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18 08:56:3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以下是有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1. 外观质量检查 - 评估设备的外观是否符合图纸和相关要求。 2. 尺寸检查 - 核实设备的实际尺寸与技术图纸的符合性。 3. 性能测试 - 验证启闭机的开启和关闭性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4. 耐压测试 - 检查液压系统在特定压力下的密封和耐压能力。 5. 漏油检测 - 评估在工作状态下设备是否存在漏油情况。 6. 噪声测试 - 测试运行过程中设备噪音是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检测方法:**

各检测项目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评估:

1. 外观检查法 - 通过目视检查以及对比图纸的方式进行评估。 2. 尺寸测量法 - 使用量具,如卡尺、千分尺测量设备尺寸。 3. 性能试验台 - 通过专用的试车台检测设备的性能参数。 4. 液压试验装置 - 应用液压试验台对液压系统实施耐压和漏油测试。 5. 声级计 - 使用声级计测量设备运行时的噪声水平。 **涉及产品:**

标准中涉及到以下产品:

1. 中小型液压启闭机 - 适用于中小型水坝、蓄水池水闸的开闭控制。 2. 相关液压系统部件 - 包括液压缸、液压驱动泵、控制阀和连接部件等。

上述介绍了《JB/T 4109.2-1999》中提到的主要项目和方法,具体实施还应结合企业内的具体工艺和设备特点进行。

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4109.2-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8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4109.2-1999本标准是对JB4109.1-86《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改变。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液压启闭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航运工程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启门力1MN以下的各类活塞式、柱塞式、套筒伸缩式、增程式液压闸门启闭机。本标准于1986年7月14日首次发布。JB/T4109.2-1999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技术条件JB/T4109.2-1999

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47.0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andmidlle size hydraulic headstock gears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4109.2—1999

本标准是对JB4109.286《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4109.2—86。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咸宁市机械厂、第一重型机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人椿、黄其正、施仕礼、周庆年、崔振元。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

Spedification for small and middle sie hydraulicheadstodgears1范围

JB/T4109.2—1999

代替JB4109.2—86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液压启闭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航运工程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启门力1MN以下的各类活塞式、柱塞式、套筒伸缩式、增程式液压闸门启闭机(以下简称启闭机)。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

GB/T 1971981

GB/T 6991988

GB/T1031—1995

GB/T 11761987

GB/T 1184—1996

GB/T1801—1979

GB/T 3077—1988

GB/T37661983

GB/T59761986

GB/T7935—1987

GB/T8918——1996

GB/T94391988

GB/T 113451989

GB/T 11352—1989

GB/T133061991

GB/T 133841992

JB/T3818—1999

JB3915—1985

JB/T4385.1—1999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钢丝绳夹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钢丝绳

灰铸铁件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机技术条件

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3技术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

JB/T4109.2—1999

3.1.1启闭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1.2

启闭机的整机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JB/T3818的有关规定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3.1.4

锻件应符合JB/T4385.1的有关规定。环境条件

启闭机在使用、运输和贮存中的环境条件为:a)环境气温变化范围为-30~+40℃;b)环境相对湿度最大极限为90%;c)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超过1000m时应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3.3使用性能

1液压缸的最低启动压力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3.3.1

表1液压缸最低启动压力

活塞密封圈形式

O、U、Y、X

公称压力≤10

注:当活塞杆用U形密封圈时,表中数值可增加50%3.3.2

液压缸的内部漏油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2液压缸活塞内部漏油量允许值

缸内径

mL/min

液压缸在活塞杆停动时,不得有外部漏油。缸内径

公称压力≥16

<公称压力×4%

<公称压力×6%

mL/min

液压缸在进行耐油压性试验时,不得有渗漏油、永久变形或零件损坏等现象。启闭机在进行静油压漏油试验时,各系统不得有外部漏油及其它异常现象。启闭机在进行动负荷运行时,动作应平稳、灵活,各系统无异常现象。MPa

JB/T4109.2—1999

3.3.7启闭机快速闭门时的缓冲速度应不大于80mm/s。3.3.8启闭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B3915的规定。3.3.9泵站噪声不得大于85dB(A)。3.4主要件的技术要求

3.4.1缸体

3.4.1.1缸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699—1988中的35号钢的规定。3.4.1.2

