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6次  |  2024-12-17 08:59:3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是涉及无线电接力系统设备的相关标准文件。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相互干扰的评估
  • 信号完整性的测量
  • 系统可靠性的测试
检测方法:
  • 使用特定的无线电频率进行干扰模拟
  • 在实验室环境中建立仿真系统进行测试
  • 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对接收设备进行干扰测试
  • 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频率干扰现象
涉及产品:
  •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设备
  • 无线电接收器和发射器
  • 相关信号处理和放大设备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确保无线电接力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可靠性和性能,帮助工程师识别和缓解系统中的潜在相互干扰问题。

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

标准号:GB/T 4958.13-198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8-03-28

实施日期:1989-0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传输电视和频分复用电话的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中的干扰测量。干扰可能来自某一个射频波道本身同一混合基带内的各种信号,也可能来自其他射频波道。GB/T4958.13-19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GB/T4958.13-1988

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58.13—1988

idtIEC487-3-5:198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

MethodsofmeasurementforequipmentUsed in terrestrial radio-relay systemsPart 3:Simulatedsystems

Section Five-Measurement of mutual interference1988-03-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1989-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于扰的测量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quipmentUsed in terrestrial radio-relay systemsPart 3: Simulated systems

Section FiveMeasurement of mutual interferenceUDC621.396

621.317.08

GB/T4958.13—1988

IEC487—3—5(1982)

本标准为国家标准《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系列标准之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487—3-—5(1982)《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五节1适用范围

相互干扰的测量》。

本标准适用于传输电视和频分复用电话的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中的干扰测量。干扰可能来自某一个射频波道本身同一混合基带内的各种信号,也可能来自其他射频波道。为了对运行状态的无线电接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噪声作最恰当的评价,按照GB4958·10一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三节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输的测量》和GB4958·11-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仿真系统的测量第四节频分复用传输的测量》,对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来自其他信号的干扰。为了确定干扰引起的噪声增量,通常在有干扰源和无干扰源存在的两种情况下进行测量。2混合基带内的干扰

2.1电视传输

传输电视时,典型的混合基带中,包括有视频信号,连续导频信号及四个副载波(最多时),每个副载波由一个声音节目调制,可能有下列形式的干扰。a。视频对声音节目的串扰;

副载波对视频的串扰;

声音节目对视频的串扰;

声音信道对声音信道的串扰(见GB4958·3—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d.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六节声音节目传输的测量》)。2.1.1视频对声音节目的串扰

2.1.1.1定义和一般考虑

视频对声音节目的串扰,是视频信道的负载在声音信道内产生的干扰噪声的增量。在混合电视基带内,这是最主要的一种干扰形式,评定的方法是,先在视频信道内加负载,然后去掉负载,测出每个声音信道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加权和不加权噪声电平。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8-03-28批准1989-02-01实施

2.1.1.2测量方法

GB/T4958.13—1988

测量视频对声音节目串扰时,视频信道要加以附录AA,1所述的标准测试信号的负载,并把载频频偏调整到详细的设备规范中的规定值。声音信道按照详细的设备规范调整好后,在视频信道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下,测量声音信道的加权和不加权信噪比。

2.1.1.3结果的表示

测量结果应表示出,视频信道加负载和不加负载条件下加权的和不加权的信噪比。2.1.1.4要规定的细节

在详细设备规范中,根据需要包括下列项目:视频负载信号;

b。加视频负载时,容许的最小信噪比,c。不加视频负载时,容许的最小信噪比。2.1.2副载波对视频和声音节目对视频的串扰2.1.2.1定义和一般考虑

声音副载波,彩色副载波和导频信号间相互调制的结果,在视频信道内可能产生周期性干扰成份。当声音信道不加负载信号时,因为没有调制,不产生频谱扩散,所以此时副载波对视频的于扰更为严重,故应在声音信道不加负载条件下测量串扰。为了能使在不同频率点上,所有较大的串扰信号都能显示出来,被测视频信道所加的负载,其频率应等于彩色副载波频率而幅度相当于运行条件下的正弦波信号。声音副载波的调制,也可在视频信道内产生于扰成份。这就是声音对视频的串扰,它可在声音信道加以适当的负载(并见GB4958·1188)情况下,通过测量视频信道不加负载情况下,干扰成份的频率和幅度来评价。

