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09 07:42:30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是一个关于压敏胶粘带剥离强度测试的国家标准。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压敏胶粘带的180°剥离强度
试验设备: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检测,通常需要配备专用夹具以确保剥离角度为180°。
样品制备: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样品的裁切,确保试样的尺寸和条件符合规范。
试验条件:按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通常是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操作步骤:将试样的一端剥离固定在测试板上,通过拉力机以规定的速度(例如300mm/min)剥离,测量剥离期间的力。
结果计算:记录并计算剥离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力,以牛顿每25毫米(N/25mm)为单位表示剥离强度。
各种类型的压敏胶粘带,包括但不限于电工胶带、包装胶带、工业胶带和医用胶带等。
此标准通过规范检测方法,确保相关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统一性。了解和应用这个标准有助于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其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标准号:GB/T 2792-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10-19
实施日期:1999-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单、双面压敏胶粘带与不锈钢板180°剥离强度的测定,也适用于与其他材料,如PVC、ABS、PE等。GB/T2792-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2792-1998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GB/T 2792—1998
本标准等效采用JISZ0237—1991&压敏胶粘带试验方法\中第8部分:180°粘接力试验方法。1.本标准与JIS20237中的第8部分的不同处:(1)JISZ0237中规定试验板的材质是SUS304.即国内牌号0Cr18Ni9。丽本标准规试验板的材质为 0Cr18Ni9 或 1Cr18Ni9Ti。(2)JISZ0237中没有明确规是双面底敏胶粘带试样的制备2、本标准对GB/T2792—1981标准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双面压敏胶粘带的试样制备及试验。(2)增加了对试验板的材质规定。(3)增城了试验板表面的处理规定及试验前试验板的清洗。(4)压包覆橡胶的硬度邵尔A型)从60\土5°改为80°士5\。本标雅自实施之口起,同时代替GB/T2792-1981。本标雅出中毕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推出全国胶粘剂标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推由已游檬胶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正英。
本标准首次公布于 1981年。
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化技术委员会筑贵解释,1范围
中华人房共和国国家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peel strengthof pressure-sensitive tape at 180 angleGB/T2792--1998
代荐GB/T2792—198i
本标准适用于单,双面压敏胶粘带与不锈钢板180°剥离强度的测定,也适用于与其他材料,姐PVC.ABS、PE 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案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谬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280--1992不锈钢冷轧钢板J3/T7499—1994耐水砂纸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离强度pccl strength
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载荷。用kN/m表示。4试验装量
4.1压辑(如图1所示)
橡校层
图1压靠尔意图
4. 1. 1 辊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括橡胶层)约 84 mm,宽度约 45 mm 的轮子。4.1.2包覆橡胺硬度(邵尔A型)为80±5°.厚度约6 mm。4.1.3玉辊的质量为2000g±50g,.4.2试验机
4.2.1拉力试验机应便试样的破坏负载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试验机以下降速度 300 mm/min士10 mm/min 连续剥离。4.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1999.04 -01 实施
5试样
GB/T2792—1998
5. 1 胶粘带:腔帖带宽度为20 mm.l 1 mm,25 mm.t:1 mm 两种,长度约200 mm5.2试脸板(见图2).试验板长度为125mm士1mm,宽度为50mm±1 rmm,厚度1. 5~2. 0 mm。试验板材质为GB/T328U规定的0Cr18Ni9或1Cr18.Vi9T11。试验板表面用JB/T7499—1994规定的粒度为P28心的谢水砂纸,先沿横向轻轻打磨,在个板面上磨出轻度痕迹,再沿纵向均匀打磨,除去这些痕迹。试验板使用次数频策及长期没有使用后,应再打磨后使用。试验板表面有水久性污染或伤痕时,应及时更换。
试验板如使用PVC、ARS、PE材料时,其材质及表面情况可在试验报告中说明。1251
- 1. 5-9
图2试验板示意图
5.3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5.3.1清洗剂:环已烷、汽油、乙,异丙醇,甲苯等适用的试剂级或光残留物的工业级以上溶剂,5.3.2擦洗材料:脱脂纱布、漂布、光纺布等在使用中没有短纤维掉落的柔软织物,并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6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6.1状态调节,制备试样前-试样卷(片),试板应在温度为23℃土2℃,相对度为65%士5%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2试验室湿度为23℃±2℃,相对凝度为65%±5%。7试验步骗
7.1用接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拭试验板,然后用干净的脱脂纱布将其摄1,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经月视检查达到清洁为业。清洗后.不得用手和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7.2用精度不低于0. 05mm的基具测量骏带的宽度7.3在制备试样前,先撕去外面的3-5层的胶粘带,然后再取20Gtm以_上的胶粘带(胶粘带粘合面不能接触手或其他物质)。并把胶粘带与清洗后的试验板站接。在试验板的-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200tmal,宽40tmm的涤纶膜或其他材料,然后用压辐在白重下以约300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来回滚压三次(试样与试验板粘合处不充许有气泡存在)。7.4试样制备后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20~40min后进行试验。7.5将试样自比端对折180°,并从试板上剥开粘含面25mtn。把试样自由端和试验板分别夹在上,下夹持器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缴,试验机.以300mm/min+10mm/min下降速度连续剥离,并有白动记录仪绘出剥离曲线,7.6双面压敏胶粘带与不锈钢板或其他材料粘接时,先撕去双面胶粘带外面的3~5层,然后再取200mm以上胶粘带粘贴在聚醋薄膜上,然后再剥去另-面的俩离纸按第7.3.7.4、7.5规定进行试验。7.7测定单面压敏胶粘带或双面压粘带与薄片、薄膜等材料剥离强度时,先将薄片、薄膜等粘贴在钢板上,然后按第7.3.7.4.7.5规定进行试验。采用说明,
J.1Sz0237中规定为SUS304夜。
8试验结果
8.1取值范围
GB/T 2792---1998
在记录曲线中,曲线AB.CD部分不计人试验结果(见图3)。按剥开后的20~80 mm之间的距离(BC 部分)计算。F.N
8.2求积仪法计算
图 3熟离曲线示意图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kN/rm)按下式计算:S
式:5——记录曲线敢值范围内的面积,mt;1——记录曲线中取值范围内的长度,nmb—胶粘带实际宽度,m
一记录纸单位高度的负荷,kN/m。8.3读数法计算
在剥离的瑕值范内,每隔 20 mm 读一个数-共读 4 个数,求其平值8.4代表每组试样个数不少于3个,试验结果以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智括以下几个部分:
a)本标谁的编号和名称;
L)试验用压缴胶粘带的说明,包插类型、来源,制造商的牌号、批量.批号等:c)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d)试验的材质牌弓;
e)试验还境和试验月期!
f)试样制备后停放时间。
g)试样的破坏类型;
h)试验结果及计算力法;
i)需要撒告的试验现象;
j)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与规定步骤不符的情说。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