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4-12-13 08:54:4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检测项目:
  • 信号接口性能测试

  • 传输性能测试

  • 系统同步性能测试

  • 错误性能测试

  • 抖动和漂移测试

  • 功耗和电源测试

  • 环境适应性测试,如温度和湿度的耐受性

  • 安全性能测试

检测方法:
  • 标准信号源和示波器用于信号接口性能测试

  • 误码率测试设备(BERT)用于传输性能和错误性能测试

  • 抖动和漂移测量仪器用于相应测试项目

  • 功率计和电源分析仪进行功耗和电源特性测试

  • 环境试验箱用于模拟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进行测试

涉及产品:
  • 139264kbit/s数字复用设备

  • 用于长距离传输的数字通信设备

  • 电信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使用的宽带传输设备

上述信息仅为标准可能涵盖的内容,具体的检测项目、方法以及适用的产品应以标准的正式文本为准。

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标准号:GB/T 11324-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4-06

实施日期:1995-01-02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139264kbit/s采用正码速调整的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工作在139264kbit/s采用正码速调整的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GB/T11324-1995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11324-1995

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部分内容

UDC621.39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

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s of the fourth orderdigital multiplex equimpent operating at139264kbit/sandusingpositivejustification1995-04-0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

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Performanceand testmethods of thefourth orderdigital multiplex equimpent operating at139264 kbit/s and using positive justification本标准等效采用CCITTG.751建议。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1324—1995

代替GB11324~11325—89

本标准规定了139264kbit/s采用正码速调整的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工作在139264kbit/s采用正码速调整的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

2引用标准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系列

GB4110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GB7611

3工作条件

3.1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5~40℃,

相对湿度:≤85%(30℃);

大气压力:70~106kPa。

3.2电源

电源电压:一48V土20%。

4基本参数

4.1比特率

复用信号标称比特率为:139264kbit/s,容差士15×16-6支路信号标称比特率为:34368kbit/s,容差士20X10-6。4.2顿结构

本复用设备的顿结构列于表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4-06批准1995-12-01实施

支路比特率,kbit/s

支路数

顿结构

顿定位信号(111110100000)

向对端数字复用设备的告警指示留作国内使用的比特

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GB/T11324—1995

表1139264kbit/s复用顿结构

比特编号

17~488

组1~v

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n=1~4)注)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is(注)

从各支路来的可用作码速调整的比特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顿长,bit

每支路比特数,bit

每支路最大码速调整率,kbit/s标称码速调整比

注:C表示第3支路的第n个码速调整控制比特。4.3顿失位与顿定位的恢复

4.3.1当连续4顿在其预定位置上收到有错误的顿定位信号时,就认为已发生了帧失位。4.3.2顿失位后,当连续三顿检测到帧定位信号时,应判为顿定位已有效恢复。如果检测到帧定位信号后,而在其后的两帧之一没有检测到帧定位信号时,则应重新对定位信号进行的搜索。

4.4复用方法

4.4.1复接方法

按支路编号顺序循环逐比特交替复接。4.4.2码速调整方式

正码速调整,固定位置插入。

4.4.3码速调整控制信号

每支路5个比特,应分散配置并采用C(n=1、2、3、4、5)。有码速调整用信号“11111”表示,无码速调整用信号“00000”表示,采用择多判决法检测。4.4.4码速调整比特

每支路1比特,固定在紧接码速调整比特C之后。有码速调整时为调整比特,不传信息,无码速调整时,为该支路比特,仍传信息。4.5公务数字

每帧有四个比特可作公务用,在复用设备中检测到特定的故障时,组I的比特13即用来向对端的复用设备发出告警指示(见5.4.2.2条),组I的比特14至16留作国内使用(使用方法待定),在跨越国境的数字通道上,该比特固定为“1”。5技术要求

5.1数字接口

5.1.134368kbit/s接

5.1.1.1标称比特率:34368kbit/s;容差:±20×10-6;

码型:HDB3。

GB/T11324—1995

2过压保护要求:见附录A(补充件)。5. 1.1.2

5.1.1.334368kbit/s输出口要求:见表2、图1。表234368kbit/s输出口一般要求脉冲形状:标称脉冲形状为矩形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信号)的标称峰值电压

无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

脉宽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

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

不管极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都应符合图1中所给模框的限制

个同轴线对

752电阻性

0.95~1.05

0.95~1.05

(1:. 65+ 0. 3F)

c1.1. a. + I+. 530

图134368kbit/s接口脉冲模框

5.1.1.434368kbit/s输入口要求5.1.1.4.1输入阻抗

标称值:752(同轴),

输入阻抗特性:见表3。

频率范围,kHz

860~1720

1720~34368

34368~51550

5.1.1.4.2输入口允许衰减

GB/T11324—1995

表334368kbit/s输入口阻抗特性回波损耗,dB

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2中的规定,但允许依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规律,而且在17184kHz的频率点上的衰减值最小的变化应达到0~12dB。此衰减值应包括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配线架所引入的任何衰减。34368kbit/s口最大允许输入抖动容限:见表4、图2。5. 1.1.4.3

