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0次  |  2024-12-02 20:23:2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中,虽然我无法提供整篇标准的详细内容,但我可以概述一般情况下可能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静平衡测试:检查联轴器是否在静止状态下达到平衡。
  • 动平衡测试:检测联轴器在运转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 轴向振动检测:确保在旋转过程中不存在过大的轴向振动。
  • 径向振动检测:监测和评估联轴器在径向方向的振动情况。
  • 材料缺陷检测: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检查是否有材料缺陷。

检测方法:

  • 静平衡检测:通常使用平衡架进行,测量联轴器的重心位置并进行调整。
  • 动平衡检测:使用动平衡机,模拟实际运转条件来检测和纠正不平衡。
  • 振动检测:运用振动分析仪,记录和分析振动模式和幅度。
  • 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以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涉及产品:

  • 各种类型的挠性联轴器,包含但不限于弹性联轴器、齿式联轴器、膜片联轴器等。
  • 其他类似需要平衡的传动件。

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能会因产品的类型、用途和制造商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建议查阅标准的完整文本以获得准确的检测要求和方法。

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

标准号:JB/T 8557-1997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7-04-15

实施日期:1998-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的简介

JB/T8557-1997JB/T8557-1997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JB/T8557-1997

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的部分内容

JB/T8557—1997

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GMA515.02《挠性联轴器的平衡分类》,根据我国有关标准将其中术语、计量单位进行了转化。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白1998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同济大学、中船总公司七院703所、贵州冶金传动机械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明衡、连香娇、陈祝林、王昭甫、程国刚。13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

JB/T8557 -1997

本标准规定了挠性联轴器的平衡分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挠性联轴器及其零件。2术语

2.1平衡

平衡系指检查转子质量分布的一种方法。必要时应对其质量分布状态进行调整,以限制轴承轴颈的振动,或限制对轴承的作用力。2.2不平衡状况的类型

2.2.1单面(力或静态)不平衡状态如果物体的重心不在旋转轴线上,就会出现单面不平衡状态(见图1)。这时不论物体与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如何,都不会处于静态平衡状态。2.2.1.1把不平衡物体的轴颈置于平行的两个水平棒或导轨上,即可观察到在单面内要校正的角度位置及校正量。物体重侧总是立即转到轴线以下位置,其校正方法为在物体重侧与旋转中心的对称点的半径位置加上配重,在静平衡机上无需转动转子即可以实现单面内的平衡,离心平衡机也经常用来实现单平面内的平衡。

2.2.2双面(力矩、力偶或动态)不平衡状态如图2所示,当两个平面中存在的不平衡有相位差时,就会出现这种不平衡状态。相位不一定是180°,原来与旋转轴线在同--个位置的惯性主轴线离开了旋转轴线而产生偏移,--般情况下,两轴线相互之间出现了歪斜,当带有不平衡力矩的旋转圆柱体如联轴器不受轴承限制时,就会绕惯性主轴线旋转,而该惯性主轴线与其几何纵轴线一致,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矩(指相位差为180°的相对不平衡力有时被称为力偶不平衡。图2为双面不平衡状态的特例,由于重心在旋转轴线上,图示零件处于单面平衡状态。

图1单平面内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7-04-15批准136

1-旋转轴线;2.惯性生轴线

图2双平面不平衡状态

1998-01-01实施

2.3平衡的术语

2.3.1刚性转了

JB/T 8557 - 1997

转子能够在任意选择的两平面中得到平衡校正,以任意转速,在靠近支承装置支点的工作条件下运转,其不平衡量不会显著地超过平衡公差值(以轴线为基准),则该转子为刚性转子。应注意,挠性联轴器通常由若干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的对中表面因直径有误差而产生间和偏心。2.3.2旋转轴线(自转轴线)

旋转轴线为物体绕其旋转的宵线,该直线由轴颈、配合面或其他定位面确定。2.3.3惯性主轴线的偏移

惯性主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偏移,两条轴线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半行,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平行,所以在两个常用的平衡面内偏移量往往不等。2.3.4不平衡量