缸体、法兰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6991988中25号钢的规定。3.4.1.3

缸体内径的尺寸公差一般应不低于GB/T1801一1979中的H93.4.1.4缸体内径的圆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9级,内表面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不大于0.30/1000

3.4.1.5缸体法兰端面与缸体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7级,缸体与法兰焊接焊缝应符合GB/T113451989中Ⅱ级的要求。3.4.1.6

缸体与缸头用螺纹联接时,螺纹采用GB/T1971981中的6级精度,缸体法兰端面圆跳动公差不低于GB/T1184一199%中的9级。3.4.1.8

3.4.1.9缸体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在活塞采用橡胶密封圈时,应不低于GB/T1031—1995中的R值为0.4μm。

3.4.1.10柱塞式液压缸轴线直线度公差不大于0.50/10003.4.2缸盖(导向盖)

3.4.2.1缸盖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11352—1989中ZG270-500的规定。3.4.2.2

缸盖与相关件配合处的圆柱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9级。缸盖与相关件配合处的同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中的7级,3.4.2.3

缸盖与缸体配合的端面与缸盖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中的7级。3.4.2.4

缸盖端面圆跳动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8级,3.4.3活塞

活塞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94391988中的HT200的规定。活塞外径的尺寸公差应不低于GB/T1801一1979中的f8。3.4.3.2

活塞外径对内孔的同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中的8级。活塞外径的圆柱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中的9级。3.4.3.4

活塞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7级。3.4.3.5

活塞外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GB/T1031—1995中的R,值为0.8μm。3.4.3.6

3.4.4活塞杆、柱塞管

3.4.4.1活塞杆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699一1988中45号钢的规定。3.4.4.2

柱塞管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GB/T699一1988中35号钢的规定。活塞杆、柱塞管与导向衬套配合面公差为GB/T1801一1979中的9。3.4.4.3

3.4.4.4活塞杆、柱塞管外径圆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9级3.4.4.5

活塞杆、柱塞管导向外径母线直线度公差不大于0.20/1000。3.4.4.6

活塞杆与活塞接触之端面对轴心线垂直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一1996中的7级。3

JB/T4109.2—1999

3.4.4.7活塞杆螺纹为GB/T197—1981中的6级。3.4.4.8活塞杆、柱塞管导向外径表面粗糙度为GB/T1031—1995中的R值为0.8μum,且应有防锈处理,如镀铬抛光镀层厚度不小于0.05mm。3.4.4.9柱塞管端面对导向外径轴心线垂直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7级,3.4.5液压缸底座

3.4.5.1液压缸底座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GB/T11352—1989中ZG270-500的规定。3.4.5.2

液压缸底座止口外径圆柱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9级。液压缸底座内孔圆柱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8级3.4.5.3

液压缸底座平面对轴心线垂直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8级。3.4.5.4

3.4.5.5止口外径、内孔表面粗糙度为GB/T1031—1995中的R值为3.2μm。3.4.6导向衬套

3.4.6.1导向衬套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GB/T11761987中ZCuSn10Pb1或ZCuAl10Fe3的规定。3.4.6.2导向衬套与活塞杆、柱塞管配合面尺寸公差为GB/T1801一1979中的H8。3.4.6.3导向衬套内孔圆柱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一199%中的8级。3.4.6.4内孔表面粗糙度为GB/T1031—1995中的R值为3.2μm3.4.7调节螺杆

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GB/T6991988中45号钢的规定,调质处理布氏硬度235~255HB:GB/T3077—1988中40Cr,调质处理布氏硬度241~286HB。3.4.8前顶板

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GB/T11352—1989中ZG270-500的规定。3.4.9钢丝绳及绳夹

应采用GB/T8918中的双重交抢镀锌钢丝绳:钢丝绳夹应符合GB/T5976的规定。3.5外观及其他要求

3.5.1启闭机的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或工艺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碰伤及锈蚀。3.5.2外露管、线路应排列整齐、牢固。3.5.3启闭机出厂时,应备有必需的工具、附件及备用易损件。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4.1.1试验的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60%10%4.1.2试验用油

4.1.21被试液压缸的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时,油液运动粘度为25~32mm/s:小于16MPa时,为17~23mm/s。

