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3次 | 2024-12-16 12:22:03
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中,详细规定了测定机织物密度的方法。下面是这项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产品:检测项目:
- 经纱密度
- 纬纱密度
检测方法:
标准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对机织物的密度进行测定:
- 直接测数法:通过目测和用放大镜计数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确定密度。
- 平行光测密法:利用平行光线通过织物时,因缝隙和纱线的排列造成的光影变化来测定密度。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机织物,例如:
- 棉织物
- 化纤织物
- 羊毛织物
- 麻织物
- 丝绸织物
这些产品的规格、使用寿命与质量评价等都会受到密度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织物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标准号:GB/T 4668-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12-08
实施日期:1996-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机织物密度的三种方法。根据织物的特征,选用其中的一种。但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方法A。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A:织物分解法。适用于所有机织物,特别是复杂组织织物。方法B:织物分析镜法。适用于每厘米纱线根数大于50根的织物。方法C: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适用于所有机织物。注:使用平行线光栅密度镜、斜线光栅密度镜和光电扫描密度仪测机织物密度的三种方法,列于附录A(参考件)内供参考。这些方法,测量精度低并有局限性,但可快速地粗略估计。GB/T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4668-1995
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1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Textiles-Woven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threads perunit length
1995-12-08发布
1996-05-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TextilesWoven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mumber ofthreads per unit length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211/2一1984纺织品—机织物纱线根数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4668—1995
代替GB4668-84
GB8678—88
一单位长度
结构分析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机织物密度的三种方法。根据织物的特征,选用其中的一种。但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方法A。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A:织物分解法。适用于所有机织物,特别是复杂组织织物。方法B织物分析镜法。适用于每厘米纱线根数大于50根的织物方法C: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适用于所有机织物。注:使用平行线光栅牵度镜、斜线光栅密度镜和光电扫描密度仪测机织物密度的三种方法,列于附录A(参考件)内供参考。这些方法,测基精度低并有局限性,但可快速地粗略估计2引用标准
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定义
3.1密度:机织物在无折皱和无张力下,每单位长度所含的经纱根数和纬纱根数,一般以根/10cm表示。
经密:在织物纬向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经纱根数3.2
3.3纬密:在织物经向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纬纱根数。4原理
根据织物的特征选择下列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4.1方法A:分解规定尺寸的织物试样,计数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长度的纱线根数。4.2方法B:测定在织物分析镜窗口内所看到的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长度内所含纱线根数。4.3方法C:使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测定织物经向或纬向一定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08批准1996-05-01实施
最小测量范窝
每厘米纱线根数
25--40
最小测量距离
GB/T4668-1995
最小测量距离
被测量的纱线根数
50~125
75~120
5.1对方法A,裁取至少含有100根纱线的试样。精确度百分率(计数到0.5根纱线以内)>0.5
0. 7 ~ 0. 4
5.2对宽度只有10cm或更小的狭幅织物,计数包括边经纱在内的所有经纱,并用全幅经纱根数表示结果。
5.3当织物是由纱线间隔稀密不同的大面积图案组成时,测定长度应为完全组织的整数倍,或分别测定各区域的密度。
6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采用GB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仲裁性试验应采用二缀标准人气。常规检验可在普通大气中进行。
7试样
样品应平整无折皱,无明显纬斜。除方法人.以外,不需要专门制备试样,但应在经、纬向均不少于五个不同的部位进行测定,部位的选择应尽可能有代表性。试验前,把织物或试样暴露在试验用的大气中至少16h。8方法A…-织物分解法
