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10 17:10:3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水分含量:检测再造烟叶中的含水量。
  • 总糖含量:用于测定烟叶中的糖分含量。
  • 还原糖含量:用于测量再造烟叶中的还原糖水平。
  • 总氮含量:检测烟叶中的氮元素含量。
  • 烟碱含量:也称为尼古丁含量,重要的品质指标。
  • 灰分含量:用于测量再造烟叶燃烧后残留物的含量。

检测方法

  • 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或卡尔费休法测定。
  • 总糖和还原糖测定: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
  • 总氮测定:通常使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
  • 烟碱测定: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
  • 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灼烧法进行。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通过辊压法生产的再造烟叶产品。再造烟叶是由烟草下脚料(如烟尘、烟梗等)经过加工处理后生成的新型烟叶产品。

这类产品广泛用于卷烟的制造过程中,起到改善烟草利用率、调节烟味以及支持环保等多种作用。

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

标准号:YC/T 16.1-2002

标准类别:烟草行业标准(YC)

发布日期:2002-05-14

实施日期:200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的简介

YC/T16的本部分规定了辊压法再造烟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贮运。本部分适用于利用辊压法进行生产的再造烟叶。YC/T16.1-2002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YC/T16.1-2002

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的部分内容

ICS 65.160

备案号:1049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 16. 1—2002

代替YC/T16—1994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辑压法

Reconstituted tobacoo--Part 1: Roller-formation processe2002-05-14发布

国家烟草专卖局

2002-07-01实施

YC/T16.1--2002

YC/T16的本部分是对YC/T16一1994《烟草薄片》的修订。在编写形式上,由原来的独立标准改变为YC/T16.12002《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本部分代替YC/T16—1994。

在制定本部分时,对YC/T16一1994中与实际生产无关联性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并增加了外观要求。

本系列标由三部分组成:

YC/T16.1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YC/T16.2再造烟叶第2部分:稠浆法YC/T16.3再造烟叶第3部分:造纸法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薄片研究试验室。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小渝、赵砚棠、尚青济、高岩、闪红光,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C/T16-1994。520

1范围

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

YC/T 16.1--2002

YC/T16的本部分规定了辊压法再造烟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贮运,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辊压法进行生产的再造烟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C/T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eqVISO536:1976)GB/T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eqyISO438:1980)GB/T457-1989纸耐折度的测定法(eqv1SO5626:1978)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e9vISO1924-2)GB/T16447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idtISO3402)YC/T28.8--1996卷烟物理性能的测定第8部分:水分YC/T152--2001卷烟烟丝填充值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定量 grammage

每平方米再造烟叶的质量,以克每平方米表示。3.2

厚度 thickness

再造烟叶在一定压力下的厚度,以毫米表示。3.3

抗张强度tensile strength

再造烟叶单位截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以牛顿每平方毫米表示。3.4

耐折度 folding strength

再造烟叶在一定张力下所能经受往复折餐的次数,以次数表示。3.5

耐水性

water resistance

再造烟叶经受浸泡而不至分散的时间,以分钟表示。3.6

填充值determination of filling power在一定压力下单位质量再造烟叶丝的体积,以立方厘米每克表示。521

YC/T16.1—2002

白点 blemish

再造烟叶表面上未分散的纤维团、未粉碎的烟梗、未充分膨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及其他异物形成的疵点。

3.8产品分类

根据再造烟叶掺兑方式不同分丝状再造烟叶(A类)和片状再造烟叶(B类)。根据再造烟叶掺兑位置不同,丝状再造烟叶分成A1和A2类再造烟叶。A1类再造烟叶指在卷烟制丝过程中,在烘前或烘后掺兑的丝状再造烟叶。A2类再造烟叶指在卷烟制丝过程中,在切丝工段后掺兑的丝状再造烟叶。4要求

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烟草原料应不变质,无污染,无异物,含尘量小于2%。4.2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辅料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4.3

再造烟叶应无明显异味,无舞变。4.4再造烟叶物理技术要求见表1。表 再造烟叶物理指标

抗张强度

耐折度

耐水性

填充值

cm°/g

纵向≥2.8

纵向≥30

技术要求

设计标准值士1

设计标准值士0.01

纵向≥3.2

纵向≥100

>5(初始温度25℃±5℃)>5(初始温度80℃±5C)≥3.5

注:厚度、水分设计标准值由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制定。4.5外观

4.5.1丝状再造烟叶连丝并条率不应大于5%。4.5.2片状再造烟叶连片粘连率不应大于5%。≥3.5

4.5.3再造烟叶表面直径大于2.0mm的白点在100cm2中不多于10个。5抽样

5.1同一生产批,随机取样五次,每次间隔不得少于30min。B

横向≥2.0

横向≥100

>5(初始温度80℃±5C)

