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11 19:00:5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叶轮的材质和结构
  • 动力性能检测
  • 流量和压力的测定
  • 浮选效果评价
  •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试验
  • 噪音和振动测量

检测方法:

  • 物理检测法(用于材质分析)
  • 流体力学测试(用于动力性能、流量和压力测定)
  • 实验室浮选试验(用于浮选效果的评价)
  • 磨损试验机测试(用于耐磨性试验)
  • 化学腐蚀试验(用于耐腐蚀性试验)
  • 声级计和振动计测量(用于噪音和振动测量)

涉及产品:

  •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
  • 与浮选机配套使用的设备和部件

该标准适用于煤用斜叶轮浮选机的设计、制造及验收等环节,确保产品性能符合行业要求。

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

标准号:MT/T 650-1997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发布日期:1997-11-10

实施日期:1998-04-01

标准状态:现行

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斜叶轮浮选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斜叶轮浮选机(以下简称浮选机),该机主要用于煤泥(粉)的浮选。MT/T650-1997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MT/T650-1997

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MT/T650-1997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言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立维、刘鸿功。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347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coalflotation cells with oblique impellerMT/T 650—1997

本标准规定了斜叶轮浮选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斜叶轮浮选机(以下简称浮选机),该机主要用于煤泥(粉)的浮选。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48--88球墨铸铁件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 1804—92

GB/T9439—88灰铸铁件

GB/T13306—91标牌

MT/T652—1997煤用浮选机清水性能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浮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1.2外购件和协作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并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装配。3.1.3机加工件未注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中m级的规定。3.2整机安装

3.2.1浮选机所有槽体装配后,泡沫溢流堰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偏差不得超过6mm。对直流式浮选机要求溢流堰高度可调,其调整范围为0~100mm。3.2.2刮板轴中心线应在一条直线上,其相邻两轴的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0.2/1000。刮板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刮板刮泡边距溢流堰边缘为3~6mm。对直流式浮选机要求刮板回转直径可调,其调整范围为 400~600 mm。

3.3搅拌机构的安装

3.3.1定子与叶轮的轴向、径向间隙为10士1mm。3.3.2叶轮中心对槽体四周侧壁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土10mm。3.3.3搅拌轴中心线对地脚平面(或槽底平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1000。3.3.4搅拌轴装配后应保证转动灵活。3.4槽体

3.4.1焊缝不应渗漏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1-10批准318

1998-04-01实施

MT/T650---1997

3.4.2焊后各接合面的平面度偏差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2mm。3.4.3端部接合面对底面的垂直度偏差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2mm。3.4.4溢流堰每米槽长的直线度偏差应不大于3mm。3.4.5焊接后两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对角线长度的3/1000。3.4.6两侧溢流堰对地脚平面的高度偏差均应不大于3mm。3.4.7两侧溢流堰的平行度偏差与溢流堰长度的比值应不大于3/1000。3.5叶轮

3.5.1材料为球墨铸铁QT500一7,其性能应符合GB/T1348之规定。3.5.2使用寿命不少于5000h。

3.5.3斜圆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偏差应不大于士0.5°。3.5.4直径129H6锥孔的锥度为1:20,要求同空心轴直径129h5锥孔配合互换,研磨接触面长度不得小于70%。

3.5.5叶轮制成后需做静平衡试验,其静不平衡力矩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叶轮的静不平衡力矩

叶轮直径,mm

静不平衡力矩,N·m

3.6定子 

3.6.1材料为球墨铸铁QT500—7,其性能应符合GB/T1348之规定。3.6.2使用寿命不少于7500h。

3.7空心轴

3.7.1材料为45号无缝钢管,代用材料的性能应不低于45号钢。760

3.7.2装配叶轮的配合处直径129h5的锥孔锥度为1:20,要求同叶轮的锥孔配合互换,研磨接触面长度不得小于70%。

3.8轴承座

材料为球墨铸铁QT500—7,其性能应符合GB/T1348之规定。3.9大三角皮带轮

3.9.1材料为HT150,其性能应符合GB/T9439之规定。3.9.2加工后需作静平衡试验,其静不平衡力矩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皮带轮的静不平衡力矩

(单)槽体容积,m2

静不平衡力矩,N·m

3.10外观质量

涂漆表面无裂纹、脱皮、气泡和流痕等缺陷。3.11整机寿命

整机使用寿命不少于45000h。

3.12整机清水试验性能

清水试验性能应符合MT/T652表1中的1~~~4和6~~~10各项之要求。4试验方法

4.1用水平仪测量总装后的浮选机槽体两溢流堰的同水平面偏差,用钢丝拉线法测量槽体两溢流堰的直线度。

4.2用常规量具测量槽体几何尺寸,搅拌机构间隙。349

MT/T650—1997

4.3用钢丝拉线作水平线,转动刮板轴,测量对应两槽刮板轴中心线的同轴度。挂垂线并转动搅拌轴测量搅拌轴中线的垂直度。

4.4用常规试验方法检验材质。

4.5整机清水性能试验方法按MT/T65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5捡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遂台检验。检验合格并发合格证后方准出厂。5.1.2产品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表3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所在条款

3.2(两项)

3.3(四项)

3.4(七项)

3.6(两项)

出厂检验

型武检验

注;“”表示检验项目;“-”表示不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所在条款

3.12(九项)

出厂捡验

型式检验

5.1.3出厂检验以不合格项目数不多于2项为合格。亦可按制造厂与用户的合同规定判定。5.2型式检验

5.2.1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一新产品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生产10台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至少应抽出1台进行一次检验;产品停产2年后,恢复生产时,

一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熬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5.2.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5.2.3型式检验要求以下项目(其中前五项见MT/T652)必须合格:清水最大通过量;

单位充气量;

充气均匀系数:

电动机实耗功率:

搅拌机构轴向与径向间隙。

同时,其他项目中的不合格项目数不应多于2项,否则为不合格。350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MT/T650—1997

6.1标牌应固定在醒目位置,并应符合GB/T13306之规定。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型号、名称;

制造厂名称;

出厂编号、制造日期;

主要技术参数。

6.2随机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并固定在包装箱内,文件包括:一产品合格证;

装箱单,

安装使用说明书;

一易损件(叶轮、定子)图样。

6.3产品的包装和发货应符合陆路和水路运输时的要求。6.4外露加工面和内部加工面均应涂防锈油,并用油纸或塑料布包扎,外露管接头和电动机用塑料布包扎。

6.5电气设备和小型零件应装入包装箱,包装箱要牢固并有防雨、防潮措施。6.6包装箱外壁上和裸装的槽体上有明显的文字标志,其内容包括:-收货单位和地址;

产品型号、名称,

一制造厂名称、地址,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一净重、毛重、箱号、外型尺寸和起吊标记。35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MT/T 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