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7 21:57:1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中,关于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通常会包含以下内容。不过,需要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述,具体的细节可能会在标准的文本中有详细描述:

检测项目:

  • 化学成分分析
  •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 金相组织检验
  • 无损检测:例如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 尺寸及外观检查

检测方法:

  • 化学成分分析通常采用光谱分析或化学分析法
  • 机械性能测试使用标准的材料试验机进行
  • 金相组织检验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
  • 无损检测利用相应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
  • 尺寸及外观检查可用专用量具和肉眼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涉及产品:

  • 耐磨损的工程机械部件
  • 矿山机械中的破碎机衬板
  • 铁路中的道岔、车轮等
  • 铸造及其他机械加工产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条款和要求仍需查阅实际的标准文件。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锰钢铸件

标准号:GB/T 5680-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7-30

实施日期:1999-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高锰钢铸件的技术条件,其他铸型高锰钢铸件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用于受不同程度冲击负荷下的耐磨损高锰钢铸件。GB/T5680-1998高锰钢铸件GB/T5680-1998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的部分内容

GB/T 5680-- 1998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对GB5680--85《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进行修订。本标准对GB5680—85标准中的几个高锰钢牌号进行了归并和调整:原ZGMn13-2和ZGMn13-4牌号合并为本标准的ZGMn13-2;原ZGMn13-3牌号不变,其成分适当调整适合铁道用高锰钢的牌号。这样本标准牌号使用领域不仅包含了GB5680一85的范围,并且又得到了拓宽。本标准对高锰钢合金的有害元素S、P进行了强制控制,降低了S、P的含量,有利于高锰钢铸件质量的提高。

本标准增加了ZGMn13-4和ZGMn13-5牌号。其分别等效采用了JISG5131SCMnH11和ANSI/ASTMA128E-1牌号,有利于我国生产的铸件进入国际市场。本标准对铸件的尺寸公差、质量公差要求除了特殊要求者外,均按GB6414《铸件尺寸公差》、GB/T11351《铸件重量公差》标准执行。本标准检验规则参照采用了1SO4990等,对需方有特殊要求的铸件采取增加补充要求的形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5680—85。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起草单位:上海重型机器厂、沈阳重型机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敏、韩兴德、张永乐。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锰钢铸件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castingsGB/T 5680--1998

代替GB568085

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高锰钢铸件的技术条件,其他铸型高锰钢铸件也可参照使用(以下简称铸件)。

本标准用于受不同程度冲击负荷下的耐磨损高锰钢铸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22—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223.1--81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GB 223. 2-81

钢铁及合金中硫量的测定

GB223.3—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安替比林甲烷磷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223.4-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GB/T223.5-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GB/T223.11—9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GB223.26-8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钼量GB/T 223.68-

GB/T 223. 69-

GR 228---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 229-1994

GB 231--84

GB232-

GB 5677-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T 6060.1-

-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铸件尺寸公差

GB 6414-86

GB9443:88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瀚显示痕迹的评级方法GB/T 11351--89

铸件重量公差

GB 11352-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925--92铸造高锰钢金相

3牌号

本标准所用高锰钢共包含5种牌号:ZGMn13-1;ZGMn13-2;ZGMn13-3;ZGMn13-4;ZGMn13-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7-30批准30

1999-07-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制造

GB/T5680—1998

除另有规定外,炼钢方法和铸造工艺由供方自行决定。4.2化学成分

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学成分

ZGMn13-1

ZGMn13-2

ZGMn13-3

ZGMn13-4

ZGMn13-5

11.00~~14.000.30~1.00

1.00~~1.45

0.90~1.3511.00~14.000.30~1.000.95~1.3511.00~14.000.30~0.80Cr

0. 901. 3011. 00~14, 00 0. 30~0. 801. 50~ 2. 500.75~1.3011.00~14.000.30~1.00注:ZGMn13系铸造高锰钢,\-\后阿拉伯数字表示品种代号4.3热处理

0.90~1.20

4.3.1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4.3.2铸件应均匀地加热和保温,水韧处理温度不低于1040℃,确保铸件中的碳化物均匀、固溶。4.4经水韧处理后试样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应符合附录A(标准的附录)表A1的规定。

4.5表面质量

4.5.1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冒口切割残余量应符合供需双方认可的规定。4.5.2铸件表面粗糙度应按GB6060.1选定,并在图样或订货协议中注明。4.5.3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4.6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应不低于GB6414—-86中CT13级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在图样或订货中作出规定。有关形位公差,本标准在附录B(标准的附录)列出公差数值供参照选用。4.7焊补

4.7.1铸件缺陷允许焊补,焊补前须将缺陷部位清理干净,焊补后应不影响铸件的使用和外观质量。4.7.2铸件经较大范围焊补后,是否再次进行水韧处理,应由双方商定。:4.7.3重大焊补