5.2每次在生产线烘箱出口处抽取并分切成250mm×200mm(纵×横)样片50张,样片应无破损、无皱折。五次抽取的样片混合后,随机抽取其中100片作为检测样品。5.3再造烟叶丝及片在切丝机或切片机出口处抽取,已装箱的随机抽取五箱,每次(箱)取样1kg,五次取样混合后采用四分法取2kg作为检测样品。5.4再造烟叶物理质量的实验样品制备5.4.1测试前试验样品应按GB/T16447调节样品水分。5.4.2水分试验样品不调节水分,耐水性试验样品应达到工艺要求的固化时间。5.4.3试样规格见表2。

检测项目

厚度、定量、外观(白点)

抗张强度、耐折度

耐水性

表2试样规格表

样品规格

100×100

150×15

50×50

YC/T 16. 12002

或面积相等的圆片

分纵横向

5.4.4试样切取的长度、宽度误差士0.1mm,纵横向偏斜角度不大于5°,切口整齐,无毛边和任何损伤。

5.4.5丝状再造烟叶填充值试样采用四分法准备试样。片状再造烟叶填充值试样按实际生产规格切丝后采用四分法准备。

6试验方法

6.1调节和测试的环境条件

按GB/T16447规定执行。

6.2水分

取样品30g,按YC/T28.8-1996进行试验。6.3 定量

按GB/T451.2—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6.4厚度

按GB/T451.3—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6.5抗张强度

6.5.1仪技术要求

使用符合下列技术要求的再造烟叶微型电子拉力试验机或抗张强度测定仪:上、下两试样夹的中心线应与试样受力的方向平行,在受力过程中保持试样在同一平面试样夹之间的距离为100mm

-断裂时抗张力的准确度在士1%以内;试样开始负荷至断裂的时间为(20士5)S仪器的有效测定范围为总量的10%~90%之间。6.5.2测定

按GB/T12914的规定进行域验。每个样品分纵、横向分别试14次。去除绝对抗张力的两个最大值和两个最小值,以其他剩余数据计算抗张强度。抗张强度计算结果修约至0.1N/mm2。6.6耐折度

、6.6.1仪器技术要求

折叠速度为60次/min,折叠角90°,折叠初始张力为0.1N。6.6.2测定

按GB/T457--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以10次检测的耐折次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耐折度。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

6.7 耐水性

6.7.1仪器技术要求

摇动频率(120士2)次/min,振幅25mm(双振幅50mm),每隔30s摇动5s,总时间5min,时间控制精度±1s。

6.7.2测定步骤

取试样五片放人250ml烧杯中,加人100ml(80C土5C或25C士5℃)的满水。置于摇台上,启动523

YC/T16.1—2002

仪器测定,记录样品不分散的时间。6.8填充值

按YC/T152~-2001的规定进行试验。6.9外观

6.9.1成丝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取再造烟叶丝样品1.0kg,用四分法缩至300.0g左右作为试样称量,挑出连丝和并条的再造烟叶丝称量,以式(1)计算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

式中:

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连丝和并条的再造烟叶丝质量,单位为克(g);w-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6.9.2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粘连率电品电通

+....++*++( 1)

随机抽取再造烟叶片5.0kg左右作为试样称量,挑出连片和粘连的再造烟叶称量,以式(2)计算连片粘连率:

α(%)

式中:

V-—-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粘连率;d

d—连片和粘连的再造烟叶质量,单位为千克kg);w-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6.9.3白点

随机取试样10片,用直尺测量并数出试样上直径大于2.0mm的白点个数,以10片试样上白点个数的算术平均值并修约至整数,表示该批再造烟叶的白点。7检验规则

7.1再造烟叶质量采用百分制表示,最高分数为100分。7.2按试验结果和技术要求,判定各指标质量情况,各单项符合表1中的技术要求及允差规定则相应项目可得满分;否则得零分。

7.3各指标得分档次见表3。

表3指标得分档次

抗张强度/(N/mm2)

耐折度/次

填充值/(cm2/g)

耐水性/min

水分/%

厚度/mm

定量/(g/m2)

7.4外观得分为外观各指标得分之和。524

7.5外观各指标得分情况见表4。项目

表4外观指标得分档次

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7.6各单项得分之和为再造烟叶质量得分。7.7质量判定

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粘连率

7.7.1再造烟叶质量得分表示再造烟叶的制造综合技术水平。7.7.2再造烟叶质量否决因素。

YC/T16.1--2002

7.7.2.1再造烟叶抗张强度A1类纵向小于2.0N/mm2,A2类纵向小于3.0N/mm2,B类横向小于1.8 N/mm。

7.7.2.2再造烟叶耐折度A1类纵向小于15次,A2类纵向小于100次,B类横向小于30次。7.7.2.3A2类和B类再造烟叶耐水性小于2min。丝状再造烟叶连丝并条率大于30%,片状再造烟叶连片粘连率大于30%。7.7.2.4

7.7.2.5再造烟叶发生霉变。

7.7.2.6再造烟叶有明显的异味。7.7.2.7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原料或辅料不符合4.1和4.2的要求。8

标识、包装和购运

8.1标识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包装尺寸、净重、毛重和安全标志。

8.2包装

应用无异味的防潮材料密封包装。包装应完整、牢固。8.3贮运

贮存、运输过程中要防雨、防潮、防晒、防止与有异味物品接触、污染。525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