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0 10:39:26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中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的总结:

1. 检测项目

  • 特种动物纤维的含量(如羊绒、兔毛、牦牛毛等)
  • 绵羊毛的含量
  • 混合物中各组分纤维含量的百分比

2. 检测方法

该标准主要采用物理与化学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 显微镜镜检法: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纤维的形态特征。
  • 化学溶解法: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溶解不同纤维组分。
  • 手工分梳法:通过手工操作分离不同纤维类型。
  • 重量分析法:称量溶解处理后各组分的重量来计算混合比例。

3.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应用于以下类型的产品:

  • 羊绒制品(如羊绒纱线、羊绒围巾、羊绒大衣等)
  • 兔毛制品(如安哥拉兔毛织物等)
  • 牦牛毛制品
  • 驼毛制品
  • 绵羊毛混纺制品
  • 其他含有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的混纺织物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产品纤维含量检测方法,确保质量控制和市场销售的透明性。

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16988-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9-15

实施日期:1998-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投影显微镜对特种动物纤维、绵羊毛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特种动物纤维、绵羊毛及其混合物。GB/T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T16988-1997

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GB/T 16988-1997

本标准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确定了较为科学、实用的测试方法。它以投影显微镜为主要检测手段,根据各类动物纤维的鳞片结构特征,准确地分辨出各类动物纤维,并测定各类纤维的直径、根数,结合相应的纤维密度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各类纤维在混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本标推的制定,为国内对各类特种动物纤维在混合物中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统一、有效的方法,并可满足国际商贸的需要。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本标雅主要起草人:尊宪华、孔丽萍、徐巧世、秦言华、隋树香。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

含量的测定

Quantitative deterrmination for mixtures ofspecial animal fibre and woolGB/T 16988-1997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摄影显微镜对特种动物纤维、绵羊毛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特种动物纤维、绵羊毛及其混合物。·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86纺织品的调凝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

GB10685-89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3测试原理

特种动物纤维、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是根据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的麟片结构特征,在投影显微镜下分辨出各类纤维,并分别记录其根数,同时测量其直径,通过公式计算出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的重量百分比。

4仪器与工具

4.1投影显微镜:

4.2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

4.3载玻片、盖玻片、剪刀、镊子、丝绒布等;4.4绒板:其颜色与试验纤维颜色呈对比鱼:4.5烘箱、天平。

5试剂

液体石蜡或甘油。

6试验条件

预调湿、调凝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6529规定。调湿和试验用的温度、相对湿度选用二级标准。7采样

7.1供试验用的样品,应从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中捕取。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9-15批准24

1998-07-01实施

7.2取样数量

GB/T 16988--1997

7.2.1散纤维试样:按总批量包数的50%,采用多点法抽取约50g的测试样品。将测试样品分为二份,一份为测试的代表性样品,另一份为备样。7.2.2纱线试样:从10个筒子纱或绞纱中间截取约20cm长的纱段至少150根。然后将纱线从中部剪断分成二份试样;一份为试验的代表性样品,另一份为备样。7.2.3机织物试样:距布边10cm处梯形取三块5cm×10cm的试样并标明经纬向。沿经向将其从中间剪断平分成为二份,一份为试验的代表性样品,另一份为备样。7.2.4针织物试样:将针织物拆成纱线,截取20cm长纱段至少150根。然后将纱线从中部剪断分成二份试样,一份为试验的代表性样品,另一份为备样。8预调湿、调湿

在第6章规定条件下预调湿、调湿试样。试样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时可不进行预调湿。9深色试样退色处理

对于在投影显徽镜下难以清晰辨辩别鳞片结构特征的深色试样,可按附录B中所述方法进行退色处理。

10制样

10.1散纤维

将试样平铺于试验台上,用镊子在不同部位等量取约200mg纤维(不少于20点),混合并平分成三个试验样品。每个试样都整理成束,并按纤维的长短排列成长度分布图,沿图的底线分成20mm为一组,每组等量抽取一小束纤维平行置于载玻片上,加上少量甘油或液体石蜡,盖上盖玻片。每个试样中的纤维根数不少于1500根。

10.2纱线

将试验样品均匀分成三份,每份用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切断,每根纱线只能切一次,不得重复切取,切得的0.4mm左右长纤维片段全部放置载玻片上,不得丢失。滴入适量液体石蜡或甘油,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然后盖上盖玻片。盖时注意,应先去除多余的介质混合物,保证覆上盖玻片后不会有介质从中挤出,以免纤维流失。每个试样所测纤维根数不少于1500根。10.3机织物

