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4-12-20 09:43:42
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信息的总结,并通过合理的HTML标签进行格式化: ---1. 检测项目:
2. 检测方法:
- 蛋白质含量: 采用凯氏定氮法。
- 粗脂肪含量: 采用索氏抽提法。
- 粗灰分含量: 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
- 水分含量: 采用恒重法。
- 重金属含量: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相关标准方法测定。
- 无机砷: 使用专用的化学检验方法分析。
- 微生物指标: 根据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方法进行细菌、霉菌、酵母及致病菌的检测。
3. 涉及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螺旋藻粉及其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以螺旋藻为原料经过干燥、粉碎制成,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保健品及相关营养品中。
--- 以上是对《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中主要内容的整理及HTML格式化,希望能够帮助到您!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食用螺旋藻粉
标准号:GB/T 16919-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7-24
实施日期:1998-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螺旋藻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规模人工培养的钝顶螺旋藻或极大螺旋藻经瞬时高温喷雾干燥制成的螺旋藻干粉。GB/T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GB/T16919-1997
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的部分内容
GB/T16919—1997
我国对螺旋藻工业化生产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1993年后开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已有年产约1000t干藻粉的规模,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食用螺旋藻粉约占70%。1995年前藻粉基本以原料形式出口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已有企业将藻粉加工成藻片、胶囊或添加到面条、点心和饮料等食品中,在国内销售,很受消费者欢迎。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提高螺旋藻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南方螺旋藻有限公司、武汉蓝宝生物技术联营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定梅、於德姣、沈银武、杜代贤、艾咏平。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用螺旋藻粉
Foodgradespirulinapowder
GB/T16919—1997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螺旋藻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规模人工培养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或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aima)经瞬时高温喷雾干燥制成的螺旋藻干粉。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887-90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GB4789.2-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94
GB 4789. 4—94
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5—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B/T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5—1996食品中的测定方法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2291—90水果、蔬菜汁类胡萝下素含量的测定GB/T14769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14770—93
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14771—93
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3技术要求
3.1培养基主要原料要求
3.1.1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3.1.2碳酸氢钠:应符合GB1887的规定。3.2感官要求
感官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7-24批准1998-01-01实施
理化指标
滋味和气味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细度um
水分,%
蛋白质,%
类胡萝卜素,8/kg
灰分,%
重金属限量
重金属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微生物学要求
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项目
菌落总数,个/g
大肠菌群,个/100g
霉菌,个/g
GB/T16919—1997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4
试验方法
4.1感官检验
4.1.1滋味和气味:品尝与膜觉检验。4.1.2色泽、外观:自然光下目测。要求
蓝绿色或深蓝绿色
略带海藻鲜味,无异味
均匀粉末
显微镜镜检无异物
1×104
不得检出
4.1.3杂质:取少许试样,加10倍蒸馏水摇匀,取一滴于载玻片上,置于200倍显微镜下观察。4.2理化检验
4.2.1细度
GB/T16919—1997
4.2.1.1仪器与设备:孔径180um士10μm的标准筛。4.2.1.2操作步骤:取试样少许,置于标准筛内,反复振荡后,试样全部通过。4.2.2水分按GB/T14769规定的方法测定。4.2.3蛋白质按GB/T14771规定的方法测定。4.2.4类胡萝卜素按GB12291规定的方法测定。4.2.5灰分按GB14770规定的方法测定。4.3重金属检验
4.3.1砷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4.3.2铅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4.3.3镉按GB/T5009.15规定的方法测定。4.3.4汞按GB/T5009.17规定的方法测定。4.4微生物学检验
4.4.1菌落总数按GB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4.4.2大肠菌群按GB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4.4.3沙门氏菌按GB4789.4规定的方法检验。4.4.4志贺氏菌按GB4789.5规定的方法检验。4.4.5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4.4.6霉菌总数按GB4789.15规定的方法检验。5检验规则
5.1组批
在规定时间内,干燥条件相同、包装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个批次。5.2出厂检验
5.2.1抽样方法及数量
在同一批次产品中,随机从3个以上的包装单位中各抽取200g,混合均匀后,取其中的400g作试样。
5.2.2出厂检验项目
感官、蛋白质、水分、灰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目,其他项目作不定期抽检。5.2.3产品必须经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的方法检验合格,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5.3型式检验
5.3.1型式检验每一个生产周期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须进行检验:a)更换主要设备或更改主要工艺,长期停产再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时。5.3.2抽样方法和数量
任一批产品中,随机从3个以上包装单位中各抽取200g,混合均匀后,取其中的400g作试样。5.3.3型式检验项目
应包括3.2~3.4所有项目。
5.4判定规则
5.4.1出厂检验判定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本标准,则判为不合格品感官要求,蛋白质、水分、灰分中有一项不符合GB/T16919—1997
本标准,可加倍抽样复检,仍不符合本标准时,则判为不合格品。5.4.2型式检验判定
经检验,微生物学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则判为不合格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重金属限量,若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可加倍抽样复检,仍不符合本标准时,则判为不合格品。6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6.1标志
产品内外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7718的规定。6.2包装
产品应用双层材料密封包装,内衬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6.3贮存、运输
产品应存放于避光、干燥的专用仓库中,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同时贮存,运输时严格防雨、防潮、防晒。
6.4保质期
符合6.3条的规定时,产品保质期不少于12个月。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919-1997 食用螺旋藻粉》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