4.7.3.1重要铸件的重要部位,为焊补面准备的坡口深度超过壁厚的20%或25mm(以坡口深度较小者为准)时或坡口的面积超过65cm2时,则认为是重大焊补。4.7.3.2重大焊补应有焊补位置和范围等记录,施焊条件由供方确定,需方如果对焊前准备、焊条材质、焊补工艺、焊后处理有要求,应与供方协商,焊补后均应按照检验铸件的同一标准进行检验。4.8矫正

铸件产生的变形,允许在水韧处理后,室温下进行矫正。5试验方法

5.1化学分析

5.1.1铸件的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逐炉分析。GB/T 5680---1998

5.1.2化学分析用试样(块)应取盛钢桶内或浇注中途的钢液制取5.1.3化学分析用试样的取样方法按GB222的规定执行。5.1.4化学分析的方法按GB223.1,GB223.2,GB223.3,GB223.4,GB/T223.5,GB/T223.11,GB223.26,GB/T223.68,GB/T223.69的规定执行,或按其他能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

5.2表面质量检验

5.2.1铸件表面粗糙度检验方法按GB6060.1的规定执行。5.2.2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检验应选择相应精度的检测工具、量块、样板或划线检验。6检验规则

6.1验收和权力

按GB11352--89中6.1的规定执行。6.2检验地点

按GB11352—89中6.2的规定执行。6.3批量的划分

批量的划分按以下三种,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6.3.1按炉次分:铸件为同一类型,由同一炉次浇注,在同一炉作相同热处理的为一批。6.3.2按数量或质量(kg)分:同一牌号在熔炼工艺稳定的条件下,几个炉次浇注的并经相同工艺多炉次热处理后,以一定数量或以一定质量的铸件为一批。6.3.3按件分:指某些铸件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以-件或几件为一批。6.4化学成分检验

6.4.1铸件按熔炼炉次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规定。6.4.2成品分析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2

偏差,%

砂型铸造的铸件,其屑状试样应取自铸造表面6mm以下。6.5金相检验、力学性能及弯曲检验6.5.1金相检验按附录A中A3的规定执行。6.5.2力学性能检验按附录A中A4的规定执行。Mo

6.5.3弯曲检验按附录A中A5的规定执行6.5.4制造厂可根据本厂具备的检测能力,或与需方商定选择6.5.1、6.5.2、6.5.3,其中一项作为产品验收的必检项目。

6.6表面质量检验

铸件的表面质量按4.5要求逐件检验。6.7几何形状和尺寸公差

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公差可按4.6的要求逐件检验或按双方商定的数量抽检。6.8试验结果的修约

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的试验结果,可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中的原则,加以修约,尺寸测量结果不能修约。

6.9检验补充要求

6.9.1检验供需双方商定的补充要求。32

6.9.2补充要求检测内容包括:

a)金相检验;

b)力学性能检验;

c)硬度检验;

d)弯曲检验;

GB/T5680—1998

e)无损探伤检验(渗透探伤、射线照相检查);f)残余元素分析

g)质量测定等。

上述各项目的测试方法和合格验收级别见附录A。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和合格证

7.1.1每个铸件表面应做下列标志或其中的一部分。如:a)厂标;

b)批量号;

c)需方要求的其他标志。

当无法在铸件上做出标志时,标记可打印在附于每批铸件的标签上。7.1.2出厂铸件应附有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a)供方名称;

b)铸件名称;

c)铸件图号或订货合同号;

d)制造日期(或编号)或生产批量号。2表面防护、包装、运输和贮存

铸件在检验合格后应进行防护处理或包装。铸件表面防护、运输和贮存应符合订货协议。33

GB/T 5680—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补充要求

在采用本标准询价、订货或制订技术条件时,可规定下列补充要求中的一项或几项,而未规定的条款一律不作为验收依据。

A1询价和订货按GB11352-89中的附录B的规定执行。A2质量和质量公差

铸件公称质量按GB/T11351的规定确定。质量公差应符合GB11351—89的MT13级规定。A3金相组织检验

水韧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应为奥氏体或奥氏体加碳化物。A3.1碳化物按GB/T13925中规定分未溶、析出和过热三类级别进行评定。A3.1.1未溶碳化物级别不大于W3级为合格。A3.1.2析出碳化物级别不大于X3级为合格。A3.1.3过热碳化物级别不大于G2级为合格。A3.1.4试样上碳化物超过A3.1.1、A3.1.2和A3.1.3规定时,可在铸件上取样复查,或在重新水韧处理的试块上取样复查,其复试结果若过热碳化物超过规定者应判废,未溶和析出碳化物超过规定者允许按A6处理。

A3.2如需方认为A3.1.1、A3.1.2和A3.1.3的规定不能满足其要求,可在订货时经双方协商另定验收级别。

A3.3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3925中规定评级,不大于4A和4B级应为合格。A3.4金相检验用试样可在力学性能用试块中制取,金相试样的制取应距铸造表面不少于6mm。试验方法按GB/T13925规定进行。

A4力学性能检验

A4.1力学性能和检验规则

A4.1.1力学性能试验,每一批量取一个水韧处理后的试样,试验结果应符合表A1的规定。如表A1中规定性能数值不能满足需方要求,在订货时可经双方协商另定验收数值。表A1