注:这种测量的结果与主观效果并不一定总是相关的。2.1.2.2测量方法

视频信道加上幅度为0.5V峰一峰值频率为彩色副载波频率的正弦波信号,所有的声音副载波电平调到详细的设备规范中给出的电平值。当测量副载波对视频的串扰时,副载波应不加调制。在1kHz至视频最高频率的频率范围内,周期成分的不加权幅度和频率,应该使用选频电平表或基带频谱分析仪来测量。测得的峰一峰电平值以相对于亮度信号电平的分贝值来表示。当测量声音对视频的串扰时,每一个副载波皆应由幅度为声音节目峰值电平而频率为1kHz的单音来调制,用选频电平表在视频信道内1kHz到10kHz范围测量串扰。在以上两种情况,用频率适当而电平相当于峰值白噪声幅度的正弦信号作负载,临时加在视频信道来校准选频电平表或频谱分析仪的基准电平(0 dB)是比较方便的。2.1.2.3结果的表示

测量的结果应以叙述方法表示,说明在规定的带宽内,杂散信号不超过规定的最大电平。2.1.2.4要规定的细节

在详细设备规范中,应包括下列各项:基准信号的峰一峰幅度值;

每一干扰成分的最大容许电平,该值随频率不同而不同,如下表所示:频

1~20kHz

干扰成分的最大容许电平

(相对于基准信号电平)

—50dB

20kHz~1MHz

2.2频分复用电话的传输

GB/T4958.13—1988

干扰成分的最大容许电平

(相对于基准信号电平)

—50dB

传输频分复用电话时,典型的混合基带包括频分复用基带及低于它的(次基带)和/或高于它的(超基带)附加频带。附加频带可有多种用途,例如:公务联络,数据信号(“话下数据”和/或“话上数据”),保护波道的倒换信号或监测信号。可以产生的串扰有下列各项:

频分复用基带对次基带和/或超基带;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对频分复用基带。2.2.1频分复用基带对次基带和/或超基带的串扰2.2.1.1定义

频分复用基带对次基带或超基带的串扰,是在频分复用基带加上白噪声负载信号时(附录AA2),在次基带或超基带任何部分测得的噪声。2.2.1.2测量方法

在频分复用基带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测量次基带或超基带的噪声。首先,以白噪声作负载。把频分复用基带的负载调到GB4958·12一88所规定的标称值,白噪声的带宽被适当限制到相当于被测系统的话路容量。用选频电平表或基带频谱分析仪,在仿真系统的输出端,测量次基带或超基带里的噪声电平。去掉除连续导频外的所有输入信号和辅助信号后,重复测量。注:噪声的容许电平随在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内传输的信号特性不同而不同。2.2.1.3结果的表示

结果应表示出:

a。选频电平表或频谱分析仪的有效带宽;b。基带加负载时,测得的最大噪声电平和相应的频率,以及在相同频率处,基带不加负载时,所测得的噪声电平

如果详细的设备规范有要求时,在基带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测量其他频率点上的噪声c.

电平,

噪声负载信号所仿真的话路数。d.

2.2.1.4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设备规范中,根据需要包括下列项目:频带的极限值;

容许的最大噪声电平或容许的最大噪声电平增量。b.

