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11 12:55:57
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主要用于规定离子注入机的一些基本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虽然我无法提供该标准中的具体详细内容,但是一般来说,这类标准常见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涉及的产品可能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
- 离子注入精度
- 注入均匀性
- 束流稳定性
- 离子束形状与尺寸
- 设备的真空度
- 能量分布和剂量控制
- 设备的安全性能检验
检测方法:
- 使用标定晶圆进行均匀性测量
- 通过能谱仪检测能量分布
- 利用监控软件进行束流稳定性评估
- 采用真空计测量设备的真空度
- 实际加工性能测试,涉及产品的测量与评估
涉及产品:
- 半导体材料,如硅片
- 微电子器件
- 其它需要离子注入工艺的电子元件
若需要准确的标准内容及权威解释,建议查阅相关技术文件或联系专业的标准化机构。
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GB/T 15862-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离子注入机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工艺用电能离子注入机。GB/T15862-1995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5862-1995
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离子注人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ic specification for ion implantation equlpment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医
GB/T 15862—1995
本标准规定了离子注入机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工艺用电能离子注入机。其他离子注入机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n193出口机械、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定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SI142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总技术要求SJ1276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SJ 2573涂料涂短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
3. 1东能量beam encrgy
到达靶上离子所具有的动能,单位为电子伏特(eV)。3.2靶束流beam current on target单位时间内靶上接收到的离子束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3.3均匀性unifarmity
表征注入离子剂量不均勾的程度。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3.4承复性repeatability
表征片间(或批间)在同条件下注入离了剂量不重复的程度。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3.5真空度
vacuum
不引束条件下,离子注入机真空室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强。4产品分类
4.1离子注入机按能量高低分为:a
低能离子注入机;
中能离子注入机;
高能离子注入机:
兆伏离子注入机。
4.2离子注入机按束流大小分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2批准1996-08-01实施
小束流离子注入机,
中束流离子注入机;
强流离子注入机;
超强流离子注入机。
5技术要求
5.1工作条件
气压:86~106kPas
环境温度:15~28℃;
相对湿度;<60%;
GB/T15862-1995
具有空调的净化间,洁净度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d.
供电电压:兰相四线制,交流电乐380V土10%,220V士10%;e.
频率:50Hz士10%,
波形:正弦波。
般要求
离了注入机的控制方式、主要装置,任选件,备件,应在具体产品标准和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和说明。5.3外观要求
5.3.1离子注入机的外观应符合SJ142的要求。5.3.2油漆涂覆的零部件,其漆层应符合SJI2573的要求。5.3.3电镀及化学涂覆的零部件,镀涂层质量应符合SJ1276的规定。5.3.4面板上的文宁符号和标志应清楚准确。5.4安全要求
5.4.1离了注人机应有良好的射线防护设施,机器外表面的射线剂量应小于0.25mR/h。5.4.2在离子源送气管路,气源瓶柜,真空排气部分等机柜上方要设有标准尺寸的排风口,以便与用户厂房内的排气设施相连接。
5.4.3高乐区应隔离,进人高压区的门上应有安全联锁装置和放电装置。5.4.4机器应有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高压放电、过载、短路、停电、停水、停气等故障的防护装和报警装置。
5.4.5离子注入机的三相电源入线口与机壳之间应谢1500V的交流电压1min不被击穿和不产生放电,其漏电流不大于1.0mA.
