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1次 | 2024-12-03 12:31:29
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以下是其中提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检测项目:
- 外观质量检测:检查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气泡、裂纹和划痕等。
- 尺寸检测:测量视镜的直径、厚度以及钢与玻璃的结合面。
- 结合强度检测:测量钢与玻璃的结合牢固性,确保在使用中不易脱落或损坏。
- 耐压性能检测:模拟工作条件检测视镜的耐压能力,确保其能在规定的压力下正常使用。
- 耐腐蚀性能检测:视镜在酸碱环境中的耐腐蚀性,以确保其在苛刻环境中可使用。
- 透光性能检测:检测玻璃部分的透明度和透光率,以确保观测的清晰度。
检测方法:
- 目视检查:用于外观质量检测,目测表面缺陷。
- 精密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用于尺寸测量。
- 拉伸或剪切试验:用于结合强度检测,测试结合部位的稳定性。
- 液压试验:在特定压力下进行测试,检验耐压性能。
- 腐蚀试验:放入酸碱溶液中进行测试,以测量耐腐蚀性能。
- 光学检测仪器:用于透光性能检测,测量透光率。
涉及产品:
- 用于化工行业的容器视镜
- 高压釜视镜
- 反应釜视镜
- 管道和储罐视镜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钢与玻璃烧结视镜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钢与玻璃烧结视镜
标准号:HG 21605-1995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5-12-28
实施日期:1996-03-01
标准状态:现行
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厂钢与玻璃烧结视镜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疗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0~180℃、没计压力-0.1~1.6MPa的化工、石化、医药等设备上用于观察设备内部情况的视镜。HG21605-1995钢与玻璃烧结视镜HG21605-1995
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HG 21605--21606 - 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
钢与玻璃烧结液位计
1995-12—28 发布
1996 - 04 -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96--90912 0H
96--09 H
16-2912 0
96 --1291 H
S6--0201 DH
9669512
16169012
56-89912 0H
96--9991 H
96-9992 H
16-991
9689 H
96-26912
S6181
S60012
目藍次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HG21605-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型式与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记及标记示例,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钢与玻璃烧结液位计》(HG21606一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型式与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记及标记示例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编制说明
(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
HG21605-95
主编单位:化工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常州安全辅件厂
批准部门:化 学 工 业 部 实施日期:九九六年四月一日
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銀京
-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与玻璃烧结视镜(以下简称“视镜”)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0~~180℃,设计压力一0.1~~1.6MPa的化工、石化、医药等设备土用于观察设备内部情况的视镜。2
GB 898
GB 3452.1
GB4237
GB 6170
JB4726
JB4728
HGI501-86--0
2引用标准
《标准弹簧垫圈》
《双头螺柱(L,=1.25d)》
《液压气动用“O”型橡胶密封圈尺寸及公差》
《不锈钢热轧钢板》
《I型六角螺母一A级和B级》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钢化视镜玻璃的制造、验收技术条件》
3型式与基本参数
视镜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按图3-1和表3一1、3一2的规定。D
图31JSE型视镜
视镜本体
“”型密封圈
材料或规格
20、不锈钢/玻璃
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
表3—1
标准号
GB6170
螺柱孔中
心圆直径
(均希)
表3—2
“O\型医规格
内径×断面直径
32.5X2.65
92.5X3.55
132×5.30
155×5.30
4技术要求
4.0.1视镜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0.2视镜镜片的理化性能应符合HGJ501一86-~0规定。4.0.3视镜座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20钢锻件按JB4726的规定,
20R钢板按GB6654的规定:
不锈钢按GB4237(钢板)和JB4728(锻件)的规定,其牌号由用户确定。
4.0.4视镜的外观要求
4.0.4.1烧结后的视镜镜片要求规定如下:(1)镜片应为无色透明的,允许略带浅黄色或浅绿色:2)镜片上应无明显的丝状和梳状条纹:3)镜片上应无不透明杂质,但允许有最大尺寸小于1mm未溶透的透明结晶和白点,其数量不超过2个,并不得开裂或存在在表面上。
(4)镜片上应无裂纹和明显擦伤。(5)镜片中块应无气泡,边缘(离结合面2mm以内)不应有超过规定尺寸的密集气泡和分散气泡。密集气泡的最大尺寸应不大手0.5mm,0.5~~1.5mm的分散气泡在40mm2面积上不超过3个。
4.0.4.2视镜座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有害的划痕和其它降低强度和连接可靠性的缺陷。4.0.4.3不锈钢制视镜须经酸洗钝化处理,全部金属表面应呈均匀的钝化膜。
4.0.5耐压试验
喝.0.5.1液压试验
按5.0.2.1方法进行液压试验,应无变形、裂纹和渗漏。4.0.5.2设计强度液压验证试验
按5.0.2.2方法进行试验,应无变形、裂纹和渗漏。4.0.6气密性试验
按5.0.3条方法进行试验,应无变形、裂纹和渗漏。热稳定试验
按5.0.4条进行试验,镜片应不破裂,镜片及结合面处应无裂纹。
4.0.8*0”型密封圈的材料为丁腈橡胶、乙丙橡校、硅橡胶等,由用户按介质、工作温度等要求选定,其尺寸及技术要求按GB3452.1的规定。
4.0.9视镜的连接螺柱按GB898的4.8级要求,螺母按GB6170的6级要求。
视镜的安装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影响密封的缺陷存5试验方法
5.0.1外观检查
镜片外观检查采用目视加5倍放大镜方法检查,应符合4.0.4.1的规定。
5.0.2耐压试验
5.0.2.1液压试验
将视镜安装在专用试验装置上,试验介质为洁净水或润滑油,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并用两个量程相同(量程以试验压力2倍为宜)的并经校准且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试验时以每秒不高于0.1MPa的速度缓慢地升至1.5倍公称压力,保压3min,应符合4.0.5.1的规定。
5.0.2.2设计强度液压验证试验
按5.0.2.1的方法将试件缓慢地加压至公称压力,卸压至零:然后再缓慢地加压至2倍公称压力,再卸压至零,最后再缓慢地加压至3倍公称压力,保压5min;当检查符合4.0.5.2规定后,再按5.0.3条进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4.0.6条的规定。5.0.3气密性试验
将视镜安装在专用试验装置上,试验介质为洁净空气或氮气,压力表要求按5.0.2.1规定,试验时应有安全保护措施。试验时以每分钟不高于1.OMPa的速度缓慢地升至公称压力,保压1min:用发泡液或浸液法检查,应符合4.0.6条的规定。5.0.4热稳定性试验
将视镜置于180土1℃的电炉中,保温15nin,立即投入一20土1℃冰浴容器中,重复5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少于30min,结果应符合4.0.7条的规定,再按5.0.3条的规定进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4.0.6条的规定。
6.0.1一般要求
检验规则
产品应经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和相应标准及技术文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0.2出厂检验
按4.0.4条逐件检验合格后,再按4.0.5.1和4.0.6条逐件检验,应合格。
6.0.3型式检验
6.0.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1)链种规格的试制产品:
(2)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化时:(3)连续生产满半年时:
(4)中间停产以后。
6.0.3.2组批
同一班次在同炉中制造的同材料的视镜为一批。6.0.3.3抽样方法
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样10件。
6.0.3.4 检查
首先按4.0.4、4.0.5.1、4.0.6逐件检验,应合格;再从10件中抽取4件分为二组,分别按4.0.5.2和4.0.7条进行检验。6.0.3.5判废
检验的产品均应合格,若有不合格的产品,按表6-1的规定处理。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 21605-1995 钢与玻璃烧结视镜》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