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9次 | 2024-12-03 15:34:37
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中涉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软化点:用于评估树脂在加热条件下变软的温度。
- 酸值:用于测量树脂的酸性成分含量。
- 色度:检测石油树脂的颜色,用于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 溶解性:测试树脂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 流动性:测量树脂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特性。
- 粘度:评估树脂的粘性性质。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软化点检测:通常使用环球法(Ball and Ring Method)进行测量。
- 酸值测定:采用滴定法进行检测。
- 色度测定:使用目视比较或光电比色法。
- 溶解性测试:通过观察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状态。
- 粘度测定:使用标准粘度计进行测量。
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各种类型的石油树脂,这些树脂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油漆、油墨、橡胶、塑料等行业。石油树脂根据用途和性能的不同,可能具有不同的规格要求。
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石油树脂
标准号:HG/T 2231-1991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1-12-27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的简介
HG/T2231-1991石油树脂HG/T2231-1991
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HG 2231-9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树脂(PR)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裂解碳九馏分为原料经催化聚合生产的芳烃石油树脂。2引用标准
GB2294
GB2295
GB2895
GB4318
GB 6678
GB 6679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煤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
固体古马隆-节树脂酸碱度测定方法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12007. 1
3产品型号
环氧树脂颜色测定方法
加德纳色度法
本产品按其原材料预处理工艺和软化点划分型号。3.1原料预处理工艺
原料预处理工艺分两类:
PR1-精馏
PR2—粗馏
3.2软化点
软化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代号和温度范围见表1。表1软化点代号和范围
4技术要求
4.1外观
浅黄色至棕褐色固体。
软化点,C
>80~90
>90~100
>10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1-12-27批准428
软化点,℃
>110~120
>120~130
>130~140
1992-07-01实施
4.2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PR 1-90
软化点,C
试样;甲苯=1:1
颜色号
试样:甲苯=1:8.5≤
酸值,mgK()H/g
灰分,%
溴值,gBr/100g
软化点,
颜色号
酸碱度(pH)
灰分,%
树脂:甲苯=11
优等品
>80~90
HG 2231—91
PR1理化性能
PR 1-100
>90~100
PR1-110
优等!
>100~110
PR 1-120
合格口
>110~120
PR1-130
>120~130
PR 1-140
>130~140
0.10.51.00. 10.51.00.10.51.00.10.51.00.10.51.00.10.51.00.1
根据用户需要协商确定
表3PR2理化性能
PR 2-90
等品合格品
>80~90
树脂:甲苯=1:8.5
5试验方法
外观的测定
目视。
5.2软化点的测定
采用GB229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5.3颜色的测定
PR 2-100
等品哈格品
>90~100
PR 2-110
等品合格品
>100~110
PR2-120
等品合格品
>110~120
PR 2-130
等品合格品
>120~130
采用GB12007.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将树脂溶解在甲苯中配成均匀溶液,试样与甲苯质量比为1:1或18.5。仲裁时应采用试样与甲苯质量比为1:1。5.4酸值的测定
采用GB28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5.5灰分的测定
采用GB22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5.6酸碱度的测定
采用GB 431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5.7溴值的测定
HG 2231--91
采用本标准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6检验规则
6.1由同-一条生产线,在相同的原料配比和相同工艺条件下,连续法生产经混合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不天于!5t:间歇法生产以每釜为一批。6.2取样单元采用GB6678中的规定,取样方法采用GB6679中的规定进行。每批产品取样量不得少Fikg。
6.3每批产品必须由生产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并保证出厂的所有产品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6.4本标准中软化点、颜色、酸值、酸碱度(pH)为出厂检验项目,灰分、溴值为抽检项目,每三批抽检一次。型式检验按GB1.3中6.6.1规定进行。6.5使用单位如需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检验应在收到产品三个月内进行。
6.6指某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两倍量的包装件中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定等级。6.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法定质量检测部门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每批产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单。每一包装件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标明产品名称、商标、型号、等级、净重及生产单位。
7.2包装
本产品应包装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每袋净重25kg、40kg、50kg。每一包装件应附有合格证,标明批号、生产日期及本标准编号。7.3运输
本产品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本产品为非危险品。
7.4忙存
本产品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贮存期为1年。超过贮存期,可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仍可使用。430
法》。
HG 2231—91
附录A
石油树脂(PR)澳值试验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839一78《石油产品和商品脂肪烯烃类一溴值的测定一电位滴定A1术语
溴值一一在一定试验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的、以克表示的溴的质量。A2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在室温下加入冰乙酸和过量的溴标准滴定溶液,用碘化钾还原过量的溴,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游离的碘,计算出和试样反应的溴的量。A3试剂和溶液
A3.1四氯化碳(GB688)。
A3.2 冰乙酸(GB 676)。
A3.3溴标准滴定溶液:c(1/6KBrO)=0.5mol/L。采用GB601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和标定。A3.4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O.)=0.1mol/L,采用GB 601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和标定。A3.5碘化钾溶液:将15.0g碘化钾溶解在水中,稀释至1L。A3.6淀粉指示液:5g/L淀粉水溶液,采用GB603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A4仪器
A4.1三角瓶:50mL。
A4.2碘量瓶:500mL。
A4.3量筒:50mL,100mL。
A4.4滴定管:50mL,10mL。
A4.5分析天平:感量0.1mg。
A4.6架盘天平:感量0.1g。
A5分析步骤
A5.1称取约0.4g粉未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500mL碘量瓶内,加10mL四氯化碳使之溶解,再加50mL冰乙酸在避免阳光照射下置入25土1℃的水浴中,边摇动边以每秒1~2滴的速度滴入6~~7mL.溴标准滴定溶液,滴加完毕后迅速盖上瓶塞,并用2mL碘化钾溶液封闭瓶塞,在水浴中振荡40~50s后松动瓶塞,使碘化钾溶液流入瓶内,再用3mL碘化钾溶液冲洗瓶塞,盖紧瓶塞激烈振荡1min之后,用100mL水冲洗瓶塞、瓶口及内壁,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回滴,接近终点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以颜色消失并在1min之内不回色为滴定终点。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
A6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溴值按式(A1)进行计算:
X=(GVt-c,V2)×0. 079 92
(A1)
式中:X-
试样的溴值,gBr/100g;
HG2231-91
溴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i
-溴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C2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m
试样的质量,g;
0.07992-—一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zS,O,)=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溴的质量。
两个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2gBr/100g,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字。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C4)归口。本标准由鞍山化工一厂、青岛琴波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风新、宫相勤、赵廷恕、袁玉恕、张云、张可智、吴晓斌、刘杰。132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231-1991 石油树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