力学性能

ZGMn13-1

ZGMn13-2

ZGMn13-3

ZGMn13-4

ZGMn13-5

≥390

≥635

≥685

≥735

≥735

≥147

A4.1.2当规定作冲击性能试验时,每一批量取三个冲击试样进行试验,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应符合表A1或订货协议中的规定,其中有一个试样的值可低于规定值,但不得低于规定值的三分之,3.1

GB/T5680—1998

A4.1.3当硬度作为验收条件时,在订货协议中可规定双方协商的硬度值作为验收依据。A4.1.4因下列原因而不符合规定的试验结果是无效的。a)试样安装不当或试验机功能不正常;b)拉伸试样断在标距之外;

c)试样加工不当;

d)试样中存在铸造缺陷

此时应按A4重新进行检验。

A4.2试块和试验方法

A4.2.1试块

A4.2.1.1力学性能用试块,应在浇注时单独铸出,A4.2.1.2试块的类型选用由供方自行决定。单铸试块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A1或图A2的要求。A4.2.1.3除另有规定外,单铸试块与其所代表的铸件应用相同工艺进行水韧处理。A4.2.2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按GB228的规定执行。

A4.2.3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按GB229的规定执行。

A4.2.4布氏硬度试验

布氏硬度试验按GB231的规定执行。A4.3复验

当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而不是由于A4.1.3所引起,供方可以复验。A4.3.1从同-一批量中取两个备用拉伸试样进行试验,如两个试验结果均符合表A1的规定,则该批量的拉伸性能仍为合格,若复验中仍有一个试样结果不合格,则供方可按A6处理。A4.3.2从同一批量中取三个备用的冲击试样进行试验,该结果与原结果相加重新计算平均值,若新平均值符合合同的规定,则该批铸件的冲击功仍为合格,否则供方可按A6处理。A5弯曲试验

A5.1弯曲试样(块)和其所代表的铸件用同炉钢水在单独的铸型中浇注。其断面尺寸为13mm×19mm(1/2inx3/4in),长度为300mm(12in),而且除了需要清理表面不平整或脱碳层外,试样无需加工和磨削就进行水韧处理和试验。A5.2试样(块)应能向着断面13mm厚度方向冷弯150°面不断裂为两块为合格[如果弯曲后试样(块)表面有裂痕,仍保持在一块上,同样视为合格]。当规定进行弯曲试验时,每一炉钢应进行一次这样试验。

A5.3弯曲试样(块)应以和它们所代表的铸件同样的方式进行水韧处理。并需考虑到金属断面的差异,除需方另有规定外,试样(块)的热处理方式一般由制造厂自行选定。可单独热处理,也可与其代表的铸件起热处理

A5.4如果试样(块)因缺陷而试验不合格,视试验无效·并对同炉的另一块试样(块)进行试验。如果某炉钢的弯曲试验结果都不合格,制造厂可以从同炉钢制取补充试样(块),按A6处理。此时每一炉中取两个弯曲试样(块)。

A5.5除A5.1、A5.2、A5.3、A5.4外弯曲试验方法按GB232规定执行。A6重新水韧处理

当力学性能、金相检验或弯曲试验其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规定时,可另制取代表该批铸件的试块重新进行水韧处理,然后进行重新试验,但未经需方同意的重新水韧处理次数不得超过两次。35

A7无损探伤

A7.1渗透探伤

GB/T5680-1998

用渗透探伤检测铸件表面缺陷时,需要检查的表面和验收的质量等级由供需双方商定,其检测方法和评级标准按GB9443的规定执行。A7.2射线照相检查

用X或射线检查铸件内部缺陷时,需要检查的范围和验收的质量等级,由供需双方商定。其检查方法和评级标准按GB5677的规定执行。A8残余元素的化学分析

当需要规定残余元素时,供需双方应共同商定残余元素的数目、含量及总量。A9检验文件

A9.1供方可按GB11352-89中附录A的规定选择检验术语定义及文件类别。A9.2检验文件应在铸件交货后的七个工作日内提交。155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铸件的尺寸公差

B1在图样或订货协议中,对铸件尺寸公差无规定时,则其尺寸公差应符合GB6414-86的CT13级规定。

B2由于高锰钢铸件加工困难,常为毛坏直接使用,其形状、装配尺寸公差列于表B1、表B2、表B3、36

表B4以供制造厂生产时参照选用。孔径和尺寸

公差值

装配尺寸孔距

公差值

铸件基本尺寸

公差值

铸件基本尺寸

公差值

GB/T5680—1998

表 B1

铸孔和槽的尺寸公差

>25~40

装配孔距的尺寸公差

>160~250

≥250~400

>40~63

>400-~630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

>250400

>400~630

≥400~630

圆度公差

>630~1000

>630~1600

>63~100

≥630~1 000

≥1000~1 600

>1 000~1 600≥1 600~2 500

>1 000~1 600

≥1 600~2 500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