不平衡量是指转子潜在不平衡(对·个平面而言)的数量尺度,不涉及其角度位置。2.3.5潜在不平衡量

潜在不平衡量是指经过平衡(经校正),拆卸并重新装配后可能存在于联轴器组装件中的最大不平衡量。

2.3.6平衡级别

表2中规定了不平衡量的最大值,低丁表2中的值,为允许的联轴器不平衡状态2.3.7心轴

装有联轴器零件或部件,用于平衡的轴。2.3.8轴套

用于将联轴器零件或组合件安装到心轴上的联接零件或装置。2.3.9心轴组合件

装有…·个或数个轴套的心轴。2.3.10安装面

心轴、轴套、心轴组合件的表面,此表面上安装有平衡工具、联轴器的…个零件或组合件。2.3.11基准面

联轴器的一个零件或联轴器组合件上的支承表面,在此面上安装另外一个联轴器的零件。表1中给出了-些示例。

联轴器基准面典型示例

3责任

半联轴器

齿式半联轴器

联轴器零件

带法兰盘的内齿圈

带法兰盘的中间轴

带法兰盘一端是轴伸的中间轴

两端带齿的中间隔套

带法兰盘的中间隔套

板形中间隔套

常用基准面

轴孔、止口直径、螺栓分布圆直径轴孔、轮毂、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端环直径、止口直径、螺检分布圆直径止口直径或螺栓分布圆直径

轴伸直径、止口直径、螺栓分布直径齿颅圆直径

:口直径或螺栓分布圆直径

:口直径或螺栓分布圆直径

联轴器制造!的责任,限于该制造厂作为销售合同的一部分所作出的各项保证。137

JB/T 8557—1997

4经校正后(平衡后)仍存在的潜在不平衡因素对于经过校正的联轴器组合件潜在不平衡因素,分别在以下各条中说明。第6章给出了AGMA的标准方法,用以计算上述因素对联轴器不平衡度的总的影响,附录A(标准的附录)为计算实例。a)平衡校正公差;

b)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c)平衡用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量;d)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e)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f)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g)附件的不平衡量;

h)其他因素。

4.1平衡校正公差

平衡校正公差是无须作进步校正的最大不平衡量。4.2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平衡试验机的误差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a)除驱动机外,所有机器设备的灵敏度;b)仅考虑驱动机的误差。

4.3平衡用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

平衡用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是由于心轴组合件上的所有零件在一起引起的综合不平衡,这些零件包括心轴、衬套、半联轴器、夹紧装暨、键、紧定螺钉、螺母和螺栓等。4.4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

该偏心量是指安装有联轴器组合件或零件的心轴组合件表面相对于平衡操作的旋转轴线的偏心量。

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该偏心量指在平衡操作之后再进行装配或重新装配时,任意个对中面的偏心量,该偏心量允许另一个联轴器的零件或组合件重心的轴线发生相应的径向位移,该偏心量由以下因素引起:a)由于零件本身的同轴度,

b)由于平衡后更换对中面而引起4.6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指平衡操作后重新安装时,允许联轴器零件或组合件的重心轴线有相应的径向位移,把联轴器视为一个组合件进行平衡,则潜在径向位移与整个径向间隙相等。当把联轴器作为单个零件进行平衡时,则潜在径向位移等于径向间隙的一半。4.7附件的不平衡

附件的不平衡指由联轴器所有附件引起的不平衡,这些附件包括螺栓、弹簧、垫圈、螺母、油塞、密封圈、垫片、键、弹性挡环、定位板、止推板、锁紧螺母等。4.8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任何影响联轴器不平衡的因素,都必须考虑。5未校正的联轴器潜在不平衡因素影响联轴器潜在不平衡因素在以下各条中说明,第6章中给出了AGMA标准方法,用以计算这些因素对联轴器的不平衡总的影响,附录A为计算实例。a)未校正的联轴器固有不平衡;138

b)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c)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d)附件的不平衡;

e)其他因素,

5.1未校正的联轴器固有不平衡

JB/T 8557 --1997

如果联轴器整体或其零件处于不平衡状态,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种作为基础,判断出由于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固有不平衡:

a)对根据同样的设计规范制造的联轴器所累积的平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b)根据设计规范,从理论上计算可能产生的最大不平衡。5.2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指允许另一一个联轴器组合件或零件的重心轴线发生相对径向位移的任一-对中面的偏心量。5.3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该间隙允许联轴器零件或组合件的重心轴线有相应的径向位移。5.4附件的不平衡

指由联轴器所有附件引起的不平衡,这些附件包括螺栓、锁紧垫圈、螺母、油塞、密封圈、垫圈、键、弹性挡环、定位板、止推板和锁紧螺母等。5.5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对所有影响联轴器不平衡的因素,都必须考虑。6联轴器平衡等级

6.1任意一个联轴器组合件的平衡等级是根据联轴器的惯性主轴线与旋转轴线之间重心位置偏心量的最大可能值的平方和的方根值而决定的。本标准所规定的不平衡量以微米(μm)表示。6.2对联轴器组合件的潜在不平衡因素已分别在第4章、第5章中作了介绍,确定各种类型的联轴器组合件的平衡等级和计算平衡的各个步骤示例详见附录A6.3联轴器平衡的标准分级见表2,在平衡面位置上惯性主轴线对旋转轴线所产生的偏移以最大均方根微米(μm)表示,其数值是按附录A中的AGMA方法计算的。表2联轴器平衡标准等级