8.1用其
钢尺:长度5~15cm,尺面标有毫米刻度;E
b.分析针:
c.剪刀。
8.2步骤
8.2.1在调凝后样品的适当部位剪取略大于最小测定距离的试样,8.2.2在试样的边部拆去部分纱线,用钢尺测量,使试样达到规定的最小测定距离2cm,允差0.5根。8.2.3将上述准备好的试样,从边缘起逐根拆点,为便于计数,可以把纱线排列成10根一组,即可得到织物在一定长度内经(纬)向的纱线根数。8.2.4如经纬密同时测定,则可剪取一矩形试样,使经纬向的长度均满足于最小测定距离。拆解试样,即可得到一定长度内的经纱根数和纬纱根数。9方法B——
织物分析镜法
9.1装置
9.1.1织物分析镜,其窗口宽度各处应是2士0.005cm或3±0.005cm,窗口的边缴厚度应不超过2
9.2步骤
GB/T 46681995
9.2.1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选择--根纱线并使其平行于分析镜窗口的一边,由此逐一计数窗口内的纱线根数。
9.2.2也可计数窗口内的完全组织个数,通过织物组织分析或分解该织物,确定一个完全纽织中的纱线根数。
测量距离内纱线根数=完全组织个数×个完全组织中纱线根数十剩余纱线根数9.2.3将分析镜窗口的一边和另一系统纱线平行,按9.2.1和9.2.2计数该系统纱线根数或完全组织个数。
10方法C·—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10.1装罩
10.1.1移动式织物密度镜,内装有5至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第5章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10.2步骤
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密度镜放在上面,哪一系统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注:在纬斜情况下,测纬密时,原则同上测经密时,密度镜的刻度尺应垂直于经纱方向。芳起点位于两根纱线中间,终点位于最后一根纱线上,不足0.25根的不计,0.25~0.75根作0.5根详评,0. 75 根以上作1 根计。通常情下,当标志线横过织物时就可看清和计数所经过的每根纱线,若不可能,可参照9.2.2进行测定。
11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11.1将测得的一定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长度内所含纱线的根数。11.2分剃计算出经、纬密的平均数,结果精确至0.1根/10cm。11.3当织物是由纱线间隔稀密不同的大面积图案组成时,则测定并记述各个区域中的密度值。12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
说明此试验按本标准进行:
所用的标准大气;
实际所用的方法(A,B或 C)
所用的测量距离;
试样的品种、规格:
各次测定的数值及平均值;
测定期:
任何偏离本试验方法的细节。
GB/T4668—1995
附录A
光栅密度镜和光电扫描仪测定密度的方法(参考件)
A1方法D—平行线光栅密度镜法
本方法仪适用于能产生易于石到干涉条纹的织物。A1.1原理
当平行线光栅密度镜放在织物上时,通过观察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测定纱线根数。A1.2装置
平行线光栅密度镜.按不同规格分为若干档A1.3测定方法
选择适当的光栅密度镜放在织物上,其线条平行被测系统的纱线。如果光栅选择合适,则可看到许多与栅线平行的条纹,按照下列规则计数纱线根数:A1.3.1当将光栅与被测织物转一小角度时,如果出现横向条纹(垂直手栅线)被测织物的度就等十光栅的标号
A1.3.2当光栅稍微转动时,如果云纹与光栅转动方向一致,被测织物的密度等于光棚标号减去杀效数,
A1.3.3当光栅稍微转动时,如果云纹与光栅转动方向相反,被测织物的密度等于光栅标号圳上杀使数
A1.4结果的计算和表示及试验报告按照本标准第11章和第12章的内容。A2方法E-一斜线光栅密度镜法
本方法仅适用「能产生易于看到干涉条纹的织物。A2.1原理
当斜线光栅密度镜放在织物上时,通过观察所产生的干涉花样,测定纱线数A2.2装置
斜线光栅密度镜,按不同规格分为若干档。A2.3测定方法
将织物放平,选择合适的光栅密度镜放于上面.使光栅的长边与被测纱线平行,这时会出现接近对称的曲线花纹,它们的交叉处短臂所指刻度读数即为织物每厘米纱线根数。A2.4结果的计算和表示及试验报告按照本标准第11章和第12章的内容。光电扫描密度仪法
A3方法F—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平纹、斜纹织物的密度测定。A3.1原理
使入射光通过聚光镜射向织物试样,织物中的经纱或纬纱的反射光经光学系统形成单向栅然条纹影象·由光电打描使该影象转换为电脉冲信号.放大整形后·由计数系统驱动数码管真接晶示出5e民度内织物经(纬)纱线根数。
A3.2装芦
光电扫描织物密度仪,最小测量距离为5cmA3.3测定方法
GB/T4668—1995
A3.3.1接通电源,打开主机电源开关,此时数码管和光源灯亮A3.3.2将白纸放置在仪器下,调节输出电压至4.5V左右。A3.3.3选择测量档
测浅色织物选第一档.测深色织物选第二档。43.3.4测平纹织物时,偏向于轮红点标记在缺口正中位置,该位置与织物经纱或纬纱成平行状态,该状态图象清晰。
测斜纹织物时,将偏向手轮红点标记旋至与织物组织常数平行位置。A3.3.5试验时需将织物平放,无折皱,仪器置于被测织物上,将仪器清零,撤动扫描按钮,扫描测头平行于织物经向或纬向快速移动,自动显示记数5c长度测量距离内的纱线根数。如果被测织物是斜纹,则显示数乘以相应常数,即得出5cm内经纬纱线根数。表A1几种常见组织织物常数
织物组织
织物带数
经重平
2/1斜纹
2/2斜较
A3.4结果的计算和表示及试验报告按照本标准第11章和第12章的内容。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宇英、贺洁人。本标准1988年制定,1995年修订。3/1斜纹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 4668—1993
中国标推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 号
邮政编码:100045
话:8522112
中国标出版社皇岛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校专有不得酮印
开本880×12301/16
1996年8月第一版
印张17
字数10千字
199%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2 50
书号:1550661-12549
楚价5.0元
标目289·042
166189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