身结合面;

b)床身与底座结合面:

c)附件座与底座结合面。

JB/T 1464.2—1999

6.5下列导轨副应按“静压、滑(滚)动导轨”的要求考核:a)主轴箱与床身导轨副;

b)各刀架的导轨副;

c)天平刀架体与立刀架体的滑动面。6.6天平刀架两小刀座的的表面,应按“移置导轨”的要求考核。6.7各刀架径向、轴向调整装置移动应灵活,不应有阻滞现象,各调整旋钮反向空程量应不超过1/10r。具有微调机构的刀架,其旋钮反向空程量应符合设计规定6.8

高速旋转的主轴组件,装配后应进行平衡试验和校正,平衡品质等级应符合GB下9239中的允许不平衡度(即偏心距)按式(2)计算:eper=6.3

允许剩余不平衡量(即重径积)按式(3)计算:μ=meper

式中:eper

允许不平衡度,μm:

允许剩余不平衡量,g:mm;

转动体质量,kg:

转动体转速,rmin。

6×10*

6×104

最高旋转的转速7max大于或等于8000r/min时,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和校正;nmxc小于8000r/min时,允许用静平衡试验和校正。

6.9按JB/T9877的规定检验清洁度,其中主轴箱等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检验,其杂质、污物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抽查,成批生产时,按5%抽查,但不少于一台)。表1

检验部位

主轴箱

分配轴

变速箱

最大棒料直径

6.10下列重要定位销应做涂色法检验,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60%:a)立刀架与床身的定位销:

b)床身与底座的定位销;

c)附件座与底座的定位销;

d)支承分配轴的后支架的定位销。7机床空运转试验

7.1温升试验

JB/T1464.2—1999

按GB/T9061的要求运转机床,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在靠近轴承处检验主轴轴承的温度和温升,其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表2

轴承型式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7.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检验(抽查)温度

各级主轴转速及分配轴转速的实际偏差范围为公称值的-10%~+10%,7.3空运转功率试验(抽查)

整机传动系统空运转功率不应超过主电动机功率的60%7.4动作试验

7.4.1用中速对主轴进行启动、停止、制动试验各10次,动作应灵活、可靠℃

7.4.2用中等进给速度分别对各运动部件连续进行启动、停止试验各10次,动作应灵活、可靠。3主轴箱移动时,应平稳、轻便,无阻滞及爬行现象。启动力应达到设计规定。7. 4. 3

进给运动有快速移动的,应做快速移动试验,移动应灵活、可靠。连续进行无料停车试验10次,动作应可靠。连续进行主轴弹簧夹头的夹紧、松开试验10次,动作应可靠。7.4.6

5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

在主要功能下进行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不少于4h。机床在中等转速条件下空运转。运转时应装上空运转试验用全套凸轮(可用精切削用凸轮代)、带轮和齿轮当试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或故障,在查明原因并调整或排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8机床负荷试验(抽查)

8.1本系列机床应用车削外圆的方式进行最大切深试验。试验应满足下列条件:

a)试件材料:45钢;

b)试件棒料尺寸:最大棒料直径;c)切削长度:不小于1/3最大车削长度:d)切削件数:3件。

切削用量及刀具的材料和几何参数由制造厂规定。在进行最大切深试验时,机床工作应正常,各运动机构应灵活、可靠。8.2

机床精度检验

精度检验按JB/T1464。

JB/T1464.2—1999

JB/T1464一1994中G5主轴箱移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G12中心架导孔轴线对主轴回转9.2

轴线的重合度、G13主轴箱移动对中心架导孔轴线的平行度三项应在机床达到中速稳定温度时检验。工作精度检验的试验规范按设计规定9.3

9.4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的Φ,(在H范围内)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R,最大允许值为1.6μm。9.5各刀架径向、轴向调整装置的进给精度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1。检验时取每次1格刻度值和每次5格刻度值分别连进和连退各五次,按式(4)计算进给精度。误差以20次中的最大计算值计。

式中:a一每次进给刻度值,mm;每次进给实际移动量,mm。

检验项目

径向进给精度

轴向进给精度

天平刀架

当改变进退方向时,应消除螺母与丝杆间隙。具有微调机构的刀架,其进给精度按设计规定。1)允许在部装时进行检验。

立刀架

机械行业标准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技术条件

JB/T1464.2-1999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字数12,000

1/16印张12

开本880×1230

2000年2月第一版

2000年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10.00元

编号99-1354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JB.ac.cn666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464.2-1999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