5.4.6机相要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应有不大于4的接地装置。5.5主要性能要求
5.5.1束能量
束能量范围应按表1规定的范用在具体产品标准中给出。表1
低能离于注入机
中能离子注入机
高能离子注入机
兆伏离子注入机
能重范围
100~300
>300~1000
>1 000
5. 5.2靶束流
GB/T15862-1995
靶束流大小按表2规定的范围在具体产品标推中给出。束流稳定性应不大于10%/h。表2
小束流商子注人机
中束流离了注人机
强流离子注入机
超强疏离于注入机
5.5.3注人元素
注人无素的种类和质量应在具体产品标准中给出。5.5.4均匀性
东范康
10~100 μA
100~2 000 μA
2>2~30mA
在产品标准中应给出均匀性指标,其指标等级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硅片。
5.5.5重复性
在产品标准中应规定重复性指标,其指标等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裁4
硅片。
5.5.6生产率
≤,0. 50%
在产品标准中应规定生产率指标,对$100mm晶片,30s注人时其生产率不得少于每小时50片;对$150mm品片,30s注入时其生产率不得少于每小时15片。5.5.7真空度
靶室真空度应优于8×10-4Pa
5.5.8可常性
产品平均无故障H间不少于50h,平均维修时间不多于4h。5.6包装运输要求
离子注人机部件的他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摄坏和变形,应能保证设备完好。6试验方法
6. 1 一般要求检查
按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检查。
6.2外观检
用日视法检查离子注入机外观和外表面。6.3安全试验
6-3.1射线剂量
GB/T15862—1995
测试仪器,X射线剂量仪,该仪器对自然本底的指示应达指示刻度的40%左右。测试条件,在离子注入机的额定能量和额定束流下进行。测试方法;用X射线剂量仪探头接触离子注入机的外表面,测量X射线剂量。6.3.2排气设施
目视检查排气设施。
6.3.3安全联锁
检查高压区门的安全联锁装置。6.3.4防护和报警装置
高压放电、过载、停电、停水、停气等试验,检查防护装置和报警装置。6. 3. 5 耐压试验
用自动击穿装置测试耐压性能,三相电源的入线口与机尧之间在1500V的交流电压下,1min内是否被击穿与存在放电现象,并从自动击穿装管上读出漏电流大小。6.3.6接地测试
用目视检查接地标志是否明显,并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盘接地电阻装置的阻值。6.4主要性能测试
6.4. 1束能量
采用0.5级静电高压表,其量程应适用于离子注入机的加速电压。把静电高压表的一端接离子源,另-端接大地。把注入机上的束能量(即电压)指示数值与静电高压表指示值比较,其误差应小于1%。然后用注人机上的束能量(即电压)指示器测试束能量。高能和兆伏离子注人机能量采用核反应方法测试。6.4.2靶束流
高了注入机上的束流指示表头,采用0.5级精密电流表校准,其精度优于1级。离子注入机的靶上接收束流,用电流表量其数值,并测出1h靶束流的稳定性。在测束流过程中,应排除二次电了的影响。即从小到大调节抑制电压,束流应由大变小,当抑制电压调到某一值后,束流不变,此时测得的束流即是不计次级电子影响的真止离了束流。6.4.3注入元素
按图1接好线路,由小到大调节邀分析器电流,在X-Y函数记录仪上画出质谱图。并读出质谱图上各峰所对应的磁分析器电流。由避场强度与磁分析器电流的关系曲线,查山质谱图上各峰所对应的磁场强度。按公式(1)计算出质谱图上各蜂所对应的质量数,由质景数确定注人元素。分析器
-离子的电荷量,C;
式中Q
磁分析器
X-Y两数记录仪
Q(HR/144)2
·(1)
-磁场强度,A/m;
磁分析器的偏转半径,cm,
离子的加速电压,V,
离子的质量数。
GB/T 15B62-1995
假定某元素单电荷的峰值位置是I,,则该元素多电荷的位置出表5确定。表5
电荷个数
多电荷位器
6.4.4均匀性
6.4.4.1测量条件
硅片:
硅片电阻率:
硅片尺寸:
二化硅层厚度:
离子种类:
能量:
剂量:
注人角:
退火条件:
测董方法:
测量手段:
每片测试点数;
6.4.4.2测量方法
(111)晶向
n-型 5~9 0 cm
105±5m
150kev
5×10cm~2
950℃.通干氮,30 min
薄层方块电阻法
四探针,相对标准偏差≤士0.2%
100个点
由工艺人员提供一层105士5nm厚的热生长二氧化硅层的硅片,在标定的剂量、能量,注入角下注入B+,然后在干氮气中退火.随后用氢氟酸去掉二氧化硅层。用精窜四探针装暨对注入片上100个均匀分布的测试点测量薄层电阻率R.值。按公式(2)计算出。值。- 1)Z[(R.), -R.J1/2
1/(Nw -
相对标准偏差:
(R,),-第i个点测得的薄层电阻率,·cmtR,
+(R,,.-cm
Nw——显除奇异点后所保留的测量点数。6.4.5惠复性测量
测量条件同 6. 4. 4。
× 100%
**( 2)
测量方法:由工艺人员提供晶片条件-致的硅片10片,每次注一片。用精密四探针装置对注入片上100 个均匀分布的测试点测量薄层电阻率 R,值,按 6. 4. 4条计算出 R,,再按公式(3)算出 c值。=+
GB/T 15862—1995
E[(R)-
第:片(或批)的薄层电阻率过量平均值,·cm,式中:R)
N片(批)测得潮层电阻率的均值,a·cm;N—片数(或批数)。
