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09 20:44:0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描述了对铜精矿中铅、锌、镉和镍含量的检测方法。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方法:

检测项目:
  • 铅(Pb)含量的测定
  • 锌(Zn)含量的测定
  • 镉(Cd)含量的测定
  • 镍(Ni)含量的测定
检测方法:
  • 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基于样品中不同元素的特定光谱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元素的浓度。
  • 在测定过程中,样品须经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酸溶解或熔融处理,以确保待测金属完全释放并可被检测。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铜精矿的化学分析,尤其是明确了铅、锌、镉和镍等元素的测定方法。在冶金行业中,铜精矿通常是炼铜过程中重要的原料,因此标准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冶金和矿产行业的产品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对铜精矿相关产品进行准确的成分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3884.6-2000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0-02-16

实施日期:2000-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铜精矿中铅、锌、镉和镍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铜精矿中铅、锌、镉和镍含量的测定。GB/T3884.6-2000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GB/T3884.6-2000

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GB/T3884.6—2000

本标准是对GB/T3884.7-1983《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量》、GB/T3884.11—1983《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销量》、GB/T3884.12—1983《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量》的修订,其中“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镍量的测定”部分为新制定的标准。

本标准将GB/T3884.7—1983.GB/T3884.11-1983,GB/T3884.12--1983中的铅、镉、锌的单独测定方法改编成统一的分析方法,同时新增加了镍的分析方法。其中铅的测定范围由0.10%~2.00%调整为0.10%~5.00%;锌的测定范围由0.10%~2.00%调整为0.10%~1.00%。本标准遵守:

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1.4—1988,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T1467一1978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GB/T7728--198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GB/T17433—1998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基础术语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3884.7—1983、GB/T3884.11—1983、GB/T3884.12—1983。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从和、陈小燕、崔贤富。31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concentrates-Determination of lead,zinc,cadmium and nickel contents本标准规定了铜精矿中铅、锌、镉和镍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铜精矿中铅、锌、锅和镍含盘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表1

测定范围,%

方法原理

0.10~5.00

0.10~1.00

GB/T 3884.6—2000

代替GB/T3884.7-—1983

GB/T3884.11—1983

GB/T3884.12—1983

0.010~0.50

0.010~1.00

试料用盐酸分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按表2所列波长处,以空气-乙炔火焰法测量各元素的吸光度,扣除背景吸收,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各元素的含量。表2

波长,nm

3试剂

3.1漠。

3.2盐酸(p1.19g/mL)。

3.3硝酸(pl.42g/mL)。

3.4高氯酸(p1.67g/mL)。

3.5硝酸(1+1)。

3.6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扇铅(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5),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化物,冷至室温。移人500mL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3.5),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mg铅。,3.7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锌(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5),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化物,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3.5),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5mg锌。3.8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锅(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5),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化物,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2-16批准32

2000-08-01实施

GB/T3884.6—-2000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5mg锅。3.9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镍(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5),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化物,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5mg镍。3.10铅、锌、镉和镍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50.00mL铅标准存溶液(3.6),10.00mL锌和标准贮存溶液(3.7,3.8)及25.00mL镍标准贮存溶液(3.9)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3.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分别含200pg铅、10pg锌、10μg镉和25pg镍。4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备有铅、锌、锡和镍空心阴极灯。仪器应带扣除背景装置。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灵敏度:在与测量试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铅、锌、镐和镍的特征浓度应分别不大于0.048,0.00270.0038和0.015μg/mL。

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最低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标准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85倍。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试样

5.1样品粒度应不大于0.082mm。5.2样品应在100~105C烘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6分析步骤

6.1试料

称取0.20g试料,精确至0.0001g。独立地进行二次测定,取其平均值。6.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3测定

6.3.1将试料(6.1)置于125mL三角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盐酸,盖上表面Ⅲ,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数分钟,取下稍冷。加人10mL硝酸(3.3)[如析出单体硫,加人0.5mL漠,如试料含碳量较高,加入2~3mL高氮酸,置于电热板上加热使试料完全分解,继续加热蒸至近干,取下稍冷。6.3.2加入5mL硝酸(3.5),加热至微沸,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冷至室温。6.3.3将试液(6.3.2)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或干过滤。6.3.4按表3分取试液(6.3.3)并补加硝酸(3.5)于100m容量瓶中(如铅、、镍含量分别小于或等于0.50%、0.020%、0.10%时,直接按6.3.5条操作)。33

元索含量,%

Cd>0.020~0.10

Pb>0.50~2.00

Zn>0.10~0.15

Cd>0.10~0.15

Ni>0.10~0.50

Pb>2.00~5.00

Zn>0.15~0.50

Cd>0.15~0.50

Ni>0.50~1.00

Zn>0.50~1.00

GB/T.3884.6-2000

滤液分取量,mL

硝酸(3.5)补加量,mL

6.3.5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按表2所列波长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调零,分别测量铅、锌、锅和镍试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被测元浓度。6.4工作曲线的绘制

6.4.1移取0、2.00、4.00、6.00.8.00、10.00mL铅、锌、镉和镍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硝酸(3.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4.2在与试料溶液测定相同的条件下,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被测元素浓度为横坐标,分别绘制铅、锌、镐和镍的工作曲线。7分析结果的衰述

按式(1)计算被测元索的百分含量:X(%) = (c - co)V。 V, × 10-6m。.V

式中,X被测元素(铅、锌、、镍)的百分含量,%;一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元素浓度,μg/mL,X100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元素的空白试验溶液的浓度,g/mL,一试液的总体积,mL

V分取试液的体积,mL,

V一试液分取后的稀释体积,mL,一试料的质量,&。

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若含量小于0.10%时,表示至三位小数。8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4所列允许差。34

·(1)

元素含盘

0.10~0.50

>0.50~1.00

>1.00~2.00

>2.00~3.00

>3.00~5.00

0.10~0.20

>0.20~0.50

>0.50~1.00

0.010~0.050

>0.050~0.10

>0.10~0.30

>0.30~0.50

0.010~0.050

>0.050~0.10

>0.10~0.30

>0.30~0.60

>0.60~1.00

GB/T3884.6—2000

充许差

GB/T3884.6-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仪器工作条件

使用日立Z--82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铅、锌、镉和镍的工作条件如表A1。表AI

波长,nm

灯电流,mA

PMT电压.V

燃烧器高度,mm

狭缝宽度,mm

空气流量,L/min

乙炔流,L/min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