4.1.2.2试验油温:出厂试验时,为20℃±5℃。4.1.2.3试验油的过滤精度:柱塞泵的液压系统不低于20μm叶片泵或齿轮泵的液压系统不低于30μm。

4.1.2.4试验油应具有防锈能力,且与工作介质油的性质接近或相同。4

4.1.3试验用压力表

JB/T4109.2—1999

4.1.3.1压力表精度:现场试验时,误差应小于±0.5%出厂试验时,误差应小于±1.0%。4.1.3.2压力表的量程为试验最大压力值的140%~200%4.2试验项目及方法

4.2.1液压缸的静油压试验

4.2.1.1液压缸应在制造厂进行静油压试验。4.2.1.2试验前应先进行准备运转。在无负荷状态下,往复运行3次,运行应正常。4.2.1.3最低启动压力:不加负荷,液压从零渐增至活塞杆平稳移动时,测定活塞在缸内接近两端及中间的三位置处的最低启动压力。4.2.1.4内部漏油: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活塞停于液压缸的一端,保压5min,测定活塞处的漏油量。4.2.1.5外部漏油: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液压缸运行100m,活塞杆处渗油量应小于0.002d(mL)(d活塞杆直径)。

4.2.1.6耐油压性:活塞停于液压缸的一端,在额定压力的150%时,保压2min,不得向外漏油。试验压力如下:

a)当额定工作压力p小于20MPa时,试验压力为1.5pg:b)当额定工作压力Pps大于或等于20MPa时,试验压力为1.25Pg。4.2.2整机试验

4.2.2.1各部件试验及总装调试合格后,在使用现场进行整机试验。4.2.2.2试验前应先进行准备运转。在无负荷状态下,按启闭机的操作程序,往复运行2次,检验运行的灵活性,行程指示装置、压力表等仪器动作的灵敏、准确及系统安全装置的可靠性等。4.2.2.3静油压漏油试验:在1.1倍额定工作压力下,保压2min,应不得有外部漏油及其它异常情况。4.2.2.4动负荷运行:启闭机与闸门或负荷联接,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全程运行不少于5次,检查各系统的运行状况。

4.2.2.5启门速度:调节节流阀或节流孔板,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测定启闭机的启门速度4.2.2.6快速闭门时间:调节节流阀或节流孔板,使启闭机在动水状态下关闭所吊闸门的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

4.2.2.7缓冲速度: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当所吊闸门接近(相距200mm以内)门底坎时,测定启闭机缓冲后的活塞杆下降速度。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每台启闭机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出厂产品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5.1.2出厂检验项目

5.1.2.1使用性能检验:启闭机的使用性能按3.3.1、3.3.2、3.3.3及3.3.4的规定进行检验5.1.2.2主要件检验:启闭机的主要件按3.4的规定进行抽检。抽检的项目必须包括34.1,3.4.3及3.4.4所属项目。

5.1.2.3装配质量检验:启闭机按图样及装配工艺要求进行检验。5

JB/T4109.2—1999

5.1.2.4外观检验:启闭机的外观检验按3.5的规定。5.1.2.5包装检验:启闭机的包装检验按6.2的规定。现场检验

按4.2.2整机试验各条相应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6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6.1标志

6.1.1在启闭机的明显部位应设置符合GB/T13306规定的产品标牌。其标志的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

d)制造日期及出厂编号:

e)持住力/启门力(启门力/闭门力);f工作行程(启门高度);

g)启门速度:

h)快速闭门时间(有此参数时才标)。6.1.2在启闭机包装的外表面上,应有收发货标志及符合GB191规定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6.2包装

6.2.1启闭机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6.2.2启闭机的包装应有防潮湿措施。6.2.3随机技术文件

每台启闭机应随机供应的技术文件包括:a)产品合格证:

b)产品说明书:

c)装箱单。

6.3运输

应按运输部门有关规定及包装要求的注意事项装车、发运6.4贮存

6.4.1产品停放及贮存时,应注意通风良好,防潮及防止变形。露天存放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6.4.2产品存放期间,每隔6个月应检查一次并采取防锈措施。6

机械行业标准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

JB/T4109.2—1999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1/16印张3/4

4字数14000

1999年10月第一版

1999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1000元

99-921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hvwwJB.ac.cn6660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4109.2-1999 中小型液压闸门启闭机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