联轴器平衡等级

惯性主轴线在平衡面上的最大偏移(均方根微米)μm

7联轴器平衡等级选择方法

7.1联轴器选用者应选择适当的联轴器平衡等级。联轴器平衡等级

惯性主轴绒在平衡面上的最大偏移(均方根微米)μm

7.2联轴器的不平衡量的大小能否满足任种旋转系统的需要,则取决于每种特殊的被连接的机器的性能,最好由生产被连接机器的制造厂来确定,7.2.1建议各机器制造厂在提供其设备的同时,也拟订好适当的挠性联轴器平衡等级。7.3若不能从机器制造厂得到适当的联轴器平衡等级,表3可作为一般选用者的参考指南。139

选择区

(根据图3)

JB/T 8557

表3联轴器平衡的典型数值

对联轴器不平衡状态的系统灵敏度低

7.3.1表3中所列推荐值仅为典型的选择实例,不适用于特殊系统或专用机器,对于某些系统若使用低于表3所推荐的联轴器平衡等级值,其效果可能更好一些,相反,若某些系统和机器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特别敏感,则应使用高于表3所推荐的平衡等级值。7.3.2以表3作为选择联轴器平衡等级的指南时,根据联轴器的净重和最大工作转速,从图3中找出适当的选择区,表3所列联轴器平衡等级的典型值,取决于其系统对联轴器不平衡状态灵敏度的要求。7.3.3确定机械传动系统对联轴器不平衡状态的灵敏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轴向偏移:若某机械的轴伸较长或挠性大,则对联轴器不平衡状态比较敏感;b)由联轴器质量引起的轴承载荷与轴承总载荷之间的关系:若某机械选用轻载轴承或轴承载荷基本上由联轴器的悬臂负荷引起的,则此机械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较敏感,具有悬臂转子或悬臂负荷的机械装置,通常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比较敏感;c)轴承、轴承座、底座的刚性:机械传动系统对旋转零件来说,具有挠性底座或支架,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较敏感;

d)系统的自然频率:机器或机械传动系统的运转情况接近谐振(共振)频率时,则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较敏感;

e)机器的紧凑性:若机械传动系统内部的中间距离较长(例如带浮动轴的联轴器),则对联轴器的不乎衡状态较敏感;

f)其他因素。

7.4示例:联轴器净重,68kg

最大工作转速:7500r/min。

a)根掘图3,适宜的联轴器平衡等级选择区为“E\区;b)根据表3,当预计一个机械传动系统中对联轴器不平衡状态为中等灵敏度时,其典型的选择区应为等级10(若预计机械传动系统对联轴器的不平衡状态可能有较低或较高的灵敏度,应分别选择等级9和等级11)。

JB/T8557—1997

最大工作转速,×109r/min

图3联轴器平衡选择区

比压超出选择

指南的范围

一年50

A1联轴器平衡等级计算实例

JB/T8557—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AGMA联轴器平衡等级计算

A1.1本附录以数值计算为例,确定各种典型联轴器的潜在不平衡等级的计算方法。A1.1.1表A1所举各例包括经过校正(经过平衡)和未经校正的联轴器。表A1

举例目录表

联轴器的品种

滚子链(双排)联轴器

膜片联轴器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蛇形弹簧联轴器

蛇形弹簧联轴器

平衡校正量

组合件

组合件

组合件

未校正的

单个部件

未校正的

联轴器的品种

船用接中间轴齿式联轴器

船用接中间轴齿式联轴器

接中间套齿式联轴器

齿式联轴器

齿式联轴器

平衡校正量

单个部件

组合件

单个部件

组合件

未校正的

A1.2附录中所列各项数值,如:质量、几何形状、公差及平衡偏差等,仅说明影响联轴器不平衡的各种因素,并非为实际值。本附录所有举例均以净重为45kg的联轴器为基础,根据惯性主轴线的最大偏心量选择恰当的等级,其中以大于或小于25μm(见AGMA平衡等级10)表示校正后的联轴器;以大于或小于50um来表示未校正的联轴器(见AGMA平衡等级9)。A1.3所有举例中所测得的偏心量都包括-个校正系数,该系数反映干分表的灵敏度,按式(A1)计算:(i+R)

× 105

式中:e-实际偏心量,μm;