注:提供频分复用信道噪声负载的噪声发生器中的带限滤波器,在其阻带(即在次基带和超基带区域)内没有足够的衰减,因而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测量,因此,在被测系统的调制器中没接入带限滤波器的情况下,必需接入附加的带限滤波器。

2.2.2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对频分复用基带的串扰。2.2.2.1定义

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对频分复用基带的串扰;是在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内有信号时,在频分复用基带内测得的噪声。

2.2.2.2测量方法

GB/T4958.13—1988

次基带和/或超基带不加负载,在频分复用频带内,按照GB4958.12一—88中的噪声负载测试方法测出总噪声。然后,在次基带或超基带加上由详细的设备规范给出的信号作负载,重复白噪声负载测量。注:如果由次基带或超基带产生的串扰,被频分复用基带内的固有互调噪声所掩盖时,需要测量频分复用频带内的基本噪声(即不加白噪声负载),以代替测量总噪声。对一些频率不落在白噪声测量设备的狭窄测量信道内的周期性噪声成分应予以查明,用选频电平表或基带频谱分析仪测量它们的频率和电平。这些测量是在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的。

注:即使不存在来自次基带或超基带信号的串扰,在频分复用基带内也可能出现杂散周期性信号。2.2.2.3结果的表示

结果应以表格形式表示出下列内容:a。次基带和/或超基带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下,在频分复用基带的狭窄测量信道内,测得的基本噪声和总噪声电平

b。次基带或超基带加负载和不加负载两种情况下,测得的任何周期性成分的频率和电平。2.2.2.4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设备规范中,根据需要包括下列项目:基带不加负载时,容许的最大噪声或容许的噪声增量;a.

基带加负载时,容许的总噪声或容许的最大噪声增量容许的任何周期性信号的最大电平,c.

次基带或超基带所用负载的信号和电平。d.

注:进行上述所有的测量时,在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的终端站和接力站,必需加上详细设备规范中所要求的次基带或超基带信号(或者两者都加信号)。3不同射频波道间的干扰

3.1一般考虑

当测量仿真多射频波道无线电接力系统时(例如:验收测试),由于些实际原因,某些分系统如天线和极化滤波器难以仿真。此外,一般习惯仿真系统只包括奇数或偶数射频波道,故在运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某些效应,在仿真情况下不一定出现(见GB4958·10—88)。在评价实际的无线电接力系统的噪声性能时,必需考虑这些效应。许多情况下,可以用在信号通道适当的点上接入一个或两个外部信号的方法,来仿真干扰源,例如在被测射频波道的波导管输入端,用诸如混合连接器那样的合并网络接入干扰源。图1示出包括上述合并网络,用于仿真一个多接力段线路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波导连接系统图。其他情况下,评价总的波道噪声时,用计算方法代替测量由其他射频波道产生的干扰噪声方法更为优越(见附录AA·3)。多射频波道系统中,由其他射频波道引起的干扰噪声可分为下列两大类:a。邻波道干扰和多载波互调产物;b.同波道干扰。

另外,还可能有由于诸如本地振荡器这样的信号源引起的其他干扰信号。3.2邻波道干扰和多载波互调产物3.2.1定义和一般考虑

邻波道干扰产生的方式如图2所示。研究在B站频率为f2的“去”方向波道,该波道的接收机还将收到:

a.来自A站“去”方向发射机的邻波道信号于1和f3(远端干扰),这是因为天线和波导系统的极化去耦是有限值,而波道f2的接收机选择性也是被限定的;b.来自B站“回”方向发射波道f\1、f'2和f'3的信号(近端干扰),这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耦合网络的选择性是有限的,以及镜象频率的接收。4

GB/T4958.13—1988

注:某些情况下,由B站回”方向发射机产生的多载波互调产物例如:“2p一q”或\p十q一r”型(其频率在“去”方向接收机频带内),也可在B站引起近端干扰。这些产物是由于非线性,例如波导连接不良,非线性元件等原因由“回”方向发射机信号间互调而产生。新式无线电接力系统中,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使用相同极化但不共用同一天线时,和/或当射频波道配置得使多载波互调产物影响最小时,上述的近端干扰一般可以忽略。3.2.2邻波道干扰的测量方法