6.4.6生产率
按具体产品标准规定的参数,测定一小时内的证叶数。6.4.7真空度
用设备本身配置的超高真空计现场测试。6.4.8可靠性验证
×100%
采用GB5080.7提供的4!7概率比序贯截尾试验方案进行验证。6.5包装运输试验
++-++++++++++++++-( 3 )
按包装箱上的标记,将离子注入机固定于振动试验台J,振动频率4Hz,振幅0.35mm,持续时间2h,试验结束后,检验包装箱应完好无损,并机测试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了
检验规则
离子注人机的检验分定型检验、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7.1定型检验
7.1.1定型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7:1.2有下列情况之-应进行定型检验:a.
新品碎制:
改进设计或主要工艺,或更换主要元器件及材料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定型检验的要求时。7.1.3
3定型检验项甘见表6。
试验项目
般要求
外观要求
安全要求
束能量
靶策流
注人元素
均与性
重复性
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定型检验
安收检验
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生产率
真空度
可靠性
包装运输
技术要求
GB/T 15862—1995
续表6
测试方法
注:“の\表示在该类检验中应进行的检验项日。定型检验
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
检验中任一项出现故障时,应停止检验,查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交收检验。重新检验中若再次出现故障,则该机判为不合格,但允许进行一饮返修后,再次交验。7.2交收检验
7.2.1交收检验由生产单位质谢检验部门负责进行。7.2.2每台离广注入机出」前应逐台通过交收检验。7. 2. 3交收检验项目及序见表6,7.2.4检验中任一项出现故障时,应停止检验,查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交收检验。重新检验中若再次出现故障,则该机判为不合格,但允许进行·次返修后,再次交验。7.3例行检验
例行检验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7.3.1
7.3. 2正式生产的离子注入机,累计生产 5 台以上,或每满三年进行一饮例行检验。7. 3. 3例行检验项日见表 6。
7.3.4例行检验的样机从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样数量每5台抽一台,10台以上抽2台。7.3.5当例行检验有不合格项目时,应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重新检验,若仍出现不合格项目,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势。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离了注入机应有字迹清晰的标牌,标牌应固定在明显的部位上。8. 1. 2
标牌应有下列内容:
型号: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包装箱箱面上应按GB6388的规定,至少有下列标患:机器型号、名称;
到站:
收货单位;
发货地点:
发货单位:
箱号及件数;
总董,
h、净重
1箱体尺寸,长×宽×高(mm)。8.1.4包装运输作业标志
GB/T 15862—1995
按GB 191的规定,在包装箱的明显部位上注明\小心轻放”“怕湿”“向上”和“易碎”“再心”“吊装”等标志。
8.2包装
8.2.1离子注入机的包装应符合GBn193中3.1条\箱装”,3.8.2条\防潮包装”及3.5.5条“防囊包装\的规定,
8.2.2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装箱清单。8.2.3包装必须牢固可靠。
8.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能适应各类工具装车运输。装车和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止跌落的紧固措施。8.4贮存
所有包装好的离于注入机,应集中存放在环境温度一5~40℃,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清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毕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第四十八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颜额亨迪,磨温初。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862-1995 离子注入机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