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03 13:48:15
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产品类型。以下是详细信息: 相关检测项目:- 密封性能测试
- 耐压性能测试
- 耐温性能测试
- 材料检测及分析
- 寿命测试
针对上述检测项目,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 密封性能测试:采用压力测试仪器对密封件在工作压力下的泄漏情况进行测量。
- 耐压性能测试:通过逐步增压的方法,测定密封件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 耐温性能测试:在恒温设备中对密封件进行加热测试,以确定其能够承受的温度范围。
- 材料检测及分析:使用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工具检测材料组成及其特性。
- 寿命测试:将密封件安装在模拟使用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运转测试,记录其性能随时间的变化。
该标准主要涉及到以下类型的釜用机械密封产品:
- 单端面机械密封
- 双端面机械密封
- 多端面机械密封
- 搅拌釜专用机械密封
以上是对标准中提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的概括。具体的技术细节应参考标准文本或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
标准号:HG/T 2098-2001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2002-01-24
实施日期:200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的简介
HG/T2098-2001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HG/T2098-2001
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的部分内容
ICS 71. 120. 10;21. 140
备案号:10167—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
Mechanical seal series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 for process tanks2002-01-24发布
2002-07-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本标准是对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HG/T2098—1991《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修订而成。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2098—1991。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专用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昆山釜用机械密封件厂、沙洲工学院机械密封总厂、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温州江南机械密封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继和、吴建明、王黎明、盛建华、虞培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
Mechanical seal series and operationparametersforprocess tanks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签用机械密封的系列及主要参数。HG/T2098—2001
代替HG/T2098—1991
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反应签揽拌轴及类似的立式旋转轴机械密封。其工作参数为:反应釜内介质压力1.33×10-5(绝压)~6.3MPa,介质温度不大于350℃(当签内介质温度较高时,应参照HG/T2122增加辅助措施):搅拌轴(或轴套)外径30~220mm;转速不大于2m/s:介质为除强氧化性酸、高浓度碱以外的各种流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G/T2122—1991釜用机械密封辅助装置HG3167-1986搅拌轴轴径系列
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3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适用的轴径、压力、温度、转速范围3.1签用机械密封常用系列见表1。表1釜用机械密封常用系列
系列代号
205、206、207、208、222
结构特征
单端面、小弹簧
双端面、小弹簧
聚四氟乙烯波纹管
3.2釜用机械密封适用压力、轴径、温度及转速范围见表2,适用介质见表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1-24批准2002-07-01实施
系列代号
HG/T2098-2001
表2签用机械密封适用压力、轴径、温度及转速范围压力,MPa
轴径,mm
30~220
温度,℃
转速,m/s
3.3釜用机械密封应优先选用双端面结构型式,密封泄漏量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选用单端面结构型式。3.4搅拌轴轴径系列应符合HG3167的规定。3.5当签内介质温度不大于80℃时,可不加密封冷却水套。釜用机构密封系列常用的材料及适用范围4
签用机械密封系列常用材料及适用范围参考表3、表4和表5。表3釜用机械密封常用材料及适用范围旋转环、静止环材料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石墨漫溃呋腩树脂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石墨浸渍锦合金
铬镍钢
金属表面熔焊镍基合金
金属表面熔焊钻基合金
金属表面喷涂
氮化硅
镍硬质合金
钻硬质合金
无压烧结碳化硅
反应烧结碳化硅
氧化铝
增强(填充玻纤)聚四氟乙烯
增强(填充石墨)聚四氟乙烯
适用范围
酸、油、除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外酸、碱、油类、除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外弱酸、碱、除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外盐水、轻油、乙苯、苯乙烯、溶剂等酸、碱、除盐酸、氢氟酸外
弱酸、弱碱、醇、油、液态烃等弱酸、弱碱、醇、油、液态烃等油、乙苯、苯乙烯、溶剂、丙酮等酸、碱、有机物等
油、酸、碱、有机物等
油、弱酸、碱、有机物等
氢氟酸、有机酸、碱、有机物等弱酸、碱、有机物等
除氢氟酸、高浓度酸外
氧化性酸、有机物等
酸、有机物等
HG/T2098-2001
表4签用机械密封辅助密封圈材料、结构型式和适用范围辅助密封圈材料及结构型式
丁睛橡胶O形圈
氟橡胶O形圈
硅橡胶O形圈
氯丁橡胶O形圈
乙丙橡胶O形圈
桑四氟乙烯O形圈
聚四氟乙烯V形圈
聚四氧乙烯桦形圈
橡胶包覆聚四氟乙烯O形圈
适用范围
油、水、醇等
耐溶剂、耐酸
醇、碱溶液
无机酸、碱溶液
氨水、碱溶液
各种腐蚀性介质、溶剂
各种腐蚀性介质、溶剂
各种腐蚀性介质、溶剂
各种腐蚀性介质、溶剂
表5釜用机械密封弹簧和其他结构材料及适用范围弹簧和其他结构材料
铬镍钢
5釜用机构密封系列结构及基本尺寸代号
一般介质
适用范围
除盐酸、氢氟酸外的介质
5.1签用机械密封系列与反应签连接法兰尺寸按HG20592的规定,5.2单端面小弹簧204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1。双端面小弹簧205型签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2。双端面小弹簧206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3。204型、205型、206型釜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见表6。D
单端面小弹簧204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与
HG/T2098—2001
图2双端面小弹簧205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图3双端面小弹簧206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搅拌轴轴径
HG/T2098—2001
204型、205型、206型签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D
H(max)
5.3双端面小弹簧207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4,基本尺寸见表7。D
图4双端面小弹簧207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
揽拌轴轴径
HG/T2098—2001
表7双端面小弹簧207型釜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D
H(max)
5.4双端面小弹贫208型签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5,基本尺寸见表8。d
图5双端面小弹簧208型签用机械密封结构图9
揽拌轴轴径
HG/T2098-2001
双端面小弹簧208型签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D
H(max)
单端面聚四氟乙烯波纹管212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6,基本尺寸见表9。30
图6单端面聚四氟乙烯波纹管212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mm
搅拌轴轴径
HG/T2098—2001
单端面聚四氟乙烯波纹管212型釜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表9
5.6径向双端面222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见图7,基本尺寸见表10。D
H(max)
径向双端面222型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图图7
揽拌轴轴径
HG/T2098-2001
表10径向双端面222型釜用机械密封基本尺寸D
H(max)
(京)新登字03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
HG/T2098--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邮政编码100029)发行电话:(010)64982530
http://cip.com.cn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经销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装订
开本880×1230毫米1/16印张1字数27千字2002年6月第1版2002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155025·0100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该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本社发行部负责退换100600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