表434368kbit/s口最大允许输入抖动下限参数

比特率

34368kbit/s

抖动值

fo(Hz)

调制数字信号使之产生抖动和漂移的正弦信号频率值(数字信号抖动频率)

f1o(Hz)

fo(Hz)

[1:1-2) .1n

fe(Hz)

fi(Hz)

f2(kHz)

fa(kHz)

fa(kHz)

47777777747

图2343688kbit/s口最大允许输入抖动下限5.1.1.4.4抗干扰要求

测试用

伪随机

228—1

个有用信号和一个干扰信号经混合网络登加成一个混合信号,有用信号和于扰信号应符合第5.1.1.1条和5.1.1.3条规定,其信号为223—1伪随机序列。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特率均应在本标准所规定的容差范围内,但不应同步。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比为20dB,混合网络的标称阻抗为752(同轴)。当混合信号经过规定的0~12dB电缆衰减加到输入口,应无误码。GB/T11324—1995

注:能够提供一个自适应的而不是固定的接收器,可以认为能更可靠地防止反射而应优先采用。5.1.2139264kbit/s接

5.1.2.1标称比特率:139264kbit/s容差:±15×10-,

码型:CMI。

过压保护要求:见附录A。

5139264kbit/s输出口要求:见表5、图3。5.1.2.3

表5139264kbit/s输出口—般要求标称脉冲形状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峰-峰值电压

实测幅度10%~90%的上升时间

转换定时容差

(以负向转换平均半幅度点为准)回波损耗

矩形(见图3)

个同轴线对

75Q电阻性

《2ns

a.负向转换:士0.ins

b.在单位码元间隔边界上的正向转换:士0.5nsc.在单位码元间隔中心上的正向转换:士0.35ns≥15dB(7~210MHz)

T =7. [a ns

图3a对应于二进制\0”的脉冲模框1.706ns

注:①最大稳态幅度不应超过0.55V,过冲和其它瞬态值,允许落入0.55~0.6V之间的虚线区域,即超过稳态值5

的部分应小于0.05V。

GB/T11324—1995

②脉码序列的每一个脉冲都应处于模框的界限之内,而与前后脉冲的状态无关。两个脉冲模框相对于共同的基准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即它们的前沿和后沿一致。模框要求上升和下降时间应在一0.40.4V之间测量,而且不应超过2ns。T=I.JH9

图3b对应于二进制1”的脉冲模框n.ins

注:最大“稳态”值不应超过0.55V,过冲和其它瞬态值允许落入0.55~0.6V之间的虚线区域,即超过稳态的部分应小于0.05V。

②脉码序列的每一个脉冲都应处于模框的界限之内,而与前后脉冲的状态无关。两个模框相对于共同的基准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即它们的前沿和后浩致。③模框要求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应在一0.4~0.4V之间测量,而且不应超过2ns。④倒向脉冲应具有相同的特性,相应的正负沿电平为士0.1V和士0.5V。5.1.2.4139264kbit/s输入口要求5.1.2.4.1输入阻抗

标称值:752(同轴);

输入口阻抗特性见表6。

表6139264kbit/s输入阻抗特性

频率范围,MHz

5.1.2.4.2输入口允许衰减

回波损耗,dB

GB/T11324—1995

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5中的规定,但允许依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于规律,而且在70MHz频率点上衰减值变化的最小的变化应达到0~12dB,此衰减值应包括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配线架所引入的任何衰减。

5.1.2.4.3139264kbit/s输入口抖动容限:见表7、图4。表7139264kbit/s输入抖动下限

比特率

139264kbit/s

抖动值

5.2抖动

fo(Hz)

5.2.1抖动转移特性

调制数字信号使之产生抖动和漂移的正弦信号频率值(数字信号抖动频率)

f1o(Hz)

fg(Hz)

J—7-FS

fe(Hz)

fi(Hz)

f2(kHz)

fs(kHz)

解*10

f,(kHz)

图4139264kbit/s口最大允许输入抖动下限测试用

伪随机

-个受正弦抖动调制的34368kbit/s信号,其受复接、分接器抖动转移特性的影响,应在图5所示的增益/频率极限范围之内。测试信号的等效二进制内容为1000。7

GB/T11324—1995

图5抖动转移特性

注:①考虑到测试仪器的限制,f。应尽可能低,应不高于20Hz(如10Hz)。②为使测量精确,采用选频法测量,且选频带宽不得宽于40Hz。5.2.2支路输出抖动

在800kHz以下的频率上进行测量时,在无输入抖动的情况下,支路输出端的峰-峰抖动不应超过0.3UI。

在用一个装有低频截止频率为10kHz,以十倍频程20dB滚降且上限频率为800kHz的带通滤波器的仪器测试时,在10s的测试时间内,支路输出端的峰-峰抖动以99.9%的概率不应超过0.05UI。5.2.3复用信号输出抖动

在发送的定时信号是由内部振荡器取得的情况下,在f1一200Hz到f4=3500kHz频率范围内测试时,139264kbit/s输出端峰-峰抖动不应超过0.05UI。5.3定时信号

