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38次 | 2024-12-20 13:42:07
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以下是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检测项目:
- 感官指标:外观、气味等。
- 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水分、灰分、脂肪、粗纤维等。
-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沙门氏菌等。
- 重金属含量:铅、汞、砷等。
- 其他特定成分或指标:如氰化物、杀虫剂残留等特殊需要检测的项目可能会根据具体要求增加。
检测方法:
- 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
- 水分和灰分:重力法,在规定温度下烘干或灰化后称重。
- 脂肪:以索式提取法测定。
- 微生物指标:依据国家相关微生物检测标准进行,如平板计数法、酶标仪法等。
- 重金属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其他国家认可的分析方法。
涉及产品:
- 各种饲料添加剂中用到的螺旋藻粉。
- 在养殖业中使用的螺旋藻粉产品,用于提高牲畜和水产动物的营养。
- 用于饲料加工过程中作为营养补充的螺旋藻粉产品。
上述信息概述了标准所涵盖的主要检测项目、方法和涉及产品,不过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不同生产厂家或者实验室的情况有所改变。建议查阅标准文本以及参考更新版本和补充材料。
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饲料用螺旋藻粉
标准号:GB/T 17243-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3-06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螺旋藻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规模人工培养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或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经瞬时高温喷雾干燥制成的螺旋藻粉。GB/T17243-1998饲料用螺旋藻粉GB/T17243-1998
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的部分内容
GB/T17243-1998
我国对螺旋藻工业化生产的研究始于80年代,1993年后开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已有年产约1000,干藻粉,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饲料用螺旋藻粉约占30%左右。1995年以前,藻粉基本以原料形式出口日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1996年以来,已有企业将藻粉加工成对虾、河蟹、鲍等珍贵水产的饲饵料在国内销售·受到水产养殖者的欢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资起草单位,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南方螺旋藻有限公司、国内贸易部武汉科研设计研究院。本标耀主要起草人:李定梅、沈银武,燕文、於姣、陈丽芬、韩德明。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饲料用螺旋藻粉
Feed grade spirulina powder
GB/T17243--1998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螺旋薄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捡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干大规模人工培养的钝顶螺策藻(Spirutinapiatensis)或极大螺旋藻(Spirutinumarri-ma)经瞬时高溢喷雾干爆制成的螺靛藻粉,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432--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5—86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6438--92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 10648---93~
饲料标签
GB/T 13079—91
饲料中总碑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铅的测定厅法
GB/T 13080---91
GB/I 13081—91
GB/T 13082—91
GB/T 13091—91
GB/T 13092--91
GB/T 13093--91
简料中汞的测定方法
简料中锯的定方法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饲料中霉菌检测方法
饲料中细菌总数测定方法
GB/T14698--93
饲料显微镜检测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楚文。
螺旋藻、spirulina
属蓝门(Cyanophyta),颤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属原核生物(Prokanyota),由于其植物体为螺旋形:因而称它为螺靛藻。它是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硫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状弯曲。细胞间的横壁常不明显,不收缢或收缢。项端细脑圆形,外壁不增厚。吾前世界F应用于生产的螺旋业主要为钝顶螺熊体(Spirutnapulensis)和极大螺旋乐(Spirurtinamaima)(见图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3-06批准ila
1998-10-01实施
4要求
4.1鉴别检查
4.1.1形态描述:
GB/T 17243—1998
a)钝顶螺旋潇
6)披大螺旋藻
1螺旋藻鲜藻显微镜下形态
螺旋藻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见定义。其干粉在显微镜下为紧密相连的螺旋形或环形和单个细胞或儿个细胞相连的短丝体(见图2)。
螺旋藻下粉显微镜下形态
4.1.2螺旋藻细胞不少于80%。
4.1.3不得检出有毒藻类(微囊藻)。微囊藻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为细胞球形,有时略椭圆形,排列紧密,无胶被。细胞呈浅蓝色、亮蓝绿色橄榄绿色,常有颗粒和伪空泡(见图3)11:
4.2感官要求
感官应符合表1的规定。
粒度,mm
4.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规定,
粗蛋白质
粗族分
4.4重金属限量
重金属限量应符合表 3的规定。项
GB/T 17243—1998
图 3 微囊藻显微镜下形态
表1感宫要求
燕绿色或深蓝绿色
咯带海藻鲜味.无异
均句粉末
表 2 理化指标
表3每下克产品重金属限量
4.5徽生物学要求
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n
%(m/m)
菌蒋总数、个/g
大弱菌群,个/100 g
毒菌,个/R
致病噬(沙门氏菌)
5试验方法
5.1感官检验
5.1.1气味:嗅觉检验
5.1.2色泽、外观:自然光下且满。GB/T 17243
徽生物学指标
5.1.3鉴别检查:按G13/T14698规定的方法检验。5.2理化检验
5.2.1水分按GB/T6435规定的方法测定。5.2.2粗蛋自质按GB/T6432规定的方法测定。5.2.3粗灰分按GB/T6438规定的方法测定。5.3重金属检验
5.3.1神按GB/T13078规延的方法测定。5.3.2铅按GB/T13080规定的方法测定。5.3.3俩按GB/T13082规定的方法测定。5.3.4乘按 GB/T 13081规定的方法满定。5.4微生物学检验
5.4.1菌落总数接GB/T13093规定的方法检验。大肠菌群按GB/T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5.4. 2
5.4.3沙门氏菌按GB/T13091规定的方法检验。5.4.4霉菌按GB/T13092规定的方法检验。6检验规则
6.1组批
在同批接种、采收、燥、包装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个批次。6.2出!检验
6.2.1抽样方法及数单
不得检出
在间一批次产品中,随机从3个以上的包装单位中各抽取200g,混合均匀后,取其中的400g作证样。
6.2.2出厂检验项目
感宜、簧白质、水分,灰分、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日,其他项目作不定期抽检。6.3型式检验
6.3.1型式检验每一个生产周期进行一次。在更换主要设备或上要工艺、长期停产再恢复生产、出厂检验结果上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时,其中任何一种情况.亦须进行型式检验。6.3.2期检方法和数量
同6.2. 1。
6.3.3型式检验项目
应包括4.2和4.3所有项月。
6.4判定规则
6.4. 1 出厂检验判定
GB/T17243—1998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本标准,则判为不合格品;感官要求,适方质,水分、灰分巾有:项不符台本标准,可加倍抽样复验,仍不符合本标准时,则判为不合格品。6.4.2型式检验判定
经检验微生物学指标中有-项不符合本标准,则判为不合格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重金属限量,若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可加倍抽样复验,仍不符合本标准时,则判为不合格品。了标签,包装、运赖、购存
7.1标签
产品内外包装的标签应符合GB/T10648的规定。7.2包装
产品内包装应用聚丙烯袋密封包装。外包装应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包装袋进行包装,以免产品发生吸水变潮和防止在有效期期间内的变质象。7.3贮存、运输
产品应存放于避光,干燥的专用仓库中,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间时贮存.运输时严格防雨,防潮.防晒。
7.4保质期
符合7.3条的规定时,产品保质期不少于18 个月。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243-1998 饲料用螺旋藻粉》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