一千分表的百分读数,um;

i—千分表的最小刻度,um。

A1.4在所有举例中,因附件的质量差造成的不平衡,按式(A2)估算:V AWD × 2

-每个附件的实际不平衡度,g·mm;式中.V

AW附件的最大质量偏差,g;

D,螺栓分布圆半径,mm。

...Al)

....(A2)

例1:滚子链(双排)联轴器平衡计算。JB/T 8557 -1997

1-罩壳;2-链条;3---半联轴器

图A1滚子链(双排)联轴器示意图联轴器的几何形状及其参数

a)质量

1)联轴器总质量

2)联轴器零件的质量

①链条

②罩壳

3)平衡工具的质量

①心轴

②轴套

b)平衡校正公差

c)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1)灵敏度

2)驱动装置的误差

d)平衡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量

e)千分表的刻度

f)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

1)轴套安装面对心轴轴线的跳动基2)心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

3)轴套孔径对其安装面的跳动量4)轴套安装面与轴套孔的间隙

g)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假设所有零件都已标上不平衡量,则平衡操作时就是对这些偏心量(不平衡)进行补偿。h)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1)链条节线到链轮节径的间隙

2)轴套外径与外壳之间的间隙

i)附件的不平衡量

1)各个附件的不平衡量

2)螺栓分布圆直径

计算各校正面的不平衡量

a)平衡校正公差

45×10×2.54×10-3

b)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1)灵敏度

51.7×10×0. 25×10*3

2)驱动装置的误差

51.7×10×0.25×10-3

c)平衡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量

JB/T 8557—1997

心轴组合件

(4.5×10*+0.9×10+0.9X10)×0. 25×10-3d)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

1)心轴跳动量

47×10×(25.4×10*±12.7×10-)2

2)轴套与心轴的间隙

47×10°×1.27×10-

3)轴套孔径对其外径的跳动量

45×10×1.27×10 *

4)轴套外径与轴套孔的间隙

45×10°×25.4×10-

e)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见表2平衡等级10)

f)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1)链条节线到链轮节径的间隙

×50.8×10~3

2)半联轴器外径与罩壳之间的间隙1.8×103

X50.8X10-3

g)附件的不平衡量

紧固件(每个零件的误差)

1-4X162 ×

h)其他

总计:

潜在不平衡的均方根值:V157788-397.2g·mm397.2×103

均方根值对惯性主轴线的偏移:45×103/2

平衡等级为联轴器平衡等级10。144

(g·mm)2

不适用

157788

例2:膜片联轴器平衡计算。

联轴器的几何形状及其参数

a)质量

1)联轴器总质量

2)联轴器零件的质量

①D半联轴器2×12.2

②中间轴

③膜片组2×3.6

①附件2×2

3)平衡工具的质量

①心轴

②轴套2×2.7

b)平衡校正公差

c)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1)灵敏度

2)驱动装置的误差

JB/T 8557 -- 1997

1膜片组;2中间轴;3半联轴器

图A2膜片联轴器示意图

d)平衡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量

e)千分表的刻度

f)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

1)轴套安装面对心轴轴线的跳动量2)轴套孔径对其安装面的跳动量3)轴套安装面与轴套孔的间隙

g)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7.2 g'μm

假设所有零件都已标上不平衡量,则平衡操作时就是对这些偏心量(不平衡量)进行补偿。h)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内间隙

i)附件的不平衡

附件(每个零件的误差)

计算各校正面的不平衡量

a)平衡校正公差

45×103

×5×10-3

b)平衡试验机的误差

1)灵敏度

55.3×103

X25.4×10-5

2)驱动装置的误差=0.28g时

c)平衡心轴组合件的不平衡量

1)心轴

2))轴套

3)心轴组合件

9.9×10×2.54×10-4

d)心轴组合件安装面的偏心量

1)心轴跳动量

JB/T 8557

50.8×103

X(12. 7X10-3+12. 7X10-*

2)轴套与轴套孔之间的间隙

45×10°×10.1×10-3

3)轴套安装面的跳动量

45×10×(12.7×10-+12.7×10)2

e)联轴器对中面的偏心量

(见表2平衡等级10)

f)联轴器对中面的间隙

1)内间隙

(9.5×103

+3.6×10*+2×103)×31.7×10~3g)附件的不平衡量

42.5×86.6X

h)其他

总计:

潜在不平衡的均方根值:V346905=589g·mm589103

均方根值对惯性主轴线的偏移:2=26.2 μm

:45×10*/2

平衡等级为联轴器平衡等级10。146

(g·mm)2

不适用

不适用

103684

107584

不适用

346905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