复接器定时信号既能从外部信源又能从内部信源取得。5.4故障情况与相应措施

5.4.1故障情况

数字复用设备应检测下列故障情况:5.4.1.1电源故障。

5.4.1.2复接器输入端34368kbit/s输入信号消失,5.4.1.3分接器输入端139264kbit/s输入信号消失。注:只有当这种故障不引起顿失位指示时,才要求检测这种故障。5.4.1.4顿失位

5.4.1.5在分接器的139264kbit/s输入端收到对端复用设备的告警指示(见3.4.2.2条)。5.4.2相应措施

检测到故障情况后,应进一步采取如表8所规定的措施,相应措施如下:5.4.2.1发出即时维护告警指示,表示性能已低于容许标准,要求本端注意维护。当分接器的输入端检测到139264kbit/s的告警指示信号时(见下面注②),应禁发与顿失位有关的即时维护告警指示,而其余的相应措施仍按表8中故障情况相关的措施。5.4.2.2将复接器的139264kbit/s输出端的组I比特13由状态“0”改变为状态“1”,向对端复用设备发出告警指示。

5.4.2.3将AIS(见下面注①和注②)加到分接器的所有4个34368kbit/s支路输出。5.4.2.4将AIS(见下面注①和注②)加到复接器的139264kbit/s输出。5.4.2.5将AIS(见下面注②)加到复接器的139264kbit/s信号中对应于相关的34368kbit/s支路的8

时隙。

GB/T11324—1995

在对应于有故障的输入支路的时隙内,复接器输出口发送AIS的方法,应能控制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的状态,以保证AIS的比特率处于对该支路所规定的容差内。注:①复接器输出端和分接器输出端AIS的比特率应按照各接口规范的规定。②34368kbit/s和139264kbit/s告警指示信号的等效二进制内容应标称地为一连串1”,即使误码率为1×10-时,其AIS也能被检测,但对于除顿定位信号以外的所有比特都为“1”状态的信号不应被认为是AIS。表8故障情况与相应措施

相应措施(见5.4.2条)

设备部位

复接器和

分接器

只有复接器

只有分接器

故障情况

(见5.4.1条)

电源故障

支路信号

输入信

号消失

顿失位

收到对端

复用设备

的告警指示

发出即时维

护告警指示

向对端复用

设备发出

告警指示

所有支路

(如果可行)

综合信号

(如果可行)

综合信号的

相关时隙

注:表中的“要”表示在相关的故障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表示在相关故障情况下,如果该情况是唯一的,则不必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的故障情况,而且至少对其中一种故障情况规定了“要”采取的措施,则应采取有关的措施。

5.5可靠性指标

MTBF≥10年。

6测试方法

6.1测试条件

6.1.1环境温度:5~40℃。

6.1.2相对湿度:85%(30℃)。

6.1.3大气压力:70106kPa。

6.1.4供电电源电压:-48V±20%或-60V+20%或-24V疆%。6.2测试仪器及测试信号

所用的测试仪器均应经过二级或二级以上计量单位计量合格。除特殊情况外,测试信号应符合第5.1条的相关规定。测试在设备的输入、输出口进行。6.3支路输入最大允许频率偏差测试按图6连接。

分支路进行测试,调高(调低)码型发生器的时钟频率,使该支路产生误码,然后再反方向调整时钟频率,使之刚好不误码,此时的最高(最低)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为最大允许频率偏差。当不改变复用信9

GB/T11324—1995

号时钟频率时,测得的频率偏差均应大于1209Hz,或改变复用信号时钟频率为139264000土2089Hz时,测得的频率偏差均应大于687Hz。akblt/

招业发卡器

6.4主振频率测试

按图7连接。

34368hit/9出

支路输入允许频率偏差测试

图?主振频率测试

139284khi/

1392kbi

用频率计数器接在139264kHz时钟输出端进行测试,其频率应在139264000士2089Hz范围之内。6.5数字接口指标的测试

6.5.134368kbit/s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按图8连接。

GB/T11324—1995

4 H kbit/s

135261611/5出

136254kbit/sa

图834368kbit/s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分支路进行测试。将设备的34368kbit/s输出口终接75Q电阻(精度1%),选用高频宽带示波器(频率>250MHz)并采用高阻跨接在终端电阻两端进行观察测试,输出口波形应符合第5.1.1.3条要求。

6.5.234368kbit/s输入口指标测试6.5.2.134368kbit/s输入口允许衰减测试按图9连接。

只制#

图934368kbit/s输入口允许衰减测试134 1/出

u ksa

分支路进行测试。将满足输出接口指标的34368kbit/s数字信号经过符合~√衰减规律,且频率为17184Hz时其衰减值在012dB范围内的电缆串接到码型发生器与支路输入口之间,该支路应无误码,衰减值选用0dB、6dB、12 dB,必要时可增加衰减值的选择。6.5.2.234368kbit/s输入口回波损耗测试按图10连接。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1324-1995 139264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