邻波道干扰,可以通过信号引入到合并网络的方法来仿真如图1所示,引入的信号频率应和详细设备规范中给出的邻波道频率相同。当同时接入两个仿真干扰信号(一个高于被测波道频率,另一个低于被测波道频率)时,可以直接测量它们引起的实际干扰噪声。当一次只接入一个信号时,先接入一个高于被测波道频率的信号,然后,接一个低于被测波道频率的信号,测量两种情况下的干扰噪声,从测得值可算出接入两个扰信号时所产生的干扰噪声。在有用信号的两个电平点测量干扰噪声,一个电平相当于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的电平。另一个电平相当于详细设备规范给出的深落(例如30dB)条件下的电平。千扰信号电平相应变化的范围。应由买方和厂方协定确定。用来调制仿真干扰信号的负载信号,由该波道预定传播的信息类型决定。仿真频分复用传输情况时,应使用带宽和话路容量相当的白噪声信号。当仿真电视情况时,使用常规电视负载信号(附录A、A·1)来调制。

进行千扰测量时,是假定被测射频波道适合于传输频分复用电话信号的,因为这意味着比传输电视信号时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被测波道的干扰噪声,首先使用GB4958·12一88中所述的白噪声测试仪表进行测量,并且应该注意:干扰噪声可能比基带内的互调噪声小。第二步,使用选频电平表或基带频谱分析仪,测量不落到白噪声接收机狭窄信道带宽内的任何周期性成分的频率和电平。上面列举的测量结果,是可懂串音和不可懂串音之和。如果要单独确定可懂串音,可使用位于不同基带频率处的正弦波信号(例如:在基带的高端、低端和中心频率)来调制干扰载波,如果需要用高于基带的频率来调制,则可使用未调制的副载波和导频信号来调制。有用信号的载波不应被调制。用选频电平表和基带频谱分析仪,在被测波道内测量信号的电平。该信号的频率和用来调制干扰载波的信号频率相同。3.2.3结果的表示

测量结果应表示出:

a。有用信号的载波频率,

b.有用载波的电平,

各干扰信号的载波频率

各干扰载波的电平,

各干扰载波的调制类型;

f.各干扰噪声的电平。

应说明此结果是总串噪声(可懂和不可懂),或仅是可懂串音。3.2.4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设备规范中,根据需要包括下列项目:a。有用信号的频率,电平及调制数据;b.各干扰信号的频率,电平及调制数据;c.容许的干扰电平。

3.3同波道干扰

同波道干扰产生的方式如图3,研究B站的“去”方向波道1此波道的接收机还可收到:a.

来自C站“回”方向发射机的信号f1,这是因为B站的天线对来自该方向的信号尚有一定的响应;

b。来自A站“回”方向发射机的信号f1,这是因为A站“回”方向天线的背向辐射。由C站发射机产生的干扰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干扰,这是因为有用信号和无用信号的衰落之间是不5

相关的。

GB/T4958.13—1988

同波道干扰也可能发生在越站传播条件下,此时,一个“去”方向接收机可能对直接来自相距三个接力段的站的同波道信号有响应。在仿真系统中不发生此种作用,在实际运行的系统中,如果站址选择恰当,此种作用通常也可忽略。

因为组成被测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的任何分系统,都不会产生同波道干扰,所以最好是用计算方法代替测量方法来评价同波道干扰的效应,同波道干扰有两种成分:a。由干扰载波的调制而产生的干扰噪声,b.频率等于干扰载波频率差的基带信号。计算噪声时,假定干扰信号电平已由上述系统参数确定。接收机信号电平和调制特性,假定与3.2.2关于邻波道干扰测量中所给出的数值相同。GB/T4958.13—1988

,型几究葡书人1

变以诚器

ursni Te

图1可接入干扰信号的典型收发信机波导系统。四西一

近f:

丽的技世

表示有三个双向射频波道线路的一个接力段线路中图2

邻波道干扰如何产生的例图

图3表示有一个双向波道线路的二个接力段中同波道干扰如何产生的例图

GB/T4958.13—1988

附录A

参考文件

(参考件))

A.1CCIR建议570(卷XI):电视通道常规负荷的标准测试信号。A.2

CCIR建议3993(卷区):使用连续均匀频谱信号,测量频分复用电话无线电接力系统的噪声。CCIR报告388一—3(卷区):确定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和固定卫星业务系统干扰的方法。A.3

CCIR建议567(卷XI):用于国际转接的电视电路的传输性能。A.4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第四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耀成。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