将试验样品拆出经纬纱并分别称重,然后取纱段至少150根按10.2中的方法制片。每个试样所测纤维根数不少于1500根。

10.4针织物

拆出纱线后,按10.2操作。

11测量

将待测的试样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盖玻片面对显徽镜物镜,调整到纤维图像清晰,载物台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以0.5mm间隔移动(散纤维试样测量时载物台只需水平移动),观察进入屏幕的各类纤维,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鉴别其类型(见附录C),按GB10685测量各类纤维直径,并分别记录各类纤维的根数。每个片子共数1500根以上纤维。注:若纤维根数已数够1500根,而载玻片只移动到中间,则要继续计数到边端方可停止。若上述某类纤维在和物中的含量比例较低,试样达不到测量直径要求的根数,则量取片子上此类纤维全部根数为止。山羊绒纤维直径大于30um,耗牛绒纤维直径大于35μm,驼绒纤维直径大于40μm,免毛纤维直径大于30um的观测纤维,分别测量平均直径和纤维根数。上述各类纤维的根数占样品被检根数的比例25

小于3%的,可忽略不计。

12 试验结果计算

12.1平均直径

式中,a

纤维平均直径,um,

~假定平均直径,μm;

F—纤维直径测量根数,

GB/T 16988-1997

Z(F X D)

/E(F × D2)

D一相对假定算术平均数之差;

I----组距,2.5 μm,

一标准差,μm,

变异系数,%。

『E(F × D)

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GB8170的规定进行。12.2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N.(d? + Spi

ZrN(d? + S+)p)

式中:P;

某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

某组分纤维的计数根数;

d.—某组分纤维平均直径,um,S某组分纤维平均直径标准差,μm,1)

(2)

(3)

0, 某组分纤维的密度,g/cm。

试验结果以两次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表示,若两次计算结果的差异大于3%时,应测量第三个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兔毛纤维含量百分比为绒毛纤维与粗毛纤维含量百分比之和)

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值修约按GB8170的规定进行。12.3机织物中某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P, = Pn×W+g×W× 100

式中:P,—机织物中某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PiT-m

一某组分纤维在机织物经纱中的重量百分比,%,-某组分纤维在机织物纬纱中的重量百分比,%,机织物试样中经纱的重量,

-机织物试样中纬纱的重量。

13试验报告

a)试样的品名、品号:

b)所测各类纤维的重量百分比,%。26

(5)

纤维种类

山羊绒

耗牛绒

骆驼绒

马海毛

绵羊毛

B1深色试样退色处理方法

B1.1试剂:平平加。

B1.2试样与试剂的比例为1:1。GB/T 16988—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常用动物纤维密度表

密度,g/cm2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深色试样的退色处理方法

B1.3浴比为1*200。

B1.4以30~40℃的蒸馏水将平平加溶化于烧杯中,放入试样,煮沸,沸煮30min。沸煮过程中若水分蒸发过多,可添加一些蒸馏水。B1.5用冷水冲洗试样,烘干后即可测试。附录C

(提示的附录)

常用动物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

C1山羊绒

山羊绒鳞片边缘光滑,类似环状包覆于毛干,覆盖间距比羊毛大,鳞片密度为60~80个/mm,鳞片较薄,紧抱于毛干,开张角较小,横截面多为规则的圆形。C2兔毛

免毛基本上都有髓质层,仅有极少数部分的细毛无毛髓,绒毛的毛髓呈断续状和单列梯状,其横截面为非圆形,呈不规则四边形,中间有一个空腔。粗毛的毛髓呈梯状,有双列、三列、四列,极少数的可达到十列以上,其横截面星腰圆形或椭圆形,中间有一个至数个空腔,兔毛的鳞片多为木纹斜条形。27

马海毛

GB/T16988—1997

马海毛鳞片扁平,很少重叠,表面光滑,纤维的截面形状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C4骆驼绒

驼绒纤维表面鳞片较少,呈不完全覆盖,边缘光滑,鳞片密度为40~90个/mm,具有天然色泽,其截面形状大都近似圆形。

C5耗牛绒

耗牛绒纤维鳞片开张角较小,鳞片密度为100~130个/mm,毛色为黑色、棕褐色。C6绵羊毛

细羊毛的鳞片多呈环状,每个鳞片形成一个环套,套在毛干周围,一个鳞片的根部由另一个鳞片的梢部覆盖。粗毛多星瓦状和龟裂状。细羊毛的鳞片密度约为80~110个/mm,粗毛在50个/mm左右。鳞片厚度约为0.5~~1μm,开张角较大。截面多为圆形。28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