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1-30 10:43:13
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具体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使用游标卡尺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 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进行外观检查以识别缺陷。
- 使用硬度计、拉力机等设备进行材料性能检测。
- 耐腐蚀性可以通过盐雾试验等方法检测。
- 导电性测试一般通过电阻测量仪或多用电表进行。
涉及产品:
- 各类电线电缆中使用的管状端头。
- 用于电气连接和接地的五金件。
- 通信设备和工业设备中的连接件。
这些检测方法和项目确保了TG1型管状端头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其在各类电气和工业应用中的安全使用。
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TG1型管状端头
标准号:JB/T 6330-199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2-06-26
实施日期:1993-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TG1型管状端头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0.5~6mm.多股回铜纹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在纹线端剥去绝缘层后与铜导体部分压接的管状端头。JB/T6330-1992TG1型管状端头JB/T6330-1992
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TG1型管状端头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困
JB/T6330—1992
本标准规定了TG1型管状端头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0.5~6mm*多股圆铜绞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在绞线端剥去绝缘层后与铜导体部分压接的管状端头。
2引用标准
GB2828
GB2829
遥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ZBK62002电气设备通用辅件产品型号编制办法JB2836
JB3975
3产品分类
3.1型号
电工产品的电镀层和化学覆盖层圆铜导线用接线座基本标准
管状端头型号的编制须符合ZBK62002的规定。3.2规格和尺寸
规格和尺寸见图1和表1。
技术要求
TG1—0.75/6
TG1-1/6
TG1-1/10
TG1-1.5/7
TG1-1.5/10
TG1-2.5/7
TG1-2.5/12
TG1-4/9
TG1-4/12
TG1-6/10
TG1-6/12
TG1-6/15
连接导
线鞭面
JB/T6330—1992
管状端头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制造。4.1一般要求
4.1.1管状端头表面粗糙度、镀层外观质量应符合图样及设计文件的要求。端头表面不得有毛刺、镀层脱落、腐蚀痕迹等缺陷。
4.1.2管状端头尺寸必须符合本标准和图样的规定。4.2性能要求
管状端头一般压接一根导线,但也允许同时压接两根截面相同的多股圆铜绞线。4.2.1耐拉力
按5.3.1条进行拉力试验。在试验期间,管状端头不得从导线上拉脱,导线不得在管状端头压接处拉断。试验后,管状端头或导线允许有所受损,但不得影响正常使用。4.2.2温升
按5.3.2条进行管状端头温升试验。温升试验电流按表3的规定,温升值不得超过45K。4.2.3电压降
按5.3.3条进行电压降测量。温升试验前的电压降不超过3.2mV,温升试验后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试验前测量值的1.5倍。
试验方法
5.1试验准备
5.1.1根据管状端头的规格选取相应的多股圆钢绞线,当管状端头内压接两根截面相同的绞线时,其配两根导线板面
配合的管状端头型号
JB/T6330—1992
5.1.2将1m长的导线剥去长度为管状端头长度3倍的绝缘层,套上管状端头置于专用压接钳相应的钳口中进行压接。
5.1.3压接过程中,钳子处于自锁状态,压接不到位,钳口不能打开。压接好的管状端头表面不应出现裂纹。
温升试验用的1m长导线6根,其中4根两端均须压接管状端头,2根仅一端压接管状端头。5.1.4
5.1.5拉力试验用的1m长导线一端压接管状端头:另一端须采用携锡或其它方法使多股绞线成为一体。以使每股导线受力均匀。
5.2尺寸和外观检查
5.2.1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查,外观用目视法检查(应符合4.1.1和4.1.2条规定)。5.2.2被覆层厚度按JB2836所规定的方法检查(应符合图样要求)。5.3性能试验
5.3.1拉力试验
5.3.1.1将压好管状端头的导线置于图2的试验装置上。试验装置固定管状端头板的开孔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
管状端头固定板
托盐可升降
型号规格
TG1-0.5/6
TG10.75/6
TGI-1/
TG1-4/口
TG1-6/口
JB/T6330-1992
拉力试验
装置尺寸
沿着导线的轴线方向按照表3规定的拉力值进行拉力试验1min。5.3.1.2
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均应符合4.2.1条规定。5.3.2温升试验
向拉力
5.3.2.1温升试验仅对TG1—1.5、TG1一2.5、TG1—4、TG1一6四种管状端头进行,温升试验
温升试验按图3规定连接,并按表4规定的扭力矩将管状端头与基型接线座的筒式端子紧固。5.3.2.2
按照JB3975中8.3.4.3~8.3.4.7条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4.2.2条规定)。压降测点
温度测量点
压降测量点
温度测量和电压降测量
接线端子
管状端头
5.3.3电压降测量
螺纹的直径
JB/T6330—1992
扭力矩
电压降的测量如图3,测景点必须在导线上,不得与管状端头相碰。5.3.3.1
5.3.3.2按服JB3975中的8.3.3条规定进行测量(应符合4.2.3条规定)。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定期检验。6.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须经检查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6.2.1按GB2828中的规定,采用一次或二次抽样方案,每种规格产品检验的分组、项目和顺序等内容应符合表5的规定。
检验项目名称
外观检查
尺寸检查
被覆层厚度检查
不合格
6.2.2当产品被判为不合格时,允许进行筛选,然后再按加严抽样方案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查,如仍不合格,则判为出厂检验不合格。6.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的目的是验证管状端头的设计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型式检验:刚完成的试制样品;
因改变工艺、材料或结构而影响设计性能或产品质量时;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3.1
型式检验规则
全部试样的顺序检验都合格,才能认为型式检验合格。只有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进行产品鉴定。6.3.2型式检验项目
检验分组进行,每组都用新的试样,型式检验分组、项目、顺序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6规定。6.4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是核实定
6.4.1定期检验规则
JB/T6330—1992
用作定期检验的产品,必须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成批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定期检验按GB2829的规定,采用一次抽样方案。
定期检验时,若有一个检验组不合格,测判为定期检验不合格。表6
检验组别
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
尺寸检查
被覆层厚度检查
拉力试验
温升试验(试验前、
后测电压降)
试验方
法章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管状端头试样的长度采用最短的一种,也可用其它长度的.如TG1一2.5/7可用TG1-2.5/12代替TG1一1.5/7~TG16/10四种管状端头拉力试验件数各6件:3件为压接一根导线的,3件为压接二根导线的。
TG1一1.5/7~TG1一6/10四种管状端头,温升试验试样件数各为20件:10件为压接一根导线的,10件为?
压接二根导线的。
6.4.2定期检验项目
检验分组进行,每组都用新的试样。定期检验分组、项目、顺序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7规定。表7
检验项目
检验组别
拉力试验
温升试验(试验
前、后测电压
试验方
法章条
不合格类
判删水平
样本大小
注:样本大小中拉力和盘升试验TG1一1.5、TG1一2.5和TG1一5各为20件:10件为压接一根导线的,10件为压接二根导线的。
包装、运输、贮存
7.1包装
产品的包装必须能防止运输时受损坏,并且能防雨或防潮。包装箱内一般应有装箱单、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包装标志应清楚、整齐,并保证不因运输或贮存较久而模棚不清。其标志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型号及数量:
箱体尺寸(长×宽×商);
净重与毛重;
到站(港)及收货单位;
发站(港)及发货单位
7.2运输、贮存
运输、存的环境条件:
JB/T6330-1992
低温下限为一40℃,高温上限为+55℃,自由跌落高度不超过250mm,其余均应符合JB3975中第10.2条的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成都市低压电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秀云刘林。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330-1992